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只为悦心

平常,人一提到读书,就会想到小孩子们的学习,大人一般都会如此劝其子女:“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好有出息!”之类的,而我等已过求学的年纪,现在欣赏书,故而不能用读呢,我觉得用看比较妥当些。

我喜欢看书,但也不是什么书都看了,我现在只对一类书感兴趣,那就是“源头书”,所谓“源头书”,就是能引发后来者思考的书,简单说就是费脑的书,这是我个人的解释,比如《论语》、哲学之类的,最近在看的就有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和《权力的意志》等。不过,我也看杂志,就是《特别关注》,它能让我获取人世间的烟火气,我还订了一份报纸,就是文萃,它可以让我接接地气。

我看书不为“黄金屋”,更没见到自己“颜如玉”,纯粹是自己喜欢。不看小说,是因为要么太深刻,比如《百年孤独》,要么太浅薄,看后自我感觉没有什么收获,而看“源头书”这两样都不存在,但也要有讲究:首先得让自己周边的环境安静下来,最好是独处,其次是心要静,我试过心若不静,无法翻页;最后,是要有看的欲望,这样才能深入到书里去,当然,不是指钻到书里去,而是指能进入到作者的思想中,犹如当面聆听。

我看书时,喜欢手拿一只笔,看到精彩之处,必在文字下划上横线,如有更为出彩和击中我灵魂的部分,我定要用笔记在自己的本上了,这样有两样好处,一是下次再看时,可节约一部分时间,二是在自己有闲暇时,也不必非得再找此书来看。

看“源头书”让我费脑,但我很享受。如看《孟子》,我是先看原文,可因都是文言文,有许多不明白之处,可有注释,借助注释,能看懂五成字面的意思,再看译文,能理解作者的大半意思了,再加以自己的思考,感觉收获良多;又如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让我更好地去了解尼采等哲学家,罗素的观点要经过自己的思辨才能加以吸收。

看书,已不是为名,也不为利,只为求得内心的平静,只为安慰自己的心,更是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充盈,不再起伏不定,从而淡定、从容,就如来,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认定自己会成为作家吧,更多的是只是有自己想写的,所以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书,只为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