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晚期中华传统文化的遗产与变革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美] 司马富 / 张安琪,荆晨,康海源 / 后浪 | 九州出版社 / 2022-2 /


文丨云海

相传,甲午战争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与李鸿章签署《马关条约》时曾问李,中国为什么不加大改革力度。李鸿章回答道:“我国的事样样都囿于传统,所以我不能实现我所希望的。”李鸿章高度凝练的回答,道出了一个令人无可奈何的事实,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与集成性对改革的桎梏。

将晚清30多年自强运动的“失败”归咎于传统的制约,可谓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观点。毕竟,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这种代表过去的力量,根基深厚,历史久远,却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今天和未来之中。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王朝,清朝的黯然退场距今不过100来年,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关键桥梁。了解清朝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李鸿章之叹,更是了解我们自身的一种方式。

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司马富(Richard J.Smith)的《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一书,正是全面研究晚期中华帝国文化与社会的学术专著。该书以清朝三百年历史(1636-1912)为研究主题,聚焦清朝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语言、宗教、艺术、文学等)的发展,全面介绍了清朝社会的语言特征、行为方式、信仰、价值观、逻辑体系、审美偏好、物质成就及制度等,从而揭示了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作者认为,清朝之所以能够在巨大的国内外压力之下仍能持续近300年的统治,除了对强大的政治、社会和军事组织“八旗”的战略运用,以及对明朝行政机构和官僚体制的继承和修正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某些中国文化实践和结构的选择性利用与支持。清朝统治者对待传统文化的这种态度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中华帝国始终用它巨大的权威和强制性权力,通过精心设计的法律、教育、礼仪、宗教和宣传制度,尝试去维护自身的统治。毫无疑问,清朝的统治者认识到了前朝这些政治、社会、思想控制形式的实用价值,于是对于这些中国文化实践和结构,自觉地选择了传承、支持和强化。比如,早在皇太极统治时期,皇太极就效仿明朝,初步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鼓励将儒家经典翻译为满文。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摆脱“清朝文化完全汉化”和“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性”两种对立的观点之桎梏,指出清朝文化的演变并非“汉化”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回应来自地方、区域和全球的各种挑战,不断地塑造着满族和汉族的观念和制度。以乾隆帝为例。乾隆支持编纂《满洲源流考》(1783年)、《满洲祭神祭天典礼》(1747年、1783年)等举措,就是担心旗人受到汉人城市文化的诱惑和腐化导致满文水平退化,而采取的重新灌输族群自豪感的措施。但与此同时,乾隆自身也被中华文化深刻地塑造着,他钟爱长江流域的园林,广泛收藏历朝历代的杰出艺术品,并创作了大量的诗、绘画和书法作品。

为了充分地认识清朝时期的满汉文化,作者提炼出“认知”、“伦理”、“礼仪”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作为帮助我们理解清朝以降文化的基本分析框架。“认知”即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二元互补”的阴阳观念,一种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盛行的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二元论形成鲜明对比的调和的世界观。清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所谓“三纲”,其通过阴阳互补的观念加以明确,背后则是宽泛的、具有宇宙论基础的礼制。“礼仪”将认知和伦理两个主体汇集在了一起,其从宽泛意义上而言,包含了种种支配中国人际关系的社会制度、原则、法规、习俗、规范,乃至于作者指出,“中国人生活的所有重要方面都无法脱离礼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充斥着礼仪先生。”

“认知-伦理-礼仪”的分析框架,贯穿了全书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诸多分主题,与各主题共同构成了全书的经纬,是我们了解清朝传统文化的基础工具,也是我们今天反观自我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和社会心理的视角。

在回顾完清朝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遗产之后,作者指出,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发生了极具革命性的变化,其过程也是充满了曲折复杂。在清朝统治的前200年里,他们创造性地、成功的回应了所遇到的挑战。随着19世纪以来全球化世界的发展,中国固有的价值观念开始受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经济以及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平等主义、个人主义等政治思想的冲击。在李鸿章等有远见的地方大员的推动下,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1860-1895)带来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然而,伴随着清末洋务运动的,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大行其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用论,正是担心接受技术以外的任何事物都会危及中国文化自身根基的思想结果。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推行的裁撤冗官、废除八股、任用新人、建立现代学校等激进变法举措,对慈禧及其支持者构成了巨大威胁。于是,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止新法,保守主义重掌政权。

八国联军侵华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迫使慈禧太后推行更为根本性的改革(即1901-1909年的“清末新政”),如废止八股文、废除武举、创建新军、设立咨议局,等等。而这些旨在维护王朝统治的新政改革,却具有革命性的后果。比如,废除科举严重打击了儒家的德治观念;代议制政府让中国的精英阶层变得更加激进,等等。

总的来说,《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一书为我们了解清朝以来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文化的视角。正如国家图书馆郑小悠副研究员所评论的,通过“讲述清朝人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让我们通过了解古人而了解自己,是本书的重要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晚期中华传统文化的遗产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