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作文题的立意为什么这么多人跑偏?

二月份的九师联盟作文题型是多则材料的时评类作文,要求结合引起社会热议的三个高考状元的经历,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完成作文。考试结果出来,整个年级达到50分以上的仅有两个人,每个班48分以上的同学也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清晰地把握材料的立意,跑题者、偏题者、打擦边球者大有人在。那么,学生究竟在立意现场出现了哪些“”车祸”,应该如何纠正,以后在审题立意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细细思考,认真推敲的问题。

一、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8年5月,文章《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将付云皓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付云皓高中时曾连续两年以满分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被保送北大,后又在广州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如今,付云皓在广州第二师范学院任教。日前,付云皓发表“自白书”,称“我没有坠落,我正脚踏实地处”。

材料二:2018年8月,“中科大学霸退学复读弃清华选川大”的新闻让李一峰成为网红。在中科大学习了两年后毅然退学回云南复读的李一峰,今年以超过清华提档线9分的优异成绩报考了川大。对于众人的不解,李一峰说,他复读伊始,便把大川大口腔科作为奋斗的目标,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指引自己不断坚持奋进的“初心”。

材料三:2018年9月媒体报道,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高考状元杨仁荣,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肄业后,失联9年,近日才与家人联系。关于失联原因,杨仁荣在通过媒体公布的自述书中说,自己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想当一个物理学家,但自己不是天才,这让他很痛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学生立意偏差,原因何在?

1、惰性思维,热点词汇简单套用。

第一则材料中的“脚踏实地”、第二则材料中的“初心”都是生活中我们耳熟能详的熟语词汇,看到这些词汇,学生简单地加以扩展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便作为立意简单成文。学生自以为紧扣社会热点便能与材料毫厘不差,实际上却是被热点带偏与中心谬之千里。材料一虽提到“脚踏实地”,但这只是事件的结果,付云皓发表这种自白的前提条件和原因却很复杂,由果溯因,这些“前因”才是立意的关键。材料二也是如此,若只看到“初心”而忽略李一峰坚持初心的原因,便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与准确立意擦肩而过。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时,社会热点熟语可以引用,但一定要警惕这个“美丽的陷阱”,且莫不假思索简单套用,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的具体情境,须知,高考要考查的能力决不是这么低等级的套用。

2、剑走偏锋,缺乏整合单章取义。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本次作文,从内容上看,前两则材料同中有异:结果不同,材料一是“脚踏实地”,材料二是“初心”;原因相同,都是面对外界的质疑,认清自我,坚定自己的选择。而第三者材料,杨仁荣处于痛苦中的原因是当梦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时无法做出一个坚定的抉择。从材料的感情基调上看,前两则材料都可作为正面材料,第三则材料为反面材料。因此,通过由果溯因和比较分析,三则材料有一条一脉贯通的主线,即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认清自我,准确定位,做出选择。但学生并没有找到能串起三个“冰糖葫芦”的那根“竹签”,要么,简单把一、三则的联系起来,一正一反写“脚踏实地”,第二则材料干脆弃之不顾;要么,简单把二、三则材料的联系,一正一反写“初心”,为了自圆其说,再强行把第一则材料与“初心”联系起来;要么把一二则材料联系起来,先写“不忘初心”,再写“脚踏实地”,再笼统把第三则材料归纳成“既要不忘初心,又要脚踏实地”等等,其组合的方式简单机械,组合不成的材料便忽略不顾,只管自说自话了之。

3、回避矛盾,鸡汤内容洋洋洒洒。

鸡汤文的信息往往是生活常识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些信息从理论上讲准确无误,但只是抽象出了部分的细节,缺乏现实依据,更缺乏行动的表现,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一点作用。比如只要守住“初心”,就能成功;只要“脚踏实地”,就能成功;只要“认清自我”,就能成功,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完全回避了生活的复杂性。其实学生如果将自己代入材料的情景中去体验当事人在现实与理想中的选择之难,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如付云皓天才的光环与自我的发展现状之间的落差该怎么消除?比如假如你是李一峰,退学的勇气你有吗?当初的选择与现在更好的选择,谁会发展的更好?后悔了怎么办?比如你是王仁荣,曾经是天才,一直想当天才而不得,如何度过这种复杂的心路历程?如何面对这种失败的心理危机?这些情景的复杂,选择的痛苦,岂能是一篇鸡汤文能解决的了的?若没有让人信服的态度看法、可行明晰的解决方案,你的文章有何价阅读值和意义?又怎能让阅卷老师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4.忽视情境,论据选择不够切题。

为了让自己的作文有宽度有说服力,学生经常会选取一些类似的事例作为论据来论证论点。但论据必须与原材料的事例高度契合、高度相似,否则,便会缺乏说服力。比如有学生在论证“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时用感动中国中其美多吉把保护邮件当做初心勇斗歹徒的例子,其美多吉勇斗歹徒和李一峰选择川大的相似度有多高?有学生在论证“初心”时选取马云退休后当教师的例子,马云退休后重返教师行业与李一峰选择的初心两个事件的具体环境相似度有多高?比如在写“准确定位自己”时,有同学选用感动中国中的杜富国,把杜富国认识到保护战友的责任是在“准确定位自己”,这是何等牵强?若要论据典型有说服力,必须将你选取的事例和原材料中的事例两相对照,从前因到后果,若都能做到高度相似则用,不能做到则弃。与其东拉西扯自暴缺陷,不如就事论事将道理说清谈透。

三、多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思路

1、由果溯因,逐则分析。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要从事件的结果追溯原因,材料一核心信息是“尊重自己的选择,不为他人左右”,材料二的核心信息是“认清自我,不忘初心”,材料三的核心信息是“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

2、对比分析,理清关系。三则材料之间前两则材料与第三者材料成对立关系的关系,前两则材料之间呈同向关系,但同中有异。

3、综合分析,归纳联系。对材料综合进行同中辨异、疑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辨析,最后提炼主线。三则材料中,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何看待天才,如何选择,如何正确认知自我,如何准确进行人生定位,如何让自己拥有平和的心态,如何做到心理健康,这些都可以作为三则材料整合后的主线,也就是最佳立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道作文题的立意为什么这么多人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