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创造病》:有你吗?被“狄德罗效应”绑架的消费大军

老舍《创造病》|致被“狄德罗效应”控制,透支未来的人们

杨家夫妇的心中长了个小疙瘩,结婚以后,心中往往长小疙瘩,像水仙包似的,非经过相当的时期不会抽叶开花。他们的小家庭里,处处是这样的花儿,桌,椅,小巧的玩意儿,几乎没有不是先长疙瘩而后开成了花的。

老舍这位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1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汇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通过日常平凡场景反映人物心理,在轻快诙谐之中展现生活的完整丰满。

老舍在短篇小说《创造病》里,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对小夫妻在结婚初期虽然收入有限,却抑制不住购物欲望,不断透支的故事。

虽然时代不同,环境相异,但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人们的心理在任何时代都有相通之处。

1.人类的天性就是——拥有!越多越好,永无止境

小说的主人公小杨夫妇是对新婚不久的小夫妻。老舍先生诙谐地把夫妇俩想购物的欲望比作小疙瘩,又赋予小疙瘩一个美好的意象——水仙花苞。随着欲望的想而不得,这些欲望的小疙瘩让人越来越难以忍受:

在长疙瘩的时期,他们的小家庭像晴美人间的唯一的小黑点,只有这里没有阳光。他们的谈话失去了音乐,他们的笑没有热力,他们的拥抱像两件衣服堆在一起。他们几乎想到离婚也不完全是坏事。

人性从来如此,对某种物品有了想拥有的欲望时,一方面会想出种种理由来给欲望做解释,另一方面又会幻想着一旦拥有它时的种种美好,于是便觉得这欲望越来越合理和迫切了。

过了几天,小疙瘩发了芽。这个小芽往往是突然而来,使小家庭里雷雨交加。那是,芽儿既已长出,花是非开不可了。花带来阳光与春风,小家庭又移回到晴美的人间来;那个小疙瘩,凭良心说,并不是个坏包。它使他们的生活不至于太平凡了,使他们自信有创造的力量,使他们忘记了黑暗而喜爱他们自己所开的花。

马上入冬了,小杨先生想做件新大衣,虽然他已有了件旧大衣。然而他给了自己非常充分的理由:

生命是旧衣裳架子么?他必须做件新的大衣。他已经计划好用什么材料,裁什么样式,要什么颜色。另外,他还想到穿上大衣时的光荣,俊美,自己在这件大衣之下,像一朵高贵的花。冬日生活中的音乐,拿这件大衣作为主音。没有它,生命是一片荒凉;风,寒与颤抖。

既然这欲望如此合理又迫切,他便可以忽视订婚与结婚时欠下的债务,先专心创造美好的生命了。但他不能自作主张,一定要和太太先商量好。

巧得很,小杨太太心中也结了个小疙瘩:她想买个冬季用的黑皮包,虽然也有黄色和白色的两个,但那两个毕竟不适合冬天用。她的理由同样充分:

他们还都年少,不应当把青春随便的抛弃。假若处处俭省,等年老的时候享受,年老了还会享受吗?……老年再说老年的吧,谁能不开花便为果子思虑呢。

就这样,两个人都被欲望煎熬着。虽然他们都偷偷的算过账,每月的收入和支出中间连个小缝儿都没有。然而,

他们不能屈服,生命的价值是在创造。

最终,他们鼓起勇气,一不做,二不休,借了笔钱把两样东西都买了回来。

大衣与皮包的快乐充满了世界,他们暂时把还债抛在了脑后。

没过多久,大衣与皮包的欣喜渐渐衰减,他们发现冬天还有问题。

原先梦也梦不到冬天的晚上是这么可怕,冷风把户外一切的游戏都禁止住,虽然有大衣与皮包也无用武之处。这个冬天,照这样下去,是会杀人的。多么长的,晚上呢,不能出去看电影,不能去吃咖啡,不能去散步。坐在一块儿说什么呢?干什么呢?接吻也有讨厌了的时候,假如老接吻!

于是,又一个小疙瘩长了出来:得买个留声机。

虽然留声机更贵,而他们俩的收入却有限。但是,他们的理由更充分。

生命只是经验,好坏的结果都是死。经验与追求是真的,是一切。想到这个,他们几乎愿意把身份降得极低,假如这样能满足目前的需要与理想。

于是,他们按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来了留声机。寒风雪地之中于是开了朵花!他们俩的快乐是无穷的。

他们听着,看着,抚摸着,从各项感官中传进来欣悦,使他们更天真了,像一对八九岁的小儿女。

然而一个星期后,问题又来了。原有的三张唱片早已听熟,已经背下来,再买新唱片又需要花钱。买新片已经不敢想,下半个月能否有钱吃饭都成了问题。

看着那个机器,他们有说不出的后悔。

就这样,小杨夫妇在欲望的反复驱使下,不停购物,把未来的收入早早透支了出去。

人性就是如此,不断占有是亘古不变的欲望。然而,不能掌控欲望,却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未免太令人尴尬。

小杨夫妇的这种心理在那个时代或许不多见,在当下社会却比比皆是。

2.留心!狄德罗效应正在悄悄绑架你

先来科普下什么是狄德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优良、做工考究、款式别致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走在房间里,却觉得家具的风格不对、地毯的阵脚粗糙、窗帘的花色过旧。于是为了能与睡袍配套,迪德罗把房间的旧东西全部更新,终于赶上了睡袍的档次。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狄德罗效应”也叫做“配套效应”,就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需不断配置与其适应的物品,以最终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的现象。

文中的小杨夫妻俩,正是不断被狄德罗效应绑架,陷入了透支未来的尴尬境地。

当下的中国,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被狄德罗效应俘虏而不自知。

当今世界,物质极大丰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各种广告和促销无限刺激着人们消费的欲望,方便快捷的借贷平台主动热情地送上服务——微信支付、花呗、借呗、信用卡,只消手指一动,钱就轻轻松松花了出去:买了衣服需要有合适的裤子配,买了裤子发现鞋子又不顺眼,全身焕然一新后觉得发型又该变变了……

买,买,买,花,花,花……

我们何尝没成为狄德罗效应的俘虏呢?!

值得注意的是,狄德罗效应并非只带来坏结果,只要巧妙地善加利用,它也能成为你触底反弹的跳板。

3.狄德罗效应的正向应用

这个小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一个卖花女孩在卖完大部分花后,发现手里还剩下一朵玫瑰。这时,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就把最后一朵玫瑰花送给了乞丐。乞丐收到小姑娘的花后非常开心,他拿着花回到家里,找了一个瓶子灌满水,把花放进瓶子摆放在窗台上。

正当他想好好欣赏一下鲜花时,却发现虽然花很美,瓶子和窗台都脏兮兮的,看上去非常不协调。

于是他把装花的瓶子清洗干净,把窗台也擦干净。再慢慢欣赏,仍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原来是整个房间又脏又乱。

接着,他把从来没打扫过的屋子彻底清理干净,这下终于顺眼了。他来到镜子前,发现镜子里映出一个油头垢面、衣衫不整的人,真是特别不顺眼!

于是洗了多年以来第1次澡。洗完澡后,他看着镜中的自己,本来很帅气嘛,怎么就当了乞丐呢?!

他下定决心重新开始,于是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努力拼搏,两年以后终于事业有成。

这个很暖心的励志小故事正是狄德罗效应的正向应用。任何人的改变都不会一蹴而就,都是先从一个小细节开始。只要不断给自己正向的激励并付诸行动,乞丐同样可以逆袭成富豪。

结语

其实,任何心理学法则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揭示了人类在不同情境下的一些共性。只要更多地掌握人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把控自己。

希望我们在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后,扬长避短,为生活增加正向助力。

从老舍先生这篇洞悉人性的小文中,您感悟到了什么呢?欢迎留言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舍《创造病》:有你吗?被“狄德罗效应”绑架的消费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