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品评 附序

【序】它是我看过一遍,读过一遍,又听了一遍的小说;它是留下了四百余条笔记的小说;它是自读过以后在我书架一直保持活跃,一直互动,让我的书评获赞无数的小说,它是至今我最为推崇的一部历史剧,它就是《大明王朝1566》!!

对于这部作品的书评数次提起,数次放下,拖延到现在。固然这有本人拖延症的原因,但正如王劲松在《声临其境》中对这部剧的评论一样“看的很重的东西,你不敢去触碰它”。这部书的书评不好写,人物多,内容杂,思想深,对于这么多的内容如何在一篇书评当中阐述清楚,是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不管如何,挂一漏万,只能尽可能把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阐述清楚。故此在读完这本书两年以后的今天,重新提笔写下此篇,与君共享。此为序。

在中国电视剧当中,历史剧和反腐占有相当分量。别的不说别的,央视就有数不清的经典。尤其反腐剧是“上合上意,下通民心”的电视剧类型,按说更容易拍出经典。然而层出不穷的反腐剧始终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即便是前几年大热《人民名义》,虽然台词层面对政治讨论比较深入,但剧情依然逃不出“青天大老爷拯救百姓”的俗套。

之前《人民名义》大火的时候让我无意间发现了这部剧。感谢互联网,让我可以挖掘出尘封十年之久的宝藏作品。虽然诞生十年之久,迄今为止依然是对腐败剖析最为深入的作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剧,反腐剧空前绝后的巅峰之作。

只可惜,这部剧首映的2007年,反响平平,应者寥寥。经典的发现是需要时间的,观众是后知后觉的。想当年大话西游如此,这部剧亦是如此。只是可惜了经典的创造者。当然放在历史长河当中,与历史上无数的先知/天才的遭遇相比,这点委屈实在算不了什么。

      刘和平擅长塑造群像,他作品没有明显的反面人物,没有明确的主角配角,更别说什么“主角光环”了。他擅长塑造群像,《北平无战事》是如此,《大明王朝》更是如此。因此看他的剧就是品评人物,看懂了人物,也就看懂了作品。

     《大明王朝1566 嘉靖与海瑞》,先说嘉靖。嘉靖本事就是极其有特点的皇帝。本不是皇帝的他阴差阳错做了皇帝,靠着“大礼仪之争”站稳了脚跟,早年也曾励精图治,后来重用严党,一意玄修,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当然他孙子万历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个极度自负,极其聪明而又非常自私、有能力无动力的主。不管是历史还是在这部剧都是如此。他本可以做一个明君,有做明君的能力,然而他既没有觉悟,更没有动力去做明君。他只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天塌下死多少人都给他无关。只要过得去,他愿意让渡权力给严党,甚至和严党分成;只要能给他背锅,只有能给他搞来钱,只要给他解决麻烦和制造麻烦的人,治人罢人裁人甚至死人也都无所谓。当然,他并不傻,他有自己底线的原则:激起民变不成,让自己丢脸,让自己承担责任不成,钱拿多了越界了更不成!底线不许碰,谁碰谁死,其他随便折腾,别耽误我玄修就成。为了倒严,一帮清流机关算尽,严党依然屹立不倒;最后只不过是“分赃不均”,“他自己留三百万,给我留一百万”,“大明朝的运河倒像是为他们修的,朕的钱!!!!!!”然后要了严党的命。这就是嘉靖的心声,什么奸臣贤臣,什么清流浊流,玩到最后都是平衡而已!!从他最后的自白中可以看到嘉靖深谙“用贪官杀贪官”的精髓,是一个典型的权术大师。从这个意义讲,他是中国式帝王的典型代表,表面王道实际霸道,表面仁义道德实际阴谋权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最后钱一分不少拿。末了,老百姓还得说“朝廷的政策是好的上面是英明的,都是歪嘴和尚把经念坏了”……

       当然在剧里,嘉靖也不是完全黑化的人物,他除了是个独裁者还是个领导者,而且还是颇有领袖魅力的领导者。他喜欢玩神秘感,他喜欢恩威并施,喜欢用谈心唠家常和猜谜语打哑语的方式,和手下交流,让属下又爱又怕。你可以在中国式领导身上甚至在一些普通干部身上看到这种影子。凭借对人深刻认知和完善的特务情报来源,他可以运筹帷幄,他可以明察秋毫。虽然观众在以上帝视角看着这一切,但有时候还是会被他通情达理所感动。当然帝王终究是孤独的,只有在黄锦面前,他展现了普通人的一面,甚至表现了他孤独,脆弱的一面。最后他醒悟了,后悔了,他想做个有作为的明君,可惜太晚了。这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大独裁者的内心。

    说完嘉靖,再说海瑞。海瑞,在这部剧当中,在我看来是个完美无瑕的存在,虽然最后依然是悲剧性的存在,但依然可以说是理想性的人物。他精通律法,能言善辩,逻辑严密,铁面无私,他无数次化险为夷,最后和嘉靖两乾相争。更难能可贵的,他在和大明官员上上下下无数次较量当中,在目睹了“改稻为桑”、“毁堤淹田”、“倒严”前后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毒辣的意识到所有问题的根源是一个人—“嘉靖”!难能可贵的是不仅意识到,更重要的敢于指出,敢于以《治安疏》这样千古第一疏方式痛斥积弊,直捣黄龙!!!!这就比一众的“青天大老爷”强一万倍!即便最后徒劳无功,他追求的“君臣共治”依然有不可磨灭的光辉!

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执拗,无法理解他的“愚孝”。他和海母对待海妻的样子更有不少当代的“少男少女”幼小心灵受到重大冲击,直斥海瑞为“妈宝男”。他们大概忘了,中国女性解放也不过几十年,甚至可以说不过是改开以后才有的事情。倒退一百年,中国女性还三纲五常呢,三座大山压着呢,书中写的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作为儒士的海瑞,忠孝是一体的。他有多忠,就有多孝。他近乎偏执的孝的另一面就是极其清廉,不近人情的清廉。唯有此才做的了清官。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中国王朝历来以德治国,讲究道德教化或者政治打倒,而不是从制度上约束权力。在明清尤为如此,对官员极其刻薄,正常俸禄根本不足以维持生计,更别说正常用度。所以这是一个逼良为娼的时代,无限的拔高“清官”门槛,高到只有偏执狂才能做的到。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本书用了那么大篇幅论述海瑞的家事,其实不过是个隐喻。海瑞的家庭不过是大明这个大家庭的缩影。海母就是那个皇帝,媳妇和孩子不过是大明百姓的缩影,而海瑞就是大明的大臣。媳妇和孩子的悲惨结局不过是专制制度下百姓的缩影而已!!!!海瑞能做只是平衡家母和妻儿,就是委屈妻儿也不能忤逆家母。

      再说以严嵩为代表的严党。严党说白了不过是嘉靖的背锅侠,不过是为皇帝弄钱和干脏活的(遮风挡雨的),贪腐不过是皇帝支付的佣金而已。最后覆灭也不过是因为价格谈不拢了。

     刚开始皇帝放权,让严嵩干活弄钱,自己可以分一点。严嵩如法炮制,也聚拢了一帮人,俨然成党,其实是贪腐集团,乌合之众。最后严党尾大不掉,嘉靖觉得不好用了,最后弃之如敝履。嘉靖能弃之,严嵩不能。说实话,严嵩是有底线的,有顾忌的,有原则的;然而严世蕃没有,鄢懋卿没有,其他严党乌合之众更没有。连皇帝都知道严嵩控制不了,这帮人也就只能为达目的什么伤天害理、无法无天的事情都干的出来,为了钱什么都能干,为了财谁的钱都敢拿,最后自己作死了。

     只是可惜了以胡宗宪为代表被迫站队的能臣!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胡宗宪都是名副其实的严党。在历史上,胡宗宪没有那么白璧无瑕。在小说中胡宗宪是一位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能臣。他也是悲剧性的人物,悲剧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极富有远见,洞察时局,深知人心。知人,知事,知势,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自己清誉,极尽所能平衡各种利益,做出各种妥协,甚至不得不放弃某些原则,只为了自己的内心,为了治下的百姓。即便上面知道他的难处,终究无能为力,最后感叹“都怪严嵩不争气,害得朕连胡宗宪这样人也用不了”……

     这部剧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塑造了一众与众不同的太监角色。太监,在中国一向名声狼藉。除了蔡伦、郑和少数派以及被迫宫刑的司马迁外,大部分的阉人都被称为阉党,形象不佳,要么可怜要么可恨,要么祸国殃民,要么助纣为虐。在影视剧也不过如此,有些大太监还虚构出了武功高强独家技艺,唯有这部剧塑造了一群不太可恶的太监。在看到第一集当中从吕芳教导冯宝的“思危,思退,思辨”,顿时感觉这个吕芳不简单!后面的吕芳更是集智慧,威严,仁慈,权力为一身,对上忠心耿耿,对下恩威并施,又体察保护常人之情,宦海沉浮几十载最后善终。他的“儿子们”,杨金水集善与坏于一身,黄锦蠢和直让人可爱,陈洪的奸诈,坏的让人既可恨又可怜,则把太监们的合各个方面作为典型人物独立展现出来。其中每个人物都可以单独写一个传记。尤其是杨金水,从气焰嚣张,作恶帮凶,到装疯卖傻的保护朝廷颜面,保护自己,最后终于逃脱政治漩涡,终获自由。这个人物很值得玩味。最经典莫过于庭审杨金水的精彩片段!!!在装神弄鬼的同时,通过无数的政治暗语完成了君臣交流。杨金水什么都说了却又像什么都没说了,嘉靖放心了,也放过了杨金水。两个老戏骨,王劲松和陈宝国的“飚戏”,对这两个角色刻画的让人过目难忘。

       再说清流,这是个一直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群体,一直以“清廉”、“正直”、“道德模范”等模样示人,动不动就摆出为国为民的样子,却有着“不如让浙江乱起来”心思,为了倒严“现在浙江想借也不能借了”,“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一百万一千万,也是个数字”,一群读着圣人书的打着正义旗号的,太子的师傅、饱腹儒家心的泰州大儒见识居然不如一个女子。最后干的事也不过如此罢了。这部剧彻底撕掉的清流的遮羞布,所谓的清流和严党不过是一丘之貉。其实说的底,所谓的政见之争不过是利益之争、权力之争,最后决定权还是皇帝。是清是浊也不去他们说了算,这才是最直白的。

     还有个中国式商人沈一石,介于官民之间。当然这个商也不过是红顶商人。然而即便是红顶商人,依然逃不过被压榨,被盘剥的命运。“自古都是百姓造反的,没听说商人反了天”,“民变之际变掠之于商”,沈一石在不断的挣扎,在夹缝中生存,最后以玉石俱焚的姿态进行一次谏言。他目睹、记录了所有经手贪腐,以账目形式控诉了专制体制的贪婪!红顶商人的悲剧是注定的。靠权力得到的,最后一定会被权力反噬。无数的沈一石一如后面的高瀚文,让人不得不感到历史循环的悲剧。直到如今,我们依然没有建立起健康的官商关系。

      最后在清一色的男性角色之余,剧中塑造了几个非常典型的女性角色,为这部剧增添一抹亮色。从极有见识和政治远见的李妃,到精通韵律,不卑不亢芸娘到再到典型贤妻海妻,海女,以及敢爱敢恨,勇于抗争的齐大柱之妻。这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却是一等一的奇女子,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切的历史剧都是时代剧,一切的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部作品是小说,不是历史。内容的虚构、架空,人物的夸张背后思想的内核是不变的。年年打老鼠,老鼠除不尽;朝朝杀贪官,贪官朝朝有。这样的历史连续剧是不是似曾相识。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循环,我们依然在探索。但作为现代社会的治国者,有了更多的先进体制可以借鉴,理应有更好的政治安排和解决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品评 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