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喜欢的人快速爱上你?一个超有效的心理学套路。

我们曾策划过三场心动实验

希望帮助大家找到恋爱关系中专属的那份多巴胺。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关于如何打动对方,让他也为你心动的方式,大多数人付出的努力都收效甚微。

其实,除了真诚,只是少了些必要的“心动技巧”。

提高追求成功率。

我们常听到很多追求的经验说,喜欢他就要大胆表白,为他买喜欢的礼物,准备惊喜和感动。

但是惊喜和感动不是喜欢,这些行为可能会使她短暂的多巴胺分泌而兴奋愉快,等待情绪平静后好感也会降温。

心动只是一时的情绪反应。

从心动过度到喜欢,是需要培养的情绪持续稳定上升的过程。

所以

今天想聊一个有趣但非常有效的恋爱形式

如何用这个心理学小技巧让心动的人慢慢喜欢上你。

1

大学期间,曾有一个男生追求我闺蜜。

他俩是一次校内比赛偶然认识的,两个人在不同的参赛队伍。恰好复赛被分到同一组,原本没有太多交集。

那场复赛闺蜜的队伍第一名晋级决赛,相比较而言,男生的小队表现不佳。

但是男生关键的行动在于,

复赛后男生通过比赛qq群添加了闺蜜的联系方式,理由是希望能请她分享一下复赛的ppt,学习一下。

请求很简单,对我闺蜜来说也只是传个文件而已,似乎也没理由拒绝。

闺蜜发给他ppt后,男生晚上又主动问了一些关于策划思路之类的问题。

第二天男生买了很多零食放在寝室楼下说作为ppt的感谢。

就这样借着ppt和比赛为由,两个人持续互动升温,生活交集也越来越丰富。

直到今天,两个人从那次ppt开始恋爱2年多,准备毕业领证。

为什么一次简单的求助会成为这场恋爱的关键起点?

其实,所有心动到恋爱的过程

都逃不过心理学中的富兰克林效应。

但也不只是单独依靠这份心理学技巧,还需要增添一些强化情绪的辅助“套路”。

2

首先需要说明,什么是富兰克林效应?

这个效应是说,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听起来与常规认知似乎不太一样。

为什么这种恋爱中的套路总会非常有效?

拆开来看就很容易想明白,其实按照富兰克林效应所说,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以下步骤

1.对某个人心动

2.创造一个能找他帮忙的机会

3.向他求助并且得到帮助

4.持续向他求助以此加深好感

在互不认识的情况下,为什么他会愿意帮你呢?

在一本描述日本文化的书《菊与刀》中,根据作者的观察,发现他们非常抵触“别人帮助自己的行为”,也会非常谨慎地向别人求助。

在这种文化观念里,这种受到别人恩惠的行为,日后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还人情”,而这样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

虽然各个民族文化不尽相同,但同样的

向别人请求,等于给别人一个接触并且施恩于你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会让帮助你的人拥有主动权,她可以有机会在日后向你求援或者收取你各种形式的感谢。

而且,你的主动求助,会使被求助者得到被尊重、认可的感觉。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既满足了被求助者的社交需求,又同时涉及了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

除此之外

还有一项关键的作用是

你可以以此为借口,进入她关注的视野范围。

恋爱情感递进的过程,其实很像你喜欢上读一本书一样,因为某个原因了解,又因为某个章节特别注意,之后逐渐被内容吸引。

无论是求助,送礼物,准备惊喜,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她的视野。

而人脑会对特殊的情绪波动有更深的记忆,当他注意到你,才会有之后的情感发酵。

3

在此之后

为什么还需要多次向他求助呢?

知乎中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

父亲跟女儿说,如何让喜欢的男孩喜欢自己?

让他给你买一个冰淇凌。

如果还不行呢?

让他再给你买一个冰淇凌。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同时也是销售技巧里经常为你称道的

“登门槛效应”,是说一个人一旦帮助过你一次,会大概率愿意再帮助你一个更大的忙。

其实原理是,如果他曾帮助过你一次,在心里认知上已经建立了“好人的形象”,所以当你再次提出请求,为了避免认知的行动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他也会愿意帮忙。

曾经有一个销售保险的例子

销售员拜访某个客户,敲开门后不会直接点名卖保险的来意。

而是询问天气太热了,能否请求要一杯水解渴。

销售员被邀请进屋子在喝水的途中再阐明来意。

事实证明,成交率高得多。

每次求助都为你们的联系创造了契机。

在帮助的过程中,基于每次不同的主题,会建立越来越多的联系,双方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了解熟悉。

就像当要求男孩为她买冰淇淋

他也会试着猜测女孩想要的口味/包装/形状等等

也就潜移默化地为两个人的感情付出了成本。

4

那么,付出是如何创造好感的?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实用的概念,叫做沉默成本。

是指那些是指以往发生的,无法再挽回已经付出的成本

在不断施予帮助的过程中,沉默成本一直在累积。

付出的一方会期待收益和回报。并且出于理性付出的考虑

他为曾经为什么帮她,寻找合适的理由说服自己。

这时候,心里就会不由自主产生“我帮助他是因为也许他还不错”

可能因为他阳光、直率、性格温和

还有些与众不同。

慢慢的,始于最初的注意,到情绪的波动变化。因为相互了解越来越丰富,产生心动反应。

《社会性动物》书中也有过类似的观点,

“让他人为自己提供帮助,可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这个过程,就如同《小王子》中,

有一则小王子和玫瑰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小王子在星球上看到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

于是他每天细心地呵护,精心地照料。他曾以为这朵花是最完美且独一无二的。

后来,他来到地球,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几乎完全一样的玫瑰花。

尽管如此,他心里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一朵玫瑰。

后来小狐狸跟他说:"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和心血,才使玫瑰在你心里变得格外美丽。"

为他付出过的时间和心思,也赋予了他在你心里特别的分量。

富兰克林效应总在恋爱过程中悄然地发生作用。

也成为了恋爱过程中一个有效的“让别人为你心动的技巧。”

5

但除了该效应本身的行为外

但这里不得不提的一点是

求助的策略并不是屡试不爽的。

设想一下,你喜欢一个男生,按照上文所说,应该让他为你付出,帮助你来建立好感。

于是你说,你要一套房,显然很容易被拒绝。

在被求助时,我们会考虑为什么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只为了满足一个陌生人的求助呢?

同样的,为什么会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帮助某个人呢?

所以,在以上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必要补充的环节

1.如何让他更愿意帮助你?

其实,从心理上我们并不排斥帮助别人。

就像施舍给乞丐,捐款支援某些困难的孩子。

相反的,帮助别人的行为可以增强我们的自我认同感。

所以关键在于,为了帮助ta我将付出什么成本?

在所有行为中,我们总会理性地计算自己的成本收益。

当成本远大于你能预知的收益的时候,你就会犹豫,甚至大概率拒绝。

而像故事中男生借ppt,其实帮助他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小,操作也很简单,而且这个过程让闺蜜觉得自己的努力和知识得到重视和认可。

所以得到帮助就会更容易。

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行为,就能维护她在别人心中的好人形象。

何乐而不为呢?

从心理反馈出发,

技巧在于,寻找一个对他不困难,而又有价值的请求。

就变成了一场双赢的策略

2.如何让他更愿意重复接受你的求助请求呢?

答案很简单,给他有限度的回馈。

当你接受到帮助,用不同的方式对他的行为表示感谢。

常见的比如约他一起吃晚餐,准备一份小礼物或是其他的。

如之前所说,我们都会对自己付出的成本期待收益。

你的回馈就成为了他帮助你行为的正反馈。同时也成就了你下次获得帮助的情感基础。

收到一颗苹果,还你一颗橙子。

有来有往,来来往往。

彼此付出的过程,加深了两个人相互的喜欢。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多巴胺情感递进的过程

通过求助的小技巧--引导付出--得到反馈--情绪愉快--付出--反馈--感情加深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一点点见证情感发酵成熟。

其实追求不是一个单方不计成本付出的过程,送礼物和各类表达爱意的方式会成为情感发酵的催化剂。

但更重要的是,建立情感联系中的“相互作用”。

让他不仅注意到你,还能参与进你的生活。

彼此付出过的时间、精力、心思、金钱等等都会成为情感的成本基础,加强心动的催化效果。

想让心动的人喜欢上你,先找机会让他为你提供帮助。

6

讲到这里,技巧部分全部阐述完了

不过还是应该特别说明

不论是心理学效应、恋爱的技巧或者套路,目的都是为了让那些坚定地但只能偷偷喜欢着他们的人

有更多的机会,遇见自己恋爱关系中的多巴胺。

而不仅仅等待运气降临。

这些,都不是服务于渣的“技术教程”

富兰克林效应,也不是倡导着让某一方持续付出,另一方持续索取,建立好感。

恋爱关系中,只有一条不变的技巧

真诚爱人。

恋爱过程中相互的付出

更像一座天平左右摇摆的两端。

会随着双方的付出左右摇摆,保持动态平衡。

任何一端长时间承载的重量太重,都会失衡。

你也许可以逞一时心机少放砝码

但天平的每次失衡,他都会记在心里。

直到积重难返。

愿你爱的人也爱你。

早日遇见你生活的多巴胺。

❤️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让喜欢的人快速爱上你?一个超有效的心理学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