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思考过程中的玄学

19/20

我是个写代码的,我的平常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总有不得其解的地方,思考的过程中总感觉不透。今天正好写写这种差一点的感觉。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灵光乍现的时刻,这种感觉十分美好,但今天想写的是那种就快想到了,但就是哪里隔着的感觉。

问题描述

借用神雕侠侣中的一段描述

杨过不答,摇手叫她不要说话,全神贯注的凝想,但脑海中只觉有个模糊的影子摇来晃去,隐隐约约的始终瞧不清楚,似乎要追忆一件往事,又像是突然新发见了甚么,恨不得从脑中伸出一只手来,将那影子抓住,放在眼前,细细的瞧个明白。

他想了一会,不得要领,却又舍不得不想,不住抓头,甚是苦恼,道:“龙儿,我想到了一件极要紧的事儿,却不知是甚么。你知道么?”一人思路混杂,有如乱丝,自己理不清头绪,却去询问旁人,此事本来不合情理,但他二人长期共处,心意相通,对方的心思平时常可猜到十之八九。

这段描写正好说出了那种感觉,顺便补一句,真的佩服老爷子的描写能力。

怎么回事?

这种影子,大多是我们脑子转的太快,还没来的我们有详细的捕捉思考,就已经消失。消失可能因为外界的打扰,可能因为大脑很疲惫,又或者我们有了新的灵感。

但是意识到自己有个想法,回想又什么都想不起来,心里空空的,甚至还会绞痛。

问题解决

我平常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是两种处理

自我提问引导思考

尽最大的努力抓住一个线索,抓住一个线头,逐步的推自己到底在想的什么

什么意思?——向自己提问。 我在想啥?  与什么相关?  我在想的是解决方法还是回忆一些东西?  通过提问自己不断找线索,把握越多的相关信息,就越有可能激发自己的记忆按钮。

我在想要写这个方法的时候,就遇到了灵感溜走的情况,首先确定我在思考抓住灵感方面的东西 -> 这是操作层面的内容 -> 我最近在那些地方获得过相似的认知 -> 李善友教授的课程,《习惯的力量》 -> 分别讲了哪些与思考有关的东西 -> 确定来自于《习惯的力量》中关于“记录行为发生的条件”的内容 -> 剩下的也就只有整理了

小龙女微笑道:“你刚才在说你义父欧阳锋,说他能逆行经脉,这和我伤势有甚么关系?我又不是他打伤的……”杨过突然跃起,高声大叫:“是了!”

我们不会每次都有人提醒,而这种方法就是希望我们可以自己提醒自己,自己引导自己。

多记录

增加可用的提醒,记录越多,就越容易总结出自己的思维模型。

什么意思?——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别人一句话点醒,这是因为这与你的一些思维模型发生了作用,这个时候你拥有越多的思维模型,你就越容易抓住外界的提醒。

其实这一点才是更有效的方法,也是更容易操作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写思考过程中的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