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听到别人谈论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如何,有点不以为然。因为我曾经那个小小的子弟校,甭管青春期或不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也是不怎么管的。男孩子们一言不合打架是常事,自己摆平,然后接着江湖义气。女孩子们拉帮结派,小肚鸡肠,指指点点,没完没了。后来有点莫名地从我们那个全市成绩倒数第二的子弟校考到市一中后,我才发现原来学生是要这么辛苦的学习的,而大多数同学都在埋头苦学,压抑的东西到快毕业了才爆发出来。而我自己似乎没什么特别的动静,也就是依然贪玩不爱学,然后有段时间喜欢上了摇滚乐。也许是从小“野”惯了,对其他同学的情况也没觉得怎样,青春期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直到当老师带班,一下就从五年级开始,青春期这个词才重新进入我的视角。
暑期参加七年级小教培训,我试图去听听老师们怎么说。老师们分享了儿童发展阶段,分享了课程的安排,却没有太多说到青春期孩子的具体状态。培训结束我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孩子会突然不一样。
开学前跟家长们交流孩子的暑假变化,因为有人说这个暑假就会开始有巨大的变化,家长们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而开学初的两个月孩子们表现的懂事又努力,我几乎把对“青春期”的预想都忘记了,只想着在学业上如何引领孩子们。
可是呢,生活就是这么智慧,总是在你最舒适的时候敲敲门,找上门来。
这周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几件事。最严重的是对老师的一次出言不逊,孩子们自己总结这是“诅咒,非常不好”。发生这件事后,他们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去给老师道歉。我到现场时孩子们回到教室做自习,等我问完情况,又痛心疾首地让他们自己好好感受一下被他们出言不逊的老师的感受时,整个班级气氛凝重。下课后两个孩子又去找老师道歉,老师原谅了他们。
当天的班会,我问孩子们,你们自己制定了癸巳班宪法,所有的组织、集体和国家都有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和法律,这是为什么?孩子们纷纷讨论,说如果没有法律,就可以随便对其他人做非常不好的事情,然后展开想象举了很多他们认为不好的事。
之后我又问那如果有一个地方没有规则和法律,大家都完全自由做事你们愿意去吗?孩子们说不愿意,只有一个孩子说我愿意,其他孩子说那如果有人打你或者骂你呢,这个孩子说那我就打回去骂回去,其他孩子又说那如果你打不过呢?这个孩子哑口无言了。有意思的是这个孩子是平时最想要规则的。
然后我问了第三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何所有的规则和法律都有处罚吗?孩子们眨眨眼睛,有个孩子说是为了让犯规的人记住,下次不再犯了。
六年级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在他们自己这个小班级里的亲身实践中,越来越清晰了。从班干部的权力行使,到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如何“量刑”,到如何“执法”,再到法律背后的意义。在他们不断犯错中去探索和发现其中的秘密,而不是老师或他人给予的某种说教和要求,这个时候我看到他们是真心认可的,而不是我小时候经常见到被老师劈头盖脸的训斥后低头认错心里骂娘的孩子。
这件事的第二天,老师再次来上课时,孩子们前所未有的肃静,那个时候他们才作为一个集体第一次全神贯注地在乎着老师的感受,而以往他们的感受大多在他们自己身上。
其中一个犯错的孩子再次去找老师道歉,却又不敢,被我看到后抑制不住的哭了。午休我找她聊,刚开始她想逃避,后来说了一句话之后又开始崩溃大哭。边哭边告诉我她的懊悔和不知所措,以及压抑在心里的种种事情和感受。她哭着说着,我听着心疼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虽然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的压抑和无助,但听着她哭诉,还是无限感慨做这样一个内心细腻敏感的小孩儿,实在太不容易啦!
第二个犯错的孩子是第三天来找我谈的,我知道对他来说感受别人的感受并不是他擅长的事情,所以我与他的个体工作更多的是我来引导的,也希望他能在一次一次的犯错中慢慢发展去感受其他人的能力。
之后我就此事跟经验丰富的督导老师和有跟大孩子工作经验的老师们探讨了。这些老师告诉我,青春期的孩子“对付”老师可以稳准狠地戳到老师的痛处,单纯惩罚并没有多少作用,督导老师告诉我要跟孩子们去讨论发生的这些事情,然后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
我以为此事过去了,后来发现又有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而且发生在不同的孩子的身上。这些事情让我开始反思并真正感受到“青春期”的含义。
青春期的孩子内在积淀了许多的情感,无论是来自于过往的经历还是现在正在经历着的,或是对未来的事情(六年级的孩子似乎对未来还没有太多的感受)。这些事情也许是以前经历过的,但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对这些事情中的自我感受一天天更加清晰,在内在激荡起情感的波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但他们却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波澜,而外在就体现在行为的失控。明知是错的却做了,做了又后悔,更加压抑自己。
想到这里,我不禁为华德福的课程叫好。六年级学习秦汉史,新时代的开创,个体意识更加清醒,周礼已不能顺应和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人们认识到法的重要性,但如何创建法治社会?用严苛的秦法么?还是无为而治?历史的发展就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一定要经过阴阳互搏,左右震荡之后,才能真正“致中和”,然后再进入到新一轮的问题和探索之中。而在历史人物的身上,孩子们在“经历”着他们的经历,体验着他们的情感。而孩子们在现实中遇到同样的事情时,就会回应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力量。
而这所有的一切,必须由身在其中的孩子自己来体验和感受,进而自己发现。这个过程如果由成人过渡干预和代替了,那么这些经历中隐藏的礼物就并不能真正属于孩子们,将来他们还会再次面临同样的课题。
想通这一层,我就更加确信了。陪伴着孩子们去经历,在这个关键的十二岁之变的时刻,不要以道德或者不切实际的目标去蒙蔽了孩子呈现的真实需求,作为老师,我只需要放下所有的预设和“自我”去尽力感受孩子,他们会告诉我关于他们的真相。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谁也无法替代。
生命处处是礼物,唯有心存感恩!
Ps: 写完这篇文章后,跟丁老师的英语课上。课上从一个孔雀的单词,孩子们一路和老师探讨到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战争,这个探讨一直是顺着孩子们的关注点进行的。事后我和丁老师探讨,发现孩子们的关注点在悄悄发生变化,以往那些好玩的搞笑的事情没有把他们带走,今天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类更深层次的情感,比如差异,比如纷争,比如仇恨,比如恐怖事件。当然老师只是在孩子们关注的点上顺势给了一点事实和问题,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了孩子们自己,而让我意外的是他们没有像往常那样马上去评判谁好谁坏,而是只是陷入思考和提出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