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西周书法

武王联合庸、羌、蜀、微等多方诸侯,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武王完成了武功,而文治则留给了他的继任者。其子成王年幼立,周公旦摄政。周公虽不乏征伐之功,如平定管、蔡之乱,但是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制礼作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周代典章制度,由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礼乐文化的盛世。这个盛世是以武王建国为起点的,历成、康、昭、穆、恭、懿、孝、夷、厉、共和、宜、幽诸王,而以犬戎攻破镇京止,史称西周。在西周350余年的时间里,书法艺术作为礼乐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西周书写者们对秩序理想的建构。西周的书法以铸于礼器之上的金文为代表,种类纯一而蕴涵无尽。西周甲骨文在陕西岐山凤雏村等地有所发现,虽然自具特色,但气象不大,时代又略早,可以视为殷商甲骨的余绪。

一、线条的纯化与结构的秩序化

随着西周典章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邦疆天下也经历了一番疆理。如“普天之下,莫菲王土艹(《诗经·北山》)。西周是一个由农业文明的始祖后稷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土地制度采用了“井田制”。井田是九州的缩影,在抽象的观念中就是“九官艹,这是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于是,并然有序的秩序理想便制度化、观念化,并且贯彻于西周礼乐文化的各个层而。

西周金文所表现的秩序化进程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知道,早期的西周金文在字形的形态、线条的意味、书写的行款上都保留了商代晚期铭文的特征。但是渐渐地,在上述的几个方而却都呈现出西周金文特有的风范,最终使得西周书法独具的品性凸显出来。

西周金文首先是在书写的行款上进行了调整,把商代甲骨金文所开创的有行无列的书写规则纳人到有行有列,并在并然有序的框架里面加以规约。就目前所见,作于康王时期的《庚赢卣铭》和著名的《大盂鼎铭》(彩图二)在行歉上已显现出严格的行列秩序了。

行列有序的行款把每一个个体的文字纳入到规范中来,每一个字形不再是自由随意的,长短阔狭都限制在给定的相同的空间里,外形便趋向圆融整洁,以至后来的方正整饬。字形外部的规约完成之后,再进一步转向内在秩序的调整建构。

西周金文内部的秩序建构是从两方面同时进行的,那就是线条的纯化与空间的秩序化。商代金文的构成元素中包含着的平涂填实结构,为典型的西周金文所扬弃,即使同是线性的线条,在商周两代的金文中也迥然有别。商金文中的线质是有明显粗细变化的.或丰中锐末,或重起轻收,并且在一字之中线条也常常有明显的主次轻重

西周《录伯冬簋铭》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金文内部空间的秩序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金文单字被纳人到行列有序的行款框架之中,字的内部结构也以正交的框架为参照而建构,纵横排叠的分割,使内部的空间均衡有序。其二,线条的纯化增强了对于结构空间的塑造。西周金文除了独体结构、包围结构外,还对两个或两个认上偏旁的组合,作了一番整体的炼化,阴阳消长,屈神互藏,协调有机,浑然一体。这种结构不是各偏旁的简单并置、堆叠,也不是刀尺裁度出来的几何图案,而是充满了生命情味的有机体。这样的有机结构是西周以前的书法所不备具的,其后的小篆的偏旁组合更是难以为继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节西周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