关于积累

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半途而废,或者做不到极致,往往是因为重复的数量不够多。

今天读了九边的《向上生长》,书中提到,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人们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往往错误地以为问题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我看到这个观点深受启发,感觉找到了这些年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想做到每天早起锻炼身体,6点起来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一直以为早起这件事本身太难,其实是自己起来锻炼的次数太少,没达到效果之前就放弃了;写了几篇文章发现没人关注就不想写了,觉得写作这件事本身太难,其实是自己阅读量不够,写的太少,才写不出好文章。不是事情本身难,是自己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做过一件事,量变没有引起质变。

我的同事考职业资格证书,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我这门课教材看了一遍,另一门教材看了一到一遍,就想通过临近考试的最后几天投机取巧看能不能搞到试题答案。结果可想而知,没拿到证书,最后冠冕堂皇给自己找了个没有通过的理由,为了听上去使其“合理化”:某某证书太难考了。教材都没看完,怎么能通过考试呢。想通过考试,教材必须过目不下十遍,对每个重要知识点滚瓜烂熟,在考场才会对每道题目游刃有余。看书次数多了,自然能通过考试拿到证书。

我也经常在网上看到这种问题,有人问网友:写作了一个月没有阅读量还要不要坚持,自己制作了两个视频没人看,还要不要坚持。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多半也是不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你才写了几篇文章呀,哪有写作一个月就能当作家的。哪有制作了两三个视频就能拥有百万粉丝的。

一个很厉害的作者,他写的文章非常受读者欢迎。别人问他怎么才能写出好文章,他说先写一百万字看看。他每天写作一千字,风雨无阻地写,尽管前期的时候内容不够好,但他一直写,坚持下去就积累了史无前例的用户群。

做事情半途而废、容易放弃的人太多,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太少,但往往是那些能够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质就有了突破。很多厉害的人突然有一天出名了,家喻户晓,但是你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人家的水平。一采访才知道,人家没出名之前是多么多么的刻苦努力,长期练习一件事情,他的突破是在他的积累上涌现出来的,是规模的产物。积累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

请相信两件事,包括你和我:第一,重复就是力量;第二,数量堆死质量,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