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前提下,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提升格局

现在发现很多的家长都越来越重视教育了,无论怎么样,都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面临未来的竞争力,越来越让人担忧,越来越让人有压力。这种压力感是无形的,也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所以就把注意力放在自家孩子的教育上。


每一种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项长期投资,并且不一定立马就起到良好的效果。从长期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成长方式和他生存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并且和从小接受到的信息也是紧密相连的。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农村的孩子高考结束后,来到城市读大学,这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农村的孩子表现得非常拘谨,显得比较胆怯,觉得很多东西自己以前都没有去尝试过,就会觉得比较好奇,就会觉得比较生分。所以这种自卑感就开始有了,就会表现得很不自然,尤其在公开场合上。


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就会表现的从容,表现的大度,表现的自信。这种东西之前总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思考,就开始有一些眉目了。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从小接触的东西和农村孩子接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我来自农村,在高中毕业之前,基本没怎么离开过老家的县城,甚至大部分的时间都留在小镇上,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小镇青年或者小镇做题家。这时候接触的外界刺激是比较少的,思想层面相对比较单纯,整个人的认知模式也仅限在那个小镇上,也想出去玩一玩,但是考虑到现实因素,基本没有。


所以经过长时间的经历,人和人之间的格局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就会开始有分界线,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会感觉到年龄上都在同步增长,但是认知和眼界的开阔度完全是不一样的。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去一个新地方时,内心是紧张的,内心是焦虑的,因为不知道前方到底有啥,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整个人是比较紧张的,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难免会产生一些手足无措的感受。就会有一种畏手畏脚的感觉。


如果这个地方再次去一趟,会是什么感觉?就会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全局观,就会对这个地方有一种熟悉感,在熟悉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不断增添新的机会和适应度。那么这时候就不会感到紧张,就不会感到恐惧,就不会感到手足无措,相反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从容和淡定,内心也是比较自信的。


所以这时候就能够理解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所在了。在不同环境下,人的塑造性是不一样的,人的圈层也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彼此之间的格局和看问题的方式就会产生变化。这也就是为啥有学区房的存在了。教育的竞争不是此时此刻的竞争,而是长远的竞争,毕竟去了一所好学校,整个人的学习动力和接触的上进学生是不同的。就会无形激发自我内驱力。


所以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需要把自己的眼光和格局放大一点,也许自己的人生体验比那些城市的孩子更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因为城市的孩子很难去体验到农村孩子的那种生活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做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前提下,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提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