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庵堂

      回老家走进半山庵,庵堂正在修建中。沿着石阶往上爬,赫然看到橘红色的几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恍然间,天地渺邈,佛祖心中过。

      修复中的佛殿森然古朴,夹峙于半山之间,像是在静谧的山谷中突兀而立。庵堂里仍有男女在祈福。他说,一望见这半山腰中的庵堂,风水与信仰,在烟雨江南小镇的云雾缭绕中飘忽而来。

      “苔痕上阶绿”。挨山而砌的石墙上,爬满苍郁的藤蔓。山间的风徐徐吹过,佛殿两旁耸立云端的古樟,发出“簌簌”的声响。繁枝密叶间,清香的气息,亘古的残梦扑面而来。

      想起年少时,我们常常穿越而过佛殿下的洞溪,里面漆黑如夜幕,山泉清冷如冰雪。在梦境中,我无数次与之相遇,那山,那庵堂,那洞溪。执念年少时无邪之时光。


      庵堂前面是洞溪出口处。佛祖之地,一潭碧水,清澈如玉。记得那时的我,跟随母亲,时来浣衣。捣衣之中,欢声笑语,犹在耳畔。

      山脚下的古村有着七百多年的历史。据村里的《旗山冯氏宗谱》记载,冯氏之祖冯抚,曾任职南宋河南彰德府尹,于元武宗四年(1311)领兵驻于宁海,“见此地有渔盐之利,自临海涌泉迁于此”,自此在这里结庐定居。

      如今的古村安然恬静,炊烟袅袅,似与人世隔绝。村前兀自流淌的河流,白练般地延向大海,隔开广袤无垠的那片旷野。远远望去,称砣似的珠山矗立在苍茫的天地间,神灵般地存在。天地万物,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悠悠岁月里,飘荡的日子,漂泊的身影,恒久的记忆,越过时空而来。这梦,沉沉浮浮,一晃已是半生。

      殿前遇见穿黄袍的中年道士,本是村里人,历经红尘风雨,如今孤自修道于此。一身谈吐,判若两人。果然,在这森殿中,与佛祖日夜相伴,心静,修炼,气度定然不凡。

      想起多年前,这里也曾有过一老道士,身边还有个红粉知己相伴。这道士熟读诗书,满腹经纶,曾为来此庇佑的男男女女解答过无数俗世纷扰。童年,少年,至如今中年,我一直迷惑不解:庙堂中的道士也能有女人?是尘根未了,还是前世姻缘?亏得没有子女后代,若有,岂不更让我迷惑?只是如今,他与她早已作古山间的松林深处……


      碧水东流,青山依旧。坐石阶上,听身后梵音缭绕。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山,那水,那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