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读后感——做好准备,才能水到渠成

最近,读了叶圣陶先生的《怎样习作》一书。叶老先生用朴实的文笔,向我们娓娓道来。如同闲谈一般就把“写作”这件让很多人无从下手的事情,清晰条理的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从拿起笔来之前到些什么,从作文的题目到怎样写作,从开头和结尾到如何修改,具体的阐述了我们在写作方面碰到的问题,和如何面对的方法。读来感受到了大家的严谨和真挚,如涓涓细流流经心田。

写文章这件事,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很多人都觉得写文章很难,可能是因为动笔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到。准备工作够了,才能要写就写,自然合拍无所谓难。但准备的功夫就是作文水平提升的过程。

1. 养成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习惯。

我们常常写记叙文章,如果想写的正确又周到,只有观察和认识好才能写的好。

2. 推理判断的条理习惯。

这种准备工作也是习作品质的养成。抛开写文章而言,在实际生活里我们也要有科学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如果养成了这种习惯,就可以自然的把握写论说文的的思路和方法,阐明某些道理,表示某些主张,都是依靠理论的推断。论说文章要写的好,都要依赖推理下判断好。

3. 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语言和文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如果语言习惯正确了,文章自然水到渠成。

什么事正确的语言习惯呢,简单的理解就是一切按照约定俗成的办。叶老先生的比喻说:语言好比通货,通货不能各人发个人的,必须大家公认的通货才有价值。浅显的告诉我们就是要遵循一般的语言规律,所谓的语言规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了然于心,但是熟悉的不能保证一定可靠,有时候也是难免出错的。

语言规律最基本的包括两方,一是语汇,二是语法。

词汇是语言里构成语句的单位,最重要的事了解它的意义。譬如“观察”跟“视察”,意义好像差不多,但实际运用起来确要严谨不能出错。在比如“苹果”可以跟“吃”关联,就不能和“穿”关联每个人都知道,但是“目标”跟“做到”还是“达到”有时候我们就有些踌躇,尤其在结构复杂的句子里,必须掌握语句的脉络才可以不出问题。但是这个脉络的掌握也是日积月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

在写作之前,首先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心中做好底稿,知道写作的大概,然后在细细填充。要想好提纲,要学会组织语言、要留意观察生活,要勤勤练笔,要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使之变得通顺易懂,不仅让看的人明白也要让听得人明白,我觉得这就是我第一遍阅读后的感悟和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写作》读后感——做好准备,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