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当个君子


图片摄影:许一鸣


也想当个君子

文字 / 许健


      《文心雕龙•征圣》写道:“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 “欲”,这个动词运用特别准确,是动态的趋于,写作时凡趋于更真诚的情感和更恰当的词句者,就是堪称“君子”的好作者,其文字也必是趋于更高的水准。不分专业作家或者业余爱好者,不论为文布篇还是做人,“情欲信,辞欲巧”同样深含哲理。

      凡是致力追求比当下更好者就是“君子”。故“君子”必不是完人,某种角度上看“君子”甚至多半是“恶人”,因为“恶人”才更有欲善,欲信、欲巧、欲美的空间。不信的话扪心自问,谁又不是“恶人”呢?恐怕谁也不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不是“恶人”。

      《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的频次也很高,但所谓“君子”的具体定义却找不到,都是就事论事而已。可见圣人原本就是认可趋善的,圣人也认为大多数人都可能成为“君子”的,哪怕是一刻成为“君子”,一事成为“君子”,趋善是没有定规的。经典的作用是教化大众,那它的内容就应该适合大多数社会成员,不然的话,那么多谆谆教诲不都成了无的放矢了吗?故而曰:谁说“恶人”不能成为“君子”?如此说来,我们这样的“恶人”是不是感觉宽慰了许多。

      其实“君子”也不是说得这么容易就当了。有一类人心中无哀无乐、无增无减,生命连星点的活力都没有了,那自然是成不了“君子”的。还有些人在诸多诱惑面前并非真心向善向美,却偏偏要装装样子,弄得“正人君子”这个词都似乎含了贬意。

      能够持久追求美善者,不但可堪“君子”之名,简直就接近于“仁”了。“仁”高于“君子”,是自觉和大爱。即使是“圣人”,首先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睡,也有七情六欲,何以就能坚定不移?恐怕圣人是真正地大彻大悟了,真正地普爱众生,因悟而生仁,因仁而称圣,因圣而被万世赞颂。

      俗语说劝君不劝仁,劝人趋向美善是件可为的事,但“仁心”则是靠劝得不来的,须是发自内心的。用圣人的境界要求每个人,肯定是行不通的。如你我这般的凡人,不必因“恶念”一闪而过分自责,我们必定还有“君子”的一面,必竟都不是圣人,多理解自己,多理解别人,自然就又向“君子”趋近了一些。

      向往成为“君子”,良心会产生愉悦。虽记不清这话是谁说的了,但无疑是“君子”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你想不想成为“君子”,对别人来说显然是无足轻重的,但相处起来别人起码会感到更舒服,更愿意交你这个朋友。回到写文章的话题,做文先做人,心在高处,笔下自然不会缺乏可写的内容,而且还会越写越有趣味。

      当个“君子”这么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原发于“西安市志远助残公益慈善中心”微信公众号平台,略有修改)

原创图文  请勿擅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想当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