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东西方交流中最“火热”的篇章

面对鸦片战争开头的近代战役,普遍认为西方的船坚炮利,成为叩开古老帝国的利器。然而这个利器的核心要素:火药,却是这个古老帝国的发明专利。

这成为普遍的一个困惑:为什么专利人会被模仿者所击败?

其实这个疑问不是很准确,因为东西方都是彼此的模仿者,而这种模仿的岁月,从火药配方定型的公元90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1900年,无烟火药代替传统火药,这个过程足足有一千年。

那么火药从最初的炼丹的丹药如何成为日后威力巨大的枪炮的呢?

美国汉学家欧阳泰的著作《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场东西方交流“火热”的篇章。

封面

这本书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归属于“见识城邦”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出版的是社科人文类书籍,类似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

作者师从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本书直接从火器的演化,来探究中西方近代发展出现大分流的原因。

1

本书的重点概括来讲,就是火药引起的东西方军事革新,是需要依靠“战国式互动”模式的交流与借鉴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成为黑火药时代军事革新的最终赢家,并分析这一历史结局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是战争促进军事革新。

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该书最大特点是文笔优美,作者笔力运用自如,用生动的方式展现论点论据,让人手不释卷。

作者为这场东西方交流设计了一条时间轴,这个时间轴描述的是东西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和变化。

火药交流时间线

14世纪之前,中国是火器使用的主要地区,两宋和西夏、辽、金、蒙古的战争中,都可以看到各种火药武器的身影。

在不断地“火热”交流中,火药武器得到革新,而集大成的,是被作者称为“第一火药帝国”的明朝。

14世纪之后,西欧开始出现火药武器,而这种出现,被作者认为是技术引进,火药武器从中国传到欧洲后,开始了结合欧洲战争形势的革新,制造出了巨炮,还分析巨炮在英法百年战争,以及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中的作用。

同时还介绍,在15世纪到16世纪初,欧洲火药武器稍微领先中国的原因,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小分流”的原因。

紧接着16世纪初,葡萄牙对中国南部港口的扩张,使得东西方的火药武器有了第二次的“火热”交流。

这次交流,持续了2个多世纪,此后中国进入“大分流”时期。

2

作者全书的主张非常明确,认为战争武器装备的升级,其原因就是因为有持续不断的战争威胁,如果周遭环境变得平和,武器装备的改良或者革新就会放缓甚至停滞。

全书不仅论证这个“以战养战”的观点,还对关于中国大分流后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比如士大夫并不抵制西方火器技术,而是积极学习改造,力求从模仿中超越,这个路子今天也同样适用。

再比如西欧能够成为最后赢家,并不是西欧做了什么截然不同的创举,恰恰是西欧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国家,逐步走向中央集权制国家,完成了,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完成的变化。

这些不同角度的看法,为理解这段东西方“大分流”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值得细细品读。

全书按照时间轴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火药和火药武器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介绍欧洲引进火药武器后自我的改良和革新;第三部分介绍东西方互相竞争,争夺火药武器小能手的历程;第四部分介绍“大分流”形成的原因。

3

普通读者最关心的一定是作者对“大分流”的解读。

作者分别对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做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大分流”之所以形成,而不是像之前“小分流”时期能够迅速赶上欧洲,是因为科技鸿沟的产生。

因为鸦片战争时期的火药武器,结合了新弹道学和数学原理。这对于没有实验文化和传统的清朝来说,是难以逾越的。

此外,缺少技术制图和机床是模仿火药武器的最大障碍。

没有科学传统,又缺少“制器之器”,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赶超欧洲火药武器技术的壁垒。

也许这本书的观点不能让你信服,但作者提出的分析角度和设问,一定会引发读者的深思,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魅力。

一场“火热”的交流,正在等你加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火药:东西方交流中最“火热”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