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灵穴扫光你的“ 风寒湿燥火 ”

风寒暑湿燥火——被称为是外感六淫之邪,是一切疾病的源头,治疗身体疾病也是祛除这些病邪的过程。冬天如何防风寒湿火呢?

今天分享六大穴位按摩方法,让你轻松把 “ 风寒湿燥火 ”一扫而光。

阳池穴——拒绝寒冷

俗话说:十个女人九个冷。大部分女性都怕冷,好多人还有难以言说的痛经,归根到底,是身体内的供热系统出了问题。

阳池——阳光的池子,可不就能囤聚太阳的热量。

阳池穴属三焦经,三焦经专司上焦、中焦、下焦三组发热系统,是调节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刺激此穴,可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可迅速畅通充血、暖和身体。

阳池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往前对着中指、无名指的指缝,基本上是腕背正中间的地方。

操作方法:两手交替用中指,以轻柔力量,慢慢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刺激时,动作要缓慢,时间要长些,手法要轻柔。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手脚发冷时,用两个手背互相摩擦刺激,没多久身体就会暖起来。

液门穴——告别燥热

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但凡身体阴虚、气虚的人,很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

气候干燥时,本来就阴虚的人,内外燥热互为结合,对体内津液消耗较重,就会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更没有过多的津液来滋润皮肤、“灌溉”我们的身体,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干、眼干症状。

干燥症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加重病情。阴虚内热的干燥现象会更加严重,出现头昏目涩、口苦咽干、皮肤干燥、脸色晦暗、腰膝酸软的症状,男性阳痿、早泄,女性经量少、闭经都与此有一定关系。

干燥症是让人烦恼的病,千万不要以为多喝点水就可以解决了。

但它有个“大敌”穴位——液门穴,它一现身,所有的“燥热”就得乖乖退下。

液门穴,位于手背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

液门,就是液体之门,揉按它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液体会随着“门口”流出,灌溉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眼睛干涩、嘴巴干等统统都会得到缓解。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按揉液门穴3~5分钟,长期坚持。

涌泉穴——滋阴润燥

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具有滋阴降火、清利泄热、祛风解痉、开窍醒神、通经活络的作用,是治疗咽喉、口舌疾病之常用穴,并是神志疾病之急救要穴。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方法:晚上临睡前,洗完脚后,搓热双手,用小鱼际对涌泉进行搓擦,或手握成空心掌,进行拍打;注意力度宜轻柔,以温热为度。

风府配风池——筑牢“防风墙”

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

“风者善行而数变,百病之长也”,风邪是导致百病的罪魁祸首。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到”,风邪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而后脑又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导致中风瘫痪。

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头部保暖,出门别忘戴上帽子、围巾;同时,还要多按摩风府和风池

风府穴:人体最薄弱的受邪之地。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坑”,那就是风府。

风府穴位于督脉,而督脉总督全身阳气,因此一定要保护好。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阳气就会受损,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

按摩此穴,可刺激体内阳气,对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有很好作用。

风池穴:与风府穴相平,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方,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

风池穴,位于胆经,也不可受风,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

按摩此穴,有疏散风邪,通窍的作用,可预防和防治感冒。

操作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府穴和风池穴,用力按揉100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每天重复2-3回,长期坚持。

风门穴——宣肺解表、益气固表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强按此穴,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面作用旺盛,—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

操作方法:首先,深呼吸,气止时,用食指强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经6秒钟后,再慢慢的放手。以此要领,重复做10-30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大灵穴扫光你的“ 风寒湿燥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