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1天10本书10张笔记,你也可以

10本书

先看一张图,x天看完10本书,写完26万字。你觉得完成这些需要多少天呢,我个人觉得最起码也要10天。

1天看完10本书输出26万的叹号老师

打死我也不相信,他只用了一天,没错,就是一天。震撼,匪夷所思,丧心病狂(这个词对我而言是褒义词)。

这个刷新我对读写效率的天花板、将我的极限彻底碾碎的人,叫叹号,当时我真想给他一大串叹号。

一天10本书怎么做到的?带着强烈的好奇在上搜索叹号,找到并关注了专题、个人号、然后是个人微信,公众号。

把专题上的复盘文章快速地过了一遍,再一次被震撼到,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参加他的高效阅读训练营。

因为他不仅自己做到了,还帮助上百人做到了。

我也想做到。

高效阅读一直是我的痛点,在读写上,输入输出密度最大的是读书营里的清单主题营,10天10本书每天输出500-800字。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很多事情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的涵义,主题营结束后,再也没有过输入输出密度这么大的经历。

平时看书逐字逐句,慢慢悠悠,抓不到重点,美其名曰“我在精读”,最快的看完一本也要大半天,中间还会被打断n次,结果是:效率极低,看完了,也全都不记得了。书还是书,我还是原来的我。

大块头的书,一看那么厚,就不想翻了,最后放着都落灰了;

翻译过来的书,嫌有翻译腔读起来别扭,干脆放弃;

想了解新领域,比如心理学,却总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下手,便一直止步于“想想”。

想通过高效阅读的方法,快速找到合适的书,用来积累素材、写晨读文章,也一直迟迟没动手。

——我是一条分割线:高效阅读训练营———

10天的阅读挑战期间,我一共看了20本书,用了整整两天完成,4月21和5月1号,一天10本(很想问问自己中间的8天除了写打卡文都干啥了)。

20本书全家福

20张笔记全家福

而在关注叹号之前,我看到白雪老铁在一天时间里(从凌晨3点到24点)挑战了20本书并输出了笔记,叹为观止。

1天10本书,这是我第二次体验到“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的意义,这一次输入输出的密度是以前的10倍,完全刷新我对读写效率的认知。

我的收获:

001拿到一本书后,我知道怎么读能收获最大化。

1 天10本书,能记住个啥?速度上来了,质量能保证吗?

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疑问。

1天10本书并没有降低质量,甚至比10天1本书的效果还要好,前者是高度集中的各个击破,后者是慢慢悠悠地看过去,看完也都忘完了。

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出对目前的我而言最关键的信息,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进一步精读、反复读,是否值得我花时间、精力。


2.主题阅读,打通底层逻辑,构建知识体系。

这20本书里,我的书单结构是:阅读方法论+写作类+思维认知+个人管理+人生哲学+社群运营。书目比较多的是前三类。

在同一主题中,有些概念大意相通只不过表达方式不一样,第一次遇到新概念需要做笔记,第二次遇到时就有印象了,只需要简单地做下记号进行两本书之间的链接就够了,第三次和第四次遇到时就更熟悉了,可以把几本书中的描述进行对比,会发现讲的都是同一个,只不过作者的表达方式不同。

比如关于阅读方法论的书中,都介绍了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赵周老师介绍了RIA便签阅读法,即R原文描述,I自己的话转述,A你的经验、如何应用。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讲到了“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书的基本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写笔记的日期)是汤底,摘抄是鱼肉,评论是大葱。

而在剽悍晨读的一篇文章里,把这个概念又描述成“夹心饼干式”阅读法,见链接:大家都在读书,你凭什么脱颖而出?(戳蓝色链接可跳转)

从一个小案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RIA便签阅读法、葱鲔火锅式阅读法、夹心饼干式阅读法,说的都是同一回事,只不过作者的表述方式不同。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提到的临界知识和查理·芒格先生的普世智慧也是同一个道理。

阅读类的思维导图

3.不再有畏难心理,肯定自己。

本来有10天的挑战期,刚开始定的目标是32本,而我由于某些原因,只用了挑战期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完成了20本。中间的八天看了《绝佳体验》每天输出打卡文累计6000字左右。

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挑战更多本,有遗憾是真的,但我也发现了自己是可以做到1天10本的,同时这一天还睡了美美的午觉、打了畅快的篮球。

通过挑战一项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定一个拼一把可以实现的目标,挑战成功后会有成就感、无畏感,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到,原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更重要的是,这项自信心与无畏是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的。


单日挑战最高10本

4.对时间的感知。

10分钟可以干什么?

刷会抖音逛会淘宝,选个外卖订个餐。

10分钟可以跑1.5公里。

10分钟还可以了解一本书的脉络。10分钟的倒计时,10分钟内的高度集中,反复快速地翻阅一本书,多来几个10分钟,一本书就能读完。

10分钟的分阶段的读书法,重新定义了时间颗粒度,我体会到10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


触动我的一点

在学习过程中,触动我的一点就像题目中所说,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

这句话听起来很鸡汤,真的做到了,突破了,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

怎么能让自己知道呢,环境影响是途径之一,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

通过社群打开一扇窗,看到了以前不敢想的,不敢做的,不相信的,比如白雪一天就睡了3小时,看了20本书。看到同学们的常态化努力自己也不能松懈。


前后最大的不同——无畏感

高效阅读不仅仅是一项阅读技能,是阅读上的一把利器,更是建立自信心、不再对陌生事物产生畏惧的利器。

可以在阅读上挑战成功,同样也可以把这份无畏感迁移到其他领域。

通过这份无畏感,在未来体验更多的可能性。

在每一个小的成绩上给自己肯定,才能创造更大的成绩。——叹号老师
感谢的人

@叹号老师。他极具亲和力,在课程上尽职尽责,认真对待每个问题、每位学员,他让我开始肯定自己,通过阅读挑战树立信心、无畏。

@助教姿伊。和她通话一小时,冒出一个个直逼灵魂的拷问,帮我按下暂停键好好思考。

@魔王爽爽,及时汇总课程语音,方便同学们回听,从叹号老师晒出的感悟中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写给2019的几句话

现在已经是5月份了,2019过去了1/3,真快。每到这种节点,就会有一个灵魂拷问:你的年度目标完成了三分之一了吗。

答案只有自己清楚。

接下来的时间,我想:

001 用无畏感去体验更多的可能性。

002 别人可以做到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刻意练习,你也可以的。

003先开始,再说结果。不要因为没准备好就不开始了。

004 观望、等待的成本是最高的,时间不等人。

005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剽悍晨读的标语)

006 慢慢来,比较快。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比如读写、比如健身。

2019是过去了三分之一了,我们应该庆幸还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呢,现在开始一点都不晚,比如就从高效阅读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很多时候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1天10本书10张笔记,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