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童子:红绿灯政府矛盾重重,朔尔茨访华后,德国经济还能走多远?

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队访华这件事已经过去一段时日了,结果到底如何,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利特,你我心中自然都有答案。

我有什么答案呢?我们将在本期节目中展开去谈。

尘埃落定,虽然访问过程是美好的,但随着朔尔茨返回德国,国际大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其国内“政治正确”呼声地持续,如绿党外交部长的公开反对,都在考验着朔尔茨这个德国权力继承者,能否平稳掌舵德国经济、德国外交的能力。

之前一期我们谈过,随着朔尔茨的访华对中德经济未来的走向将产生的一些可能性,主要是偏向好的方面。

但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有热就有冷,有高就有低,有上就有下,有好就有坏。

所以今天我们再换个角度看看,随着德国联合政府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大,德国经济接下来将如何走向的问题,着重其内因,分析一下有哪些对德国经济不利的信号,以及这些信号到底会给德国经济带来哪些潜在的影响。


我把它梳理成几个问题:1)德国内部现在存在哪些不利的信号?2)面对不利信号,德国制造为何选中国而不是美国?3)德国联合政府内部博弈,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关注童子不迷路,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1 德国内部有哪些不利的信号

路透社最近有一篇报道中称,由德国外交部牵头起草了一份新的机密文件,其目标是“要求在中国有特殊风险的公司,根据现有的文件规定,具体说明和总结与中国相关的发展和数据…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便及早发现中国特有的风险并采取纠正措施。”

这段话听着挺拗口,其实一句话就能说得很清楚。

大意就是:找出那些和中国过度依赖的德国企业,然后想办法让他们减少对华依赖。

而这份极密文件谁牵头的呢?那自然是我们的“老朋友”,现任德国外交部长,绿党主席贝尔伯克女士。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我看了下她的资料,只比我早生一年,同一年、2000年上的大学,人家已经位极权臣,已经可以用 “政治正确”挟天子令诸侯,裹挟着8000万德国人随便挑战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扣帽子,泼脏水。

而童子我还只能在方寸之间,靠键盘码字,为这碎银几两,讨个生活。

差距啊,真的是差距。

再看这份文件曝光的时间,好巧不巧,正好“泄露”于朔尔茨携一干德国商界优秀企业家访华之后。时机拿捏得非常准,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一切应该都在这位外交部长的计划和掌控之中,早就背着朔尔茨偷偷搞了好久的了。

报道中透露的一个信息可以加以佐证,“外交部虽然起草了这份文件,但仍需要其他部门同意,到明年初才可能作出最终决定。”

你看,这就是德国外交部自己搞的,事前根本没和其他部门商量。总理和外长的不和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然而外长贝尔伯克和总理朔尔茨不和,并不是最近的事。回想朔尔茨带队访华期间,还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的外长贝尔伯克就曾隔空喊话,要求朔尔茨态度上不能服软,必须坚持自己的底线。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关乎德国外交,朔尔茨并不掌握话语权,说了不算。

总理有总理的一套,外长有外长的一套,而外交部长的那一套强硬过总理的那一套。

经济和外交本来应是德国总理一把抓,其权力却被分化和让渡给了内阁中更加强势的绿党。

这种上面制定政策下面搞分化对策的逻辑,曾经我们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经常见到,一般是在朝党和在野党知之间的较量;但很不幸,德国正在发生的是在朝党内部。

随着默克尔的离去,这种不良风气终于也刮到了德国的政治舞台上。

德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已经不取决于朔尔茨,在德国内部还要接受身为绿党主席的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和经济部长哈贝克的审视。

而真正能决定德国前途的,在未来只怕真的会是这个在朔尔茨背后“垂帘听政”的绿色影子政府。

也就是说,德国外交政策虽然当下外表看是听命于朔尔茨,未来大概率要受控于绿党。

所以存在一些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比如明明外交部长反对和中国走近,德国那些企业代表团却非要跟着朔尔茨去访华。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正好说明了当下的德国经济改革已经到了水深火热,最后清醒的德国人就只剩这些企业家们。

企业家们架着德国总理一起去访问中国,为的是完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自救”;而德国总理面对企业家们的苦苦哀求,也不得不勉强冲破“意识形态”的牢笼,放下“软弱”,带领他们前往中国,保留德国工业的最后火种。

然而,有意思的一点是:既然德国外交上仍然眼望西方,一切唯西方论;既然美国大门也愿意为德国一直敞开,德国企业们为什么不愿意听一听政客们的建议,去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发展,却要舍近求远去东方呢?

毕竟,“忠言逆耳,它利于行;良药苦口,它利于病”啊!

2 面对不利信号,德国制造为何选中国而非美国

其实从俄乌战争伊始,德国就陆续有大量资本开始了出逃了。大方向上,确实大多数也都是去向了美国。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跑去美国的这些都是金融资本,到了美国要么是去炒股,要么干脆存起来吃利息,这些钱都是在金融系统里空转,对产业提升,制造能力提升没有任何帮助。

金融资本有个特点,今天美国好了,它立刻就就来了,明天美国遇到点问题,立马抬腿都都跑了。

这叫什么?资本无国界!热钱们聪明的好像点读笔。哪里有钱赚就会去哪里,So easy。

然而,美国是非常贪心的。所谓“爱江山,更爱美人”,美国是江山也想要,美人也想抱。

啥意思?就是说金融资本我要,产业资本我也要。

比如德国这批随朔尔茨访问中国的企业,它们就都是典型的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的特点就是投资建厂,发展制造。

它看中长期回报,愿意在一个国家扎根,深耕一个产业,会持续地去投资。

一旦产业投资开始了,接下来就是建设厂房、引入生产线,运来机器,制造产品,销往全球。它不仅能带动就业,贡献纳税,还能带动上下游的产业链、供应链一起提升、协力发展。

这么大的投资下去,它可不像金融资本,随时想跑就跑的。厂房能随便搬走吗?生产线能随便搬走吗?答案是否!

如此说来,产业投资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好呢?必须是好的,对于美国而言是求之不得的。然而,美国它却又是得不到的。这是为什么呢?

产业要投资,几个条件要有的:国家政治稳定、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能源供应稳定且要成本低,原材料价格还要便宜,这些方面都只有中国具备。

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还拥有稳定的能源供应、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早就告别了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

德国企业发展急切需要的两头:一个是能源和原材料,一个是庞大的销售市场,这两者中国都给到了;而美国在这方面非常欠缺,原料价格波动明显,政治变数又很大, 最常8年总统就要换,新总统又会推翻上一任总统的所有承诺,太多变数。

然而对美国不利的,对中国都有利。

所以即使有“政治正确”作为舆论导向,即使有德国外交部的极力鼓噪,德企仍然愿意舍近求远,置大西洋伙伴美国于不顾,远去中国谋发展,答案就是如此的简单。

那么,既然德国企业和产业资本愿意跟着朔尔茨走,而德国外交又在跟着绿党走,一个亲中一个背中,典型的矛盾。未来长远来看,一旦德国内部矛盾激化,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呢?

3 联合政府内部博弈,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朔尔茨不是默克尔,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就默克尔的,是她所在的那个时代;当“时不与我”,即使默克尔降临到朔尔茨这个时代,纵有千般本事,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干瞪眼、气跳脚。

德国这一届新政府,真的是“成也联合,败也联合”。

所谓“成也联合”,因为联合,促成了新一任政府,新一届的内阁上台联合执政;

所谓“败也联合”,我们已经看到,德国内部已经成为了党派各自为政的“俱乐部”,内阁成员都在按自己的喜好去做事,而朔尔茨并没有能力将其团结在一起。

朔尔茨并没有成为多党合作中的纽带和润滑剂,反而成为了多党关系媾和的裱糊匠、缝合怪。

很显然,绿党想要的德国方向,和朔尔茨准备继承发扬自默克尔的德国方向,它俩完全不一样。

除非朔尔茨能将其分而治之,逐个击破,如此一来,继续默克尔政策的德国,其未来才有一线生机。

但很显然,绿党内部正在联合作战,从经济到外交,不断的掣肘,被分而治之却是朔尔茨本茨。

一个正在被西方媒体和舆论控制并渗透成筛子的民主德国,一切行为准则都以“政治正确”为纲常规范,外加一个面和心不和的联合政府,能带领德国经济走出多远?是否会从一个泥潭走向另一个泥潭,都是不可预知。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一旦朔尔茨失势,德中经贸关系也必将仍然继续发展,只不过会从国与国之间关系,降为企业与企业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德国背离中国,德企反而会拼命继续接触中国。

德国政治可能不需要中国,但德国经济仍然是需要中国的。

一旦绿党控制了德国外交,很显然产业资本只会加速去往中国,至于德国自己怎样,这件事就留给德国人民自己操心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所以,由她去吧。”

我是童子,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朋友们的点赞、转发和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烈焰童子:红绿灯政府矛盾重重,朔尔茨访华后,德国经济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