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支付的发展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五个方面来讨论信用卡支付的发展,一开始是对信用卡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的介绍,接着分析我国现在信用卡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指出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措施,最后分析了信用卡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用卡 发展 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重视信用卡业务,逐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看待,各发卡银行发卡量大幅上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国内的信用卡受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信用卡产业链初步形成。

二、信用卡概念及功能介绍

信用卡(英语:Credit 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账单日(英语:Billing Date)时再进行还款。

信用卡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准贷记卡。而我们所说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信用卡主要功能是结算和消费信贷。但随着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各家银行赋予信用卡越来越多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结算功能

    结算功能是信用卡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即无需支付现金,而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办理转账结算业务。完成商品和服务交易,减少现金的使用。

2.  消费信贷功能

    发卡行允许持卡人在信用额度内的善意透支行为,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为持卡人临时调高额度。其本质是发卡行向持卡人提供的短期消费信贷服务。

3. 购汇功能

   持卡人可在国外使用当地货币购物消费,而回到境内还款时可按当天的汇率自动购汇还款。免除了持卡人短期出境反复汇兑的麻烦。

4. 分期贷款的功能

    目前国内不少银行推出了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使得信用卡同时具有了分期贷款的功能,主要代表有招商银行的“免息分期付款”、交通银行的“账单分期”和光大银行的“POS分期”业务。

三、我国当前信用卡发展主要特征

1.市场需求迅速提升,信用卡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随着我国消费信贷水平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信用类业务也得以快速增长。目前,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潜在需求正在转化为现实,其转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根据成熟市场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信用卡将进入国际公认的信贷消费高速成长期。2006年,中国城市中有数十个已经达到此规模。信用卡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从2002年开始的成长期走入成熟期。高盛公司新近预测,未来的4-6年内,中国信用卡贷款将达到70亿-90亿美元的规模。Visa信用卡组织也有结论认为,2010年中国中等收入的人群有望超过2亿人。

2.体制创新促进产业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继工行在2002年5月17日获准成立独立经营的牡丹卡中心后,12月18日,建设银行也获准成立独立经营的合资信用卡中心,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等也相继成立了独立核算的信用卡中心,这意味着我国信用卡产业步入公司化经营阶段。

随着产业集约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信用卡产业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发卡机构开始考虑没有必要从事所有信用卡业务,逐渐将制卡、寄发卡、对账单打印邮寄、催收等作业环节分离,以外包形式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各种专业化服务机构来运作,以降低经营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3.产品和服务创新成为发卡机构主要竞争手段

随着国内发卡机构的增多,信用卡市场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由于各种信用卡在取现、消费等基本功能方面的使用范围趋同,因此信用卡品种和功能差异成为卖点。当前,各家银行通过市场细分,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和消费习惯,设计个性化卡种,如建行的交通卡、百货联名卡等,涵盖了包括航空、运输、旅游、百货等多种相关行业。除此之外,各家银行在信用卡增值服务的功能开发上也加大了力度,如送保险、及时交易通知、订房、订票、旅游优惠、开卡送礼以及消费积分、抽奖、折扣等活动。

4.信用卡成为消费信贷的重要方式

为了刺激信用卡交易的增长,招商银行等一些商业银行率先推出耐用消费品和一些高值时尚物品的分期付款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持卡人对灵活购买高值物品的信贷需求。

另外,一些商业银行为了鼓励持卡人在需要时使用预借现金功能,灵活下调了现金预借手续费。所有这些都使信用卡作为一种灵活方便的信用贷款,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信用卡贷款将成为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在个人信贷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措施

      信用卡被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接受、认可,并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风险总与便利同在,人们在享受信用卡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信用卡带来的风险,具体包括以下五种风险:

1.  信用风险

首先是恶意透支风险,对发卡银行而言,恶意透支是一种最常见的信用卡风险,其次是持卡人发生变故的风险,有些持卡人在领卡时也许经济状况良好,偿还能力较强,但由于时间的原因或发生其他变故,持卡人也许就无法履行其在信用卡业务中的义务,造成银行的损失。

2. 操作风险

信用卡业务是一项电子化业务,需要业务人员进行种种操作,稍有不慎,即会带来巨大的风险,首先是特约商户操作不当风险,其次银行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的风险。

3.技术风险

我国信用卡业务使用的硬件和系统软件都是进口产品,其核心部分为国外所掌握,一旦出现问题,系统将面临巨大威胁。

4. 法律风险

即诈骗风险,有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他人遗失的信用卡乃至伪造信用卡骗取发卡银行的资金,对于信用卡市场主体各方责、权、利关系的立法尚不明确,因此在信用卡业务中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有些业务规定和操作惯例目前无法可依。

5. 市场竞争风险

信用卡业务凭借其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竞争者,参与信用卡业务的机构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风险。

虽然风险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偶然性,但人们只要事先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则能够降低风险的产生率和减少风险产生后所造成的损失。

 

1. 加快立法进程,打击信用卡犯罪。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在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政府必须加快银行卡立法进程,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确保银行卡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必须密切配合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司法等部门,对银行卡制假、盗用、冒用和利用银行卡敲诈勒索等各种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净化银行卡市场环境。

2.完善技术防范,加强信用卡技术管理

1) 增加硬件投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银行卡犯罪手段日益高明,发卡机构必须跟踪最新技术,提高技防水平,增加技防投入。

2) 加强银行卡监管,规范业务操作。国家已经出台了银行卡业务的一系列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

五、我国信用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信用卡业务规模的扩大,信用卡业务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涉及发卡行、收单行、制卡商、网络服务和系统集成商、特约商户、持卡人甚至政府等部门,在此基础上,各会员机构和各种相关单位如第三方服务机构各司其职,密切分工,形成了发卡行与持卡人、持卡人与特约商户、特约商户与收单行、收单行与发卡行循环不休的银行卡业务生态链条,成为既合作又有序竞争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1.成立独立核算、专业管理的信用卡中心

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的信用卡业务发展经验证明,经营信用卡业务的机构,除了商业银行以外,还包括高度专业化的信用卡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业的企业机构。其中专业信用卡公司,是最重要的经营机构类型,也是独立核算、专业运营的典型形态。

2.信用卡产业经营管理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

借鉴信用卡产业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的发展历史和已经取得的成就,我国信用卡产业经营管理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能有效配置产业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3.监管原则由单一的控制风险向合理控制风险转化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开展,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的管理思维和调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并由此推动监管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在未来的监管活动中,需要协调处理好信用卡业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以及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4.打造强势银联网络,推动银联品牌国际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中国银联的实力有限,很难在市场上与VISA、MASTER等产业巨头抗衡,因此中国银联在加强国内收单网络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快银联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树立银联卡全球化品牌形象,能有效降低VISA、MASTER等国际组织对国际卡的垄断性收费,降低国内发卡行和持卡人的手续费支出。

5.信用卡产业由“求量”向“求质”转变

毋庸置疑,信用卡业务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只有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目前,国内多家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已经突破千万张,在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后,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应该由“求量”向“求质”目标转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用卡支付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