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一部可以共情,但更需理性思考的影片

柏林国际电影节,对中国中国电影人非常友好,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在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熊奖

今年二月,在第72届柏林电影节上,中国导演李睿珺的《隐入尘烟》进入了主竞赛单元。

不过这部影片,与观众见面后,开始时的票房并不好,可是没想到在上映五十多天后,竟然开始了逆袭,票房一路走高。

特别是上线了视频平台以后,更是获得很多电影解说博主们对影片的介绍和推荐,让这部影片更加火了起来。

我也看了这部电影,不过看过后觉得挺不舒服,也没有感动的感觉。

看网上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大多是朴实感人,真实地表现出农民的生活。对此,我有些疑问,不知道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什么年代的故事,因为,影片中有些令人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

首先,影片中有这样的情节:村里的拆除无人居住的房子,每户拆除后将得到15000元补贴,马老四住的房子,房主要拆房换钱,因此,马老四和贵英不得不般了两次家。

搬家是影片里比较重要也比较感人的环节,每次搬家时,马老四都会小心地把家里墙上贴的双喜字小心地揭下来,并贴到新家的墙上。

大家都应该知道,国家对农村房屋拆迁补贴政策的实施,是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并不是每户拆除不居住房屋都有补助,而且每户的补助也根据面积、位置和建成时间是不同的。

影片中每户闲置房拆迁都有补贴,即使马老四和贵英新建的房子,建在远离村民的田地里,最后他的侄子也得到了15000元的补贴,这不符合事实和逻辑。

再就是从15000元的补贴标准看,影片叙述的故事,应该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这个时间段,这个可以从另一件事上得到证明。

国家出台了扶贫特困户政策,给村里的特困户分房子,村里为马老四申请了一套楼房,八十多平方,只需付1万多块钱,应该属于经济适用房或者政府补贴房。

马老四不想要楼房,因为他要考虑他的驴、鸡还有庄稼,哥哥说,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按市场价买这样的楼房需要二十多万元。

从80多平的房子,二十多万元的市场价来看,这个价格应该是上世纪末,甚至本世纪初的农村或者乡镇的房屋价格。

于是问题来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虽然也是二十年前,但已经是改革开放多年了,国家经济已相对比较发达,再加上国家的各种扶贫政策,即使农村人的日子,应该也没有那么困苦,因此,马老四和贵英的生活如果真的那么艰难,也只是个例,不能代表中国农村大部分人的生活。

再就是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温情,只有冷漠。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我所了解的农村人性格大多朴实善良,影片中马老四给哥哥干了大半辈子活,哥嫂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用房子,才给马老四说了贵英这门婚事,想把他赶出家门,马老四的哥嫂太自私了。

同样的贵英的哥嫂,嫌弃她的残疾,在家里让她住窝棚,为了把这个累赘扔掉,极力撮合她和老光棍马老四,也没有一点人情味。

这两家人的自私和无情不是大多数农村人的人设,如果这样的人存在,也是个例。

现实中的农村人中,当然也有冷漠自私的,但很少有这么过分的,特别是马老四和贵英结婚后,因为住的村子里的闲置房,被迫两次搬家,直到最后两人自己脱坯盖房,才终于住上了自己的房子,这个也不太现实。

在农村,盖房子是大事,不但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一般也会帮忙,凭马老四和贵英两个人就盖起了这么大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贵英还是残疾人,没有力气。

影片也许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自立、自强和勤劳精神,才刻意设计了这样的剧情,但这个剧情同时也展现了,马老四生活的村庄,不但亲情冷漠,邻里之间也同样冷漠,这种冷漠其实比贫穷更可怕。

到了影片的悲剧部分,贵英之死的时候,这种冷漠就更加明显。

马老四在路上遇到一位村民告诉他,贵英给他送饭掉进了水渠里,有个人去捞了,让他赶快去看看,捞上来没有,这段场景特别不合情理。

下一个镜头就是,水渠里,马老四一个人抱着贵英哭喊,旁边没有任何人帮忙,甚至围观的人也没有。

现实中,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一个人掉进水里都是大事,而且可能是出人命的大事。

那位村民告诉马老四这件事的时候,周围有很多村民,但没有一个人有任何表示,既没有帮忙去救人,甚至都不去看看,不知是村民们冷血,还是导演刻意为之。

如果真是导演刻意为之,那么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告诉观众,那些村民们多么冷血无情,见死不救?这不是正常人遇到这样的事该有的反应,也绝不可能是事实。

看每年报道的多少见义勇为的英雄就能知道,在我们礼仪之邦的国家,并没有那么多冷血无情的人,不尊重生命!

最起码,我是70后,在我几十年的人生中,我没遇到过见死不救,事不关己的人。

有时候,救不救得出来人是一回事,有没有积极救人的行为和态度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作为一个正常人,那种漠视生命的态度不是正常人该有的行为。

我有一位农村朋友,他的妹妹从小弱智,朋友的父母过早离世了,朋友和他的哥哥,两个人也都成家后,就开始轮流照顾妹妹。

现在他的妹妹也已经40多岁了,依旧健康地活着,关爱照顾家庭成员中的残疾人是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因此,我不认为像贵英一样的残疾人,会被家里人那样无情地对待,何况贵英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干农活。

现在国家有低保政策,扶贫政策,也有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贫困人口已经很少了,因此,我们现在看这样的影片的时候,可以共情,为平凡的,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爱情感动,但更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不要一味地同情心泛滥,觉得中国农村的老年人和残疾人过得多么凄惨可怜。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每个人都能丰衣足食,也基本能做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残有所医,因此,对这样的年代感模糊,又逻辑混乱的苦情影片,还是不要过分推崇的好。

电影是一种文化形式,我们通过电影和世界加强沟通与交流,世界也通过电影更加了解中国,可是这部影片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什么?是贫穷和落后?还是冷漠与自私?

当然,看任何一部电影,每个人的观后感都是不同的,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代表自己,不强加于任何人,希望持不同观点的朋友,即使不能接受,也请宽容和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入尘烟》:一部可以共情,但更需理性思考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