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里,却对他颇为忌惮

太平天国是清朝末年异军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天王洪秀全建都天京,几有与清廷争夺天下的架势。

不过,东王杨秀清却借着假托天父下凡的名义,屡屡挟制天王洪秀全,实际把控着太平天国的朝政。

天王洪秀全躲进深宫,成了东王杨秀清忽略的对象,而他的大哥国兄洪仁发,则被杨秀清视为眼中钉。


假托天父斥责

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洪仁发被三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为国兄,受到了拜上帝会信众的敬重。

但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在清军多次进剿未果后,派首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率都统巴清德、副都统富察·达洪阿驰防,三战三捷后,上疏咸丰帝道:

粤西寇众皆乌合,惟东乡僭号设官、易服蓄发有大志,凶悍过群盗,实腹心大患。

然而,由于清军将领之间意见不一,太平军很快突围,占领永安州,天王洪秀全在这里完成建制,册封杨秀清为东王,军事由他来做决断,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秦日纲、胡以晃等48人任丞相、军师等职。

虽然当时洪仁发只有一个国兄的称谓,既没有封爵,也没有职务,但大权在握的东王杨秀清却对他这个天王大哥颇为忌惮,每次假托天父下凡时,都要对洪仁发痛加斥责,以此来打击他的信心。

洪仁发很憋屈,但看到贵为天王的三弟洪秀全也对东王杨秀清毕恭毕敬,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迟到自请杖责

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洪仁发的三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听从东王杨秀清的计策,从永安州突围直奔广西省城桂林,接着又经兴安、全州,转至湖南长沙。

清军疲于奔命,无法对太平军进行有效攻击,不过南王冯云山在经过全州时被炮弹打中死去,西王萧朝贵则在进攻长沙时阵亡。

太平军并没有停顿,而是继续攻陷岳州,东下汉阳,直达湖北省城武汉。

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撤换久战无功的首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先后改派两广总督徐广缙、广西提督向荣为钦差大臣,但还是无法阻挡太平军前进的步伐。

太平军离开武汉后,进九江,下黄州、武昌、蕲水等十四个州县,接着又破安庆,水陆并进攻陷金陵(今江苏南京)。

洪秀全随后定都金陵,号“天京”,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谒明太祖的孝陵,并在祀典上宣读祝词道:

不肖子孙洪秀全得光复我大明先帝南部疆土,登极南京,一遵洪武元年祖制。

同年七月,东王杨秀清传百官到东王府听令,只有洪仁发一个人晚到,杨秀清认为这是对他不敬。

洪秀全知道后,觉得很不自在,立即下诏命大哥洪仁发到东王府请罪,要求东王杨秀清杖责。

东王杨秀清刚开始假装不肯杖,后来在洪仁发的极力请求下,才命人杖责他。


东王阴影太大

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钦差大臣、湖北提督向荣很快抵达天京,驻军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钦差大臣、都统博尔济吉特·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诸军,驻军扬州城外,建立江北大营,伺机进攻天京。

洪仁发的三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人一方面加强天京的防守,另一方面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人率军北伐,后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先后败亡,却也极大地牵制了清军的北方力量。

东王杨秀清指挥太平军试图解除天京被围的局面,但多次失利,他退回城后,对北王韦昌辉等人说道:

江南大营不走,吾辈无安枕日矣!现其势方锐,不可敌也。当乘其罢徐图之。

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四月,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五月江南大营也被攻破,钦差大臣向荣退守丹阳,不久忧愤成疾死于军中。

天京的压力大大减小,东王杨秀清作为太平军总指挥受到众人称颂,洪仁发也因惧怕杨秀清,只好规规矩矩,不敢有任何不法举动。


悦史君点评:洪仁发除了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国兄,只是闲人一个,但东王杨秀清却不敢掉以轻心,一再敲打他,直到完全屈服。

然而,杨秀清在胜利的顶点,却不知道洪仁发和他的三弟洪秀全,已经忍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秀清不把天王洪秀全放在眼里,却对他颇为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