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过渡到宋词:古诗词也能像河水一样流动
0引言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源远流长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让五十六个民族同胞引以为傲举世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if !vml]
[endif]
从距今五六千前半坡人居住的由树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茎叶再加泥土混合架构而成的半地穴式房屋,到今天都市里人们居住的这些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与被保护起来的作为旅游景点的故宫,长城,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创造精神。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创新的传统。
[if !vml]
[endif]
在这悠悠千载中,在我们的祖辈先贤用他们的辛勤的努力和风暴浪潮般的思绪创造出了数之不尽的文化形式,像是中华文化这座高山上游中静静流淌的母亲河,滋养着我们,生生不息。
这些为世人所喜爱的文化形式也因为创造而流动了起来,
有人关心我国古代的唐诗宋词能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吗?答案是:“是的。”
那么它们是怎么流动起来的呢?
那么就要谈到创新,创造活动作为人和“动植物”区分的标志之一,而谈到创造就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活动不是孤立 的 ,它有着坚实的生理基 础 , 并受到人们的知识经验 、 内部心理驱力和人格特征 的影响 , 这三 者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外延 。 在需要 、 情感和兴趣等动机 的趋使下, 在独立意识和意志 的支配下 , 人的创造性思维才可能产生 , 其创造性活动才可能实现,在这些创造性活动中所付诸实践所产生的的物品,我们称之为创造物,创造物不仅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反应了当时一个时代里当时人们的审美上的意识、审美的潮流和他们的社会理想。
很多人认为文学载体是一个收纳空间,一个高高在上的殿堂,彼此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水火不容的,供奉了菩萨就没有了佛祖的位置,塞满了衣服裤子就容不下锅碗瓢盆这些另类品种,所谓的新的文学出现了,过去的文学消失掉了,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到了宋代,诗仍是存在的,不过多了词,只可以说,它支派加多了。
如果把文学当成一座无数颗细小的沙石累积而成的层层叠叠的山峦,那么以文学载体而论,诗是文学中的大山头,词是文学的小山头:后来又由词分化出了曲来,曲又是词的小山头,到了近代又出现了白话文诗,不能将古诗切断,他们是连贯相承的一种关系,藕断丝连。
[if !vml]
[endif]
唐诗为什么分化出宋词?这两种文学体裁不同,它们用处不同,对象不同,描写叙述的题材不同,那是因为有些需要记叙的事情和表达的情感诗歌无法完成,那么创作者们就需要创造性的让词来完成他的功能表达。
01从创新精神看唐诗宋词体裁的过渡
我们看唐诗的体裁的发展,唐诗在魏晋南北朝古诗词那吸收了养分,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面文学理论家在书斋里穷经皓首,这一时期他们也试图把文学作为学术范式的分支中挣脱出来,从而往文学载体的方向上努力,这是一次惊人的越狱这个时候。大圣人孔子编纂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这次越狱提供了指引,而诗坛上的狱卒们在这次唐诗的越狱中束手无策。无独有偶创作者这一边,在唐朝诗坛上陈子昂被人们盛誉为初唐四杰之一,他是唐诗改革路上的引路人,在他的作品《修竹篇序》里提出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修竹篇序》被收录进《全唐诗》,后世学者钱钟书,杨绛为了保存这份珍贵的史料,亲笔抄录了它,《全唐诗》在出榜商人那里也获得了欢迎,甚至一版再版畅销了许多年。
继初唐四杰之后,陈子昂以更坚定不移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旗帜鲜明的的创新革新精神态度。具体来说他是如何做的呢?这个时期我们的大诗人陈子昂满怀激情地写了
[if !vml]
[endif]
兴致勃发的陈子昂没有在这首唐诗里面去写幽州这个地方的景色优美与否,空气洗不清新,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佳人相伴,只是写出了陈子昂登上高台的一阵莫可名状的感慨,而这阵感慨却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好像巨兽的一阵嘶吼,我们今天犹言在耳。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他这首诗歌风格明朗又不乏刚健,,语言简练刚健在诗歌中抒发一己之力欲举起千斤重鼎的有力不逮到的悲凉心情,语言简练而又刚健,是唐朝诗歌中有着魏晋风骨的的先驱作品,透过这首勇者无惧具有开拓精神的诗歌也可以说凭借他的一己之力举起了千斤重鼎,他把唐代诗歌在齐朝梁朝两个朝代那种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的形式主义风格诗歌带向了新领地,诗坛项羽不过如此。对比前朝的轻佻又纤弱,唐诗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越了来越多的文人参与了进来,由此唐诗风行数千载,陈子昂凭借着创新精神对诗歌风格的开拓的版图壮大有着巨大的功劳。
•
在我们的唐朝诗歌发展历史上,大诗人陈子昂顶着同代人巨大的压力完成了这篇短文。它似一篇宣言,一道旗帜,一颗火苗冉冉升起的新星,标志着唐朝诗风的革新和转变。与此同时在当时众多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的辛劳下,诗歌的创作开始出现新的可能性。可以说没有陈子昂们为唐诗的繁荣并包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由此可见唐诗的繁荣和开放的格局的打开,离不开创新。
这里这么多热衷改造前朝诗歌界的腐朽,推出新品种的的创新者们,如此之多在众人忍受着诗歌体裁的寒冬至暗时刻为街头巷尾读者报柴火取暖的革新者,在享受他们慷慨赴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报以感恩之心,而最好的做法无疑是并使这种不畏艰辛的创新精神传承下去。
唐诗体裁告一段落,说完唐诗题材我们再看宋词体裁的发展,宋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最初只是在民间流行。词的产生除了诗歌的孕育及社会各界的精神生活要求外,其最主要是因为燕乐的传入。这种被胡乐化的抒情音乐声音性质多繁变,而律绝的字句极整齐,二者不相匹配,于是乐工便奏以“散声”使整齐句变成参差的。
但这对于诗篇和音乐的组龋仍不能彻底除去,于是富于创造性的民间诗人便进一步在整齐的五、七言形式之外,依照声音繁变的乐调创作句法参差的新歌词,这种新歌词的创作便是词的诞生。
由此可见宋词体裁的发展依然是离不开创新的,民间诗人根据诗篇的组成在句法在的改进为宋词体裁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举动所取得的光耀近百世的成果得益于他们在前人那里吸取的不畏艰难的创新精神。
而唐诗宋词的这些体裁是需要足量的题材才能有所发挥的,这里我们所说一下题材,
创作者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大白话讲叫谈资,话题。
02以题材创新看唐诗宋词的过渡
以题材而论,据有关学者研究出唐诗的题材大都集中在 边塞 、山水、咏物、游仙,送别这些方面, 举例来说,这个时期被人称为“诗狂”的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贺知章奉诏告老还乡,百官为他送行。他坐船回家,此时正是二月时节的春天。感受着微风佛面贺知章好不快活,他的羽翼太过光芒万丈,回到家乡像是离开了鸟笼的鸟儿,毋宁说是大鹏展翅,即兴写下这首诗。
[if !vml]
[endif]
举个例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而宋词的题材大多集中在感伤春天悲哀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
[if !vml]
[endif]
举个例子,家喻户晓的李清照
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李清照46岁,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金兵在浙东、浙西,入侵大宋江山。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悲愤,失去挚爱的悲哀,,苦楚郁结在心口的李清照,写下了这首
《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从贺知章咏柳的喜悦到李清照忧愁,他们分属于两个朝代的文人,却创造出如此迥异风格的作品,如若不唐朝诗人到了唐朝仍然是抱着楚辞汉赋不把眼光投向诗歌一域,怎会出现如此多的唐诗,否则我们今天的人只能看到唐辞,而不见唐诗,而唐诗在今天已经作为一门显学,受到的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楚辞,笔者发现在最新的中小学生语文教材里面,唐诗的数量是超过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的。除了他们内生的秉性外,很难说这不是创新精神引领下触发了唐诗到宋词从一种题材到另一种题材的流动,而这种流动正好赋予诗人们抒发情感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03再谈创作审美上唐诗到宋词的因创新而流动
中国唐代佛教非常流行,有很多诗人把习禅参禅当成兴趣,特别是在体会到禅境的美妙和禅理的乐趣时,往往会用到诗中,这样他们不但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而且也提高了诗歌的意境,艺术水准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创作出来的作品更是五花八门。唐代诗人王维在创作方式上开始借鉴佛学,并且写《过福禅师兰若》《谒璇上人并序》等。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格,他的诗文许多都是山水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呈现给我们的意境往往幽绝。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if !vml]
[endif]
苏轼也曾称赞王维的诗作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同于以往其他诗人的歌功颂德或者是谈情说爱,在感情和国家爱兴亡中汲取灵感创作诗篇,王维修禅作诗的例子佐证了,诗人也可以通过创新出新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诗作。
再看宋词,宋代词人范仲淹写过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他这首词表达对和朋友欢聚离散的惋惜,良辰美景短暂的哀婉,这种题材的选择和事件的叙述扩大了宋词这种体裁的的抒情功能,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创新性的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
04结语
唐诗到宋词的过渡上,无疑都是创新精神引领下的的产物,也可以看出到今天我们拥有如此多的谈资,数不清的话题,这都归功于创新,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
而祖辈先贤用他们的辛勤的努力和风暴浪潮般的思绪创造出了数之不尽的文化形式,像是中华文化这座高山上游中静静流淌的母亲河,滋养着我们,生生不息,我们也要让“母亲”永葆青春。
[if !vml]
[endif]
注:
参考古籍
《全唐诗》《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并序》
《唐诗纪事》
《宋史》
《东京梦华录》
参考资料
《浅论宋词与音乐的关系》 任姗 西安思源学院 (论述宋词的发展)
百度百科(文中大多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史》钱穆(论述唐诗宋词的关系)
[if !vml]
[endif] [if !vml]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