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长期与电子设备做伴,无论是学习任务还是游戏娱乐,几近不眠不休的状态下,我终于病倒了。
一起床就眩晕恶心头痛的症状让我看起来就像年近八旬还生了病的可怜老者,奄奄一息,在屋子里走一个来回就晕得眼睛都睁不开,哪里像一个少年该有的模样?
曾几何时我有过这样的情况啊?还不是仗着自己年轻,胡作非为,不把身体当一回事。
有时半夜偶然清醒,还会摸出手机来写下个几千字的灵感,然后看着微微的晨光,心满意足的入睡。
很多人都说,年轻是资本,是啊,年轻是好,但的的确确不是肆意妄为的资本,也不该是挥霍的源泉。
还记得以前去上早课,在路上偶尔一两次能看到三三两两并排前行的身影,再看看他们的面容,憔悴不已,疲惫不堪,那木纳的神情也许连他们自己都云里雾里吧。
再多走一段路,走到校园里再看看,阳光也散落下来了,骑车的骑车,赶路的赶路,无一不精神饱满,活力十足。
前者是通宵过后从校外网吧出来的样子,后者则是正常饮食,规律睡眠后的状态,天壤之别。
有时候人,真的不能仗着年轻或者还未年老,就把自己活成孱弱的模样,身体才是本钱,才是拥有美好生活的资本。
手机,电脑,网络,这些东西可以说自己让我们很难割舍下了,可是它们的辐射是真实存在的。
我从前都不想去想象,也不敢去想象如果自己能看到辐射,当看到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时,是何感想。
这次生病,自己才发现,一看到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的那种恶心感是挥之不去的,但若是我静静躺着看看书,便不会有此症状。
因为有了手机,有了电脑,我们很少动笔描绘下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通过打字上传种种思想,通过这些仪器去获取外界信息,我不得不承认,它们的确替我们省去很多翻动书页,翻看报纸的时间。
可是自这次生病以后,我才发现,静静的看会书,比在手机上快速浏览各种书籍,各种文章,要快乐得多,舒服得多。
单纯的那种心灵上饱满愉悦的感觉和身体较好的舒适度,即便时光匆忙,岁月如梭,也想要继续翻动下一页,品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韵味。
林语堂说,只有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自己的嗅觉,听觉才能真正发挥无限作用,能听到各式各样的声音,还能瞬间闻到一大早的早餐香,使之达到一个纯粹的境界。当然,这些并不是他的原话,但他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生活的享受那一篇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上所有的重要发明,无论科学的或哲学的,其中十有九桩都是在科学家或哲学家,在清晨二点到五点之间,蜷卧于床上时所忽然得到的。
每天拥有舒适的睡眠是他赞同的,他认为,只有在头脑自由时,才有做真正的思想的可能。
我想,也只有你比较过后,才会发现,的确如他所言。昏昏沉沉的状态和宁静安逸的状态下,脑袋里的东西能升华出来的产物总是不一样的,连同反应速度也会有所差距。
生病了,才会明白健康的重要,才会愿意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回归书籍,安于睡眠。
这样想想,我也就是该病上一病,好好反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的走下去,总比迷迷糊糊的走到生命尽头再来忏悔要好。
若你现在还没生病,不是说明你身体有多好,那是说明身体还没到透支的程度。
不要作,好好睡觉,有空多看看实体书,出去走动走动,真的比天天抱着手机电脑好。即便从电子设备中,你得到很多,但失去了的,却也是不可估量的……
孰轻孰重,还是要每个人自己去选择。只是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多放一放手机,也没什么不好。
祝福各位身体健康,请一定保重身体。
(申明:前两个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后一张为本人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