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2020/李文彪
经常看到朋友圈有人愤愤不平,骂别人傻X,说人家观念老旧跟不上新时代,说人家认知水平不行。
两种人没有对立情绪,一种内功雄厚无所不知,没法对立,什么都能想的通,那是一种超越心态的雅量。另一种是一无所知,活的挺好的,饿了吃困了睡,对立什么呀?
不断产生对立情绪的都是半吊子,稍微知道点,还没那么透,再加上玻璃心,就动不动哔哔咧咧。
我就是个半吊子。
好的半吊子明白练内功的重要性,半吊子不练内功很容易自宫。
这本书就是练内功的秘笈之一。
练内功有上亿秘笈。
看历史的角度不只有政治、战争、和阴阳谋。
从另外的角度看历史,不是说固执在一家之言,而是更容易让我们打开思路,多角度想问题。
比如说起朝代更迭,从中学教育和历史小说(野史熏陶)一路走来的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入侵、昏君、汉奸。
了解的越多,咂摸着好像越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的敌人,在今天看来也不是异族。靖康之变被掳走的宋徽宗,也没那么“昏”。倭寇的一大部分,是中国人,郑成功他妈,是日本人)。
盛唐之所以盛,有一部分原因是和周边民族兄弟利益均沾比较明确,说白了就是雇佣军政策执行的很好。
雇佣军这个套路从很早前就有了,商王武乙(就是大坏蛋纣王的爷爷)受当时的少数民族羌方扰的没着了,用珍贵的玉石雇佣了一支更西边的少数民族,季历就是这个民族的首领,这个民族叫周,季历就是周文王他爹。
后来的周朝被犬戎骚扰的不行,就又找了西戎来合作提供马匹,秦人就产生于西戎。而对当时支柱产业铜矿资源的追逐,也决定着各国力量的起伏,楚国就是周王朝为了控制铜矿资源而着重扶持的。
汉朝和匈奴越打越难缠,就雇佣了乌桓和鲜卑,把这些本来的小部落培养成了全民皆兵的大部落。北匈奴在汉军和鲜卑雇佣军的夹击下一溜烟跑到了西方,这些以鲜卑为代表的“赏金猎人”们,没有了用武之地,也就分不到了赏金,那干嘛呢,只能乱了。
然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
隋唐王朝都是鲜卑系,唐朝从一开始就大力雇佣边境族群,作为王朝部队的重要组成。比如突厥、铁勒、回纥。当他们不再愿意为唐朝拼命的时候,就有了安史之乱。
再然后就是五代十国。
到了宋朝,他们发现并没有完全接收唐朝的全部疆域,在他们旁边还有另外两个继承人,契丹辽国和党项夏国。
辽和西夏也打个没完,于是他们也引入了雇佣军,就是渤海地区的女真,女真金国也雇佣招揽他们旁边的小部落,蒙古部落。
一部分历史学家们诟病北宋文人误国,在和金朝对抗中选择了和蒙古结盟。不管当时怎么选择,雇佣、扶植、招揽都在其中纵横交错。
再往后的历史,元朝虽然没有了北方外患,但知识分子们因为没有科举都很失望,躲在园林里消极支持。
明朝没有了元朝的大陆贸易路线,但是发展了南洋贸易,明朝用国际贸易中大量流入的白银,扶持东北势力,满清就是这么被白银滋润起来的。
团结蒙古解除了边患的大清朝很快进入了康乾盛世。
元明清对外贸易的主角是茶叶、瓷器和丝绸。
随着印度茶叶、欧洲瓷器和英国洋布在市场上建立的绝对优势地位,外来冲击首先刺激了内部矛盾。
从此以后,控制东亚财富流动的开关,被那只称作“全球化”的无形之手掌控。从而导致了清代中国经济直线下滑,最终陷入了收不抵支的困境。
从史前时代直到近代中国,古人们追求的每一种产品,每一项外力援助,都对生产与消费的双方造成了巨大影响。
这仅仅是看待历史给出的少数几个角度,就已经非常精彩了。
前几天我微信里一个书店读书群里,有人轻描淡写甩了个问题:古人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大家怎么看?
我最讨厌“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了,要么就是领导训话,要么就是自以为是,没跑。
当然群里还有比我更讨厌的人,吵起来了。后来一哥们出来说了,黄景仁折腾一辈子也没过科举这一关,写了首小诗,诗名就很酸,《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更多是没出仕的酸溜溜,让黄景仁返老还童重新来,他还是会读书的,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还是有用的,甚至在某种时刻也是唯一的良方。
当然也有人更直接,觉着读书没用还是因为你读的太少、太窄了。话糙理不糙,太窄比太少还是硬伤!
要想折腾,干什么都不能太窄了,有的人量很大,也窄,而且这种情况一般越大越窄,很难钻出门缝去找寻更多的角度。
扯远了,下面是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