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自己真的喝过啤酒吗?

把一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办法成千上万,但是在我看来最简单也最快捷的方式是把肯定句变成疑问句。

举个例子说明。比方说你腰缠万贯,投资了好多套房子,这个时候有人突然问你:你真的懂买房吗?

你自以为是撩妹高手,我问你一声真的懂妹子么,你敢答吗?

事实往往如此。那些看上去顺理成章的事,往往经不起推敲和质疑。比如我现在问你一句:你真的喝过啤酒吗?

你准备怎么回答?

说起啤酒,这种价廉物美,带有强烈社交属性的酒精饮料,酒量再不济的人也不会滴酒不沾。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你以为你喝过的那些啤酒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是大千啤酒世界中的一种,而且很有可能还是很底层的那种。严格来说,甚至都算不上真正的啤酒。

那什么是真正的啤酒呢?其实真正的啤酒很简单,它的构成有四种主要原料: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

我们喝到过的很多啤酒,很多是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为了节约成本,加入了大量的大米,淀粉,玉米粉等添加物以次充好,冒充麦芽的香气。这种啤酒大多颜色大多淡黄,入口清淡如水,而且无一例外的是:都要冰着喝才好喝。

这不是我要说的啤酒,上述的这些啤酒我们可以统称为工业啤酒。

其实,啤酒的分类莫衷一是。有人喜欢按照颜色分,但这个东西跟葡萄酒还真不一样,在啤酒的世界里,颜色就是颜色,和酒体,香气,味道真没有直接关系。

按照发酵方式来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意义实在不大,消费者不关心你上层发酵还是下层发酵,所以最简明的方式就是把啤酒分成工业啤酒和精酿啤酒两大类。

好了,说到这里,这也算是给今天的话题做了一点背景介绍,也引出了今天想要讨论的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精酿呢?这似乎又是一个可以展开来写的话题。和一切小众的事物一样,定义是一件老大难的事情。八了八某酿酒师协会对精酿的官方定义:

1. 年产量最多不多于600万桶。

2. 酒厂不被或是高于25%的股份被工业啤酒厂控制。

3. 至少有一款主打产品,或是超过50%的销量中,没有使用辅料酿酒;或即便是使用了辅料也是为了增加风味而不是减少风味。

简单归纳一下精酿的定义,可以得出略微窥见精酿精神:小而美。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精酿啤酒的世界里,由于产量和品质的控制,加上没有大财团的指手画脚,创新可以层出不穷,并且能够付诸实践。

你可以喝到无法接受过滤,灭菌和长途运输,但极为纯净,生命力短到只有2-6天保鲜期的英式纯正艾尔(Real Ale)(无法运输到中国),

集奇葩和鲜美与一体的爱尔兰生蚝世涛(Oyster Stout),

重口到像是把烟灰直接弹进酒里的烟熏啤酒(Gratzer),

平衡、复杂和严谨的修道院啤酒,

利用风吹带来野生酵母和细菌进行天然发酵,再加入水果元素的比利时兰比克(Lambic)酸啤,

以及把啤酒花玩出新高度的各种花式炫目的美式IPA……

这些都足以让在工业水啤中浸淫了大半生的人叹为观止。

回顾精酿啤酒的数十载,你会发现这其实和任何看似新生,实际早有传承的事物一样,一直在不断斗争中的夹缝里看到新的曙光。“地方保护”,“禁酒令”,“国家政策”,甚至是“被大型啤酒厂碾压”都为这条追逐“小而美”的路带来重重阻挠。

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也许我们都知道,啤酒大国是德国,比利时这样的国家。然而,在这数十年的精酿的发展史上,不得不提到的是美国。无论在数量,风格,还是创新度上美国都达到了一个很多所谓“旧世界”迄今为止都没到达的巅峰状态

如果没有美国的精酿啤酒运动,也许IPA这种风格早已消失。

将拉格的清爽和艾尔的香气以及层次感融会贯通,首创了美式拉格(American Lager)。

把棕啤(Brown Ale),波特(Porter),世涛(Stout)升级为专属于美利坚的Plus版。

铁锚,内华达,波士顿啤酒公司这些名词也都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象征。

你也许会说了,这些风格都是欧洲啤酒中早有的风格,美国不过是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话对了一半。作为一个脑洞无限的自由国度,美国的蒸汽啤酒(Steam Beer)绝对是原创。把常规用来低温发酵的拉格酵母用以高温发酵,酿造出清脆,干净却融合了艾尔酵母果味的拉格啤酒,带有着非常典型的不羁洒脱。

借由万圣节的灵感,酿造出特有的南瓜啤酒(Pumpkin Ale),成了燃点Party高潮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和欧洲老牌啤酒国家相比,美国不是没有软肋的,那就是它的麦芽香气远不如欧洲国家的麦芽来的浓郁。

怎么破呢?

极具创新精神的美国人利用在啤酒花上大做文章,于是浓郁的葡萄柚,柑橘成了美式啤酒花的标准香气,冲击每一个猎奇者的味蕾。啤酒花的豪华配置,足以弥补麦芽香气不足这个瑕疵。

把酿葡萄酒或是烈酒的橡木桶用以和啤酒结合的新玩法,采购中国云南地区的茉莉花酿造茉莉口感的IPA,发酵出酒精度高达56度的啤酒……感觉啤酒都要被这帮可爱的疯子玩坏了。但这种创新就是精酿的精神与灵魂。

做自己,因为别人已经有人做了。做自己,这世界崇拜原创性。

其实承不承认都好,我们每个人都爱听故事。金庸小说里屌丝逆袭的故事特别深得人心。纵观美国精酿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一个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在不长的酿酒历史中,做到把原先的辅料(啤酒花)推至一个空前的高度不说,还把各国的啤酒种类都融会贯通成为美式Plus版本,颇有点山寨超越正品的感觉。

总而言之,精酿这个东西,你开始喝了就不太那么容易停下来。特别是在你也是个好奇宝宝的时候,尤甚。你会感叹原来啤酒的世界可以这么多样化,单单是把这些个主流国家的酒都喝上一圈就够忙活的。再加上这其中的是非曲折,历史典故,分分钟可以谱写一部精酿编年史。当然,精酿能带给你更多的想象空间,你不知道未来的趋势会是怎样,但是却能够笃定的判断:脑洞多多,可能无限。

最后在这里推荐三本精酿读物:

1. 牛啤经——精酿啤酒终极宝典

作者银海是北京牛啤堂创始人,酿酒师。中国最早一批家酿啤酒发烧友喝精酿从业人员。挺幽默的一北京哥们儿,书写的是行云流水,深入浅出。我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非常耐读的一本书,逻辑清晰,把通常能把人看睡着的如何品酒,喝酒与健康blah blah这些道理说的挺有趣的人,不多。

2. Cool Beer精酿啤酒赏味志

作者谢馨怡,精酿发烧友。曾连续三个月每天下午5点半带着精酿教科书坐到吧台前品酒。书的编排逻辑我个人持保留意见,但是书中附带非常多的精细酒款推荐,可以结合第一本荐书,作为补充读物(购物清单)。

3. 精酿啤酒革命

作者Steve Hindy是美国排名前20的布鲁克林啤酒厂的总裁及联合创世人。由国内精酿圈的几个大神通力翻译。这本书也是我文末提到的类似于精酿编年史一类的书籍。我特别喜欢译者之一的沈恺在扉页的签名。

文/Sherry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确定自己真的喝过啤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