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景区等级
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5A级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截至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共确定了259个5A级旅游景区。5A级旅游景区分布于31个省市,从省域层面上看,江苏(23个)是拥有中国最多国家级5A旅游景区的省份;其次是浙江(17个)、广东(13个)、河南(13个)。从市域层面上看,除了直辖市重庆(8个)、北京(7个)外,苏州(6个)是拥有国家级5A旅游景区的市,其次是长春、洛阳、桂林(4个)。山西省5A级旅游景区:临汾市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忻州市雁门关景区、晋中市平遥古城景区、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晋中市介休绵山景区、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大同市云冈石窟。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 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蚩尤、炎帝(人文三祖)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 。
山西是地上文物第一大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比第二名的河南多了近100项(前三名分别为:山西452处, 河南358处,河北273处)。我国史学界有一个说法: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北京作为全国性政权的都城,不过是从元朝才开始,后历经明、清两个大一统朝代。北京保留的历史遗迹很丰富,但绝大多数历史遗迹都是明清时期,比如享誉世界的故宫建筑群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时,历史不超过1000年。陕西境内的西安曾作为西周都城,以及秦、西汉、隋、唐等四个大一统政权的都城,陕西长期以来是统治天下的中心,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陕西的历史遗迹资源比北京更丰富,历史更悠久,最具盛名的当然是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再往前追溯到以陕西为统治中心的西周,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山西历史的悠久,是北京、陕西望尘莫及。山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五千年前,“上古三帝”尧、舜、禹都诞生在山西,山西临汾有尧庙、运城有大禹文化,即为明证。另外,从历史遗存来看,山西保存的历史文化古迹最多,远比河南、陕西多。特别是有些建筑时间久远,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历史遗存尤其多,这在其他省份极为少见,这一点优势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
山西省5A级旅游景区
1、临汾市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
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时间,实际上应该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讫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约700余年的时间。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明初移民时,制订的迁民条例,“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和“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
2、忻州市雁门关景区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武帝继位后,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下诏发卒整修雁门关。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立下汗马功劳。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 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十大名关,是我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十大著名军事关口,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地位,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它们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雁门关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雁门关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雁门关是中国长城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雄踞在崇山峻岭之间,见证了我国祖先的灿烂文明,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雁门关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雁门山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关”,其二是“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而得名的雁门关,被长城专家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关”,扼守着山西北部重要的战略通道,其得失对于中原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被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是由“双关四口十八隘”和长城共同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堪称中国冷兵器时代最为庞大完整、严密、复杂的军事防御工程。
3、晋中市平遥古城景区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平遥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市楼位于城市中央,明清街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4、晋中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从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从高处俯瞰,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四周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砖墙内,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鳞次栉比的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及平面顶上,都有通道与堞墙相连。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内有园。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门窗、橡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院内砖雕,俯仰可观,脊雕、壁雕、屏雕、栏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为题材,各具风采。
5、晋中市介休绵山景区
介休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点。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山上文物古迹颇多,俗称“九里十八弯,二十四座诸天小庙,各处罗列”。
绵山步步有景,景景有典。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刹、巨宫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习俗,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椤严会、李姑岩、蜂房泉、天桥、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银公洞等数以百计的天然岩洞,堪称奇观。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及一两千名游人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堪称天下第一岩。兔桥、鹿桥、天桥、古云梯、铁索岭、慑神崖等险道惊魂慑魄,令人赞叹叫绝。五龙瀑、水帘洞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数百个,悬垂的天然石乳,如珍珠断线,滴落有声。此山、此水即使在名声显赫的三山五岳也难寻、难觅。全国柏树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龙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组成了一个仙境般的“柏树王国”。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历代碑刻,以及云峰寺石佛殿、马鸣菩萨殿、明王殿和天桥须弥殿、五龙峰五龙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异彩纷呈。东汉古刹铁瓦寺、三国曹魏抱腹寺、北魏鸾公岩和唐代回銮寺等诸多寺院,以及建筑面积为三万多平米的华夏第一观──大罗宫,寺庙的古老、众多和宏伟也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拟。
6、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内午亭山庄导航图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
7、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9年,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台山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盛夏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原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曾建有紫府庙,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 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二人在此建寺。 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为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显通寺的前身。从此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大孚灵鹫寺为中国最早的寺院。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辈出,澄观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 。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8、大同市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 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 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 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
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在历史上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营建运动,影响远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区。其造像制式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云冈石窟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