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能力非常重要,但大多数人不具备?

元気能力(一)

用肉体操纵精神的能力

大多数人做事的逻辑是:先设一个目标,然后想想我有什么资源,然后该按照什么计划来搞,再加上一点自我监督,最终按结果给自己一点奖励和惩罚。

比如读书,我们今年的目标是50本,那么我们可以列出一个书单,和一个计划表,把一个月、一周、一天的哪些时间分配给读书,接着,一本本攻克!

比如减肥,我们可以定下一个减肥的最小目标,10公斤,然后办一张健身卡,每天控制饮食,然后记录自己的体重变化,设定每周的最小运动次数等等……

最后的结果是啥呢?很简单——大多数人都没能坚持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办法,本质上都是“用意愿操控身体”,注定是要失败的。

你必须要学会,用肉体操控精神

比如读书,不管你多不愿意,有什么借口,你都可以选择让你的身体先坐下来,拿出书,翻开,然后开始读,读了一两分钟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竟然自己慢慢就读下去了!

宋朝的大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首先要有仪式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比如坚持健身锻炼,刮风下雨、公司加班、肚子不舒服……一大堆奇怪的理由会“阻挡”你锻炼,怎么办呢?很简单,强制自己的身体去锻炼的地方,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站在器材上,然后开始练,然后,你也会惊奇地发现——卧槽,其实锻炼起来很easy的嘛!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里面其实是一个生物学与心理学原理,就是人的身体和精神之间,往往存在很深入的“互相牵引”,而我们自己却很难意识到。

在我们潜在的观念里,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独立的、精神和肉体是二元的、肉体是惰性的需要精神来拉动……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根本带不动啊!

其实——精神是有着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的

你把你的身体,放到一个场景中,你的精神怎么办呢?嘿嘿,它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个场景,并且顺势地“继续下去”,甚至还会将做这件事的“痛苦”化为“快乐”

也有朋友说,你这个说法有问题啊!你“强制”自己坐到书桌前、“强制”自己到健身设备上,不也是先用“精神”操纵“肉体”嘛?

这话是有道理,如果真要解释,可能得绕到哲学上去。

但是你可以简单地这么来理解:做任何事,在最开始,必然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脑中——你可以把这个念头当成一个“火苗”,然后呢,你应该迅速把行动交给你的肉体,把它牵引过去,从而让这把火烧起来!

我们不妨想一想,为什么读书、减肥这样的好事做不起来?为什么我们有着各种拖延症?其实就是做事的观念刚刚作为“火苗”点燃的时候,就被精神的各种“假想”——“啊这个事儿好难啊”、“再等等吧我一会儿就去”、“做这个事儿真的一点乐趣都没有”——给浇灭了!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代表作——《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里面就提到,人们对于未来的各种判断,往往存在着歪曲,比如,对于本来很简单的事儿,总是习惯于高估了其难度,低估了自己的忍耐度



元気能力(二)


训练感官的能力

问你几个很奇怪的问题。

你有没有刻意训练过自己耳朵,让它能够听得更细、更清?

你有没有训练过自己的舌头,让它能分别出食物的用料、味道的层次?

你有没有训练过自己的眼睛,让它可以对画面、场景的颜色进行区分,对排列的结构进行拆分组合?

我想大部分人都没有。

你可能也觉得,这有啥用啊?好像一点用都没有哇!

当然不是。如果你长期坚持一下,训练下某种感官,你会发现,那些好像八杆子打不着的——专注力、分析力,竟然自动就提升了!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大脑,总是倾向于以一个“整体的意向”来感觉、评价事物,包括听、吃、看。

而因为事物是整体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定在给它“下整体评论”上,比如“好-坏”、“高-低”、“善-恶”、“远-近”、“美-丑”……

长此以往,我们自然就很难抛开这些“整体观感”,而深入到事物的细节、构造里面去。

比如说,一道菜很好吃,一个“美味”就能概括吗?它究竟唤起了怎样的口感、怎样的味觉层次,是什么味道的组合才变得好吃的呢?

比如说,一个人很好看,究竟是怎么个好看法呢?是眼睛的形状,还是脸部的对称,或者是五官的距离与排列造成的呢?

比如说,一篇文章写得好,究竟是怎么个“好”呢?它的开头是怎么引出来的?它的论证是怎么推进的?它举了什么例子?它的切入点是什么?

还比如说,一个游戏好玩儿,究竟为什么好玩儿呢?它的哪些元素是核心的?哪些元素特别给人成就感与满足感?我在游戏里面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通过组合起来唤起我的各种舒服的感受的?

在还是猿猴的时代,感官最重要最基础的能力,当然是分辨“可以吃的”(好的东西),和“有危险的”(坏的东西),这是本性。

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又重新变成了“猿猴”,被“整体观感”推着走——特别是流水线式的、无尽的内容,让我们指头轻轻一划,在短短的一两秒之内,就决定是否要点开。

还有就是很多使人沉迷的游戏,明明就是一堆很简单的、使人成瘾的视听元素组合,但是,整体上却显得非常吸引人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呢?

其实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分解

亚里士多德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范畴篇》,从最基础的层面讨论事物该怎么分类。在文中,他提出了十大范畴,包括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场所、时间、姿势、状态、动作、承受。

我们感官所感受的,也是具体的事物,这个事物自然也有自己的范畴。

最简单的,是大小、远近、状态、数量;稍微复杂点的,则是它呈现出来的模式;最复杂的,你可以站在生产者的视角,来思考这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

简单的观察,可以直接依靠感官,也不用任何参考,就像此刻远处传来的声响,你静静聆听它的细节,并猜测是什么发出来,这就已经是“分解”的开始了。

复杂的分析,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看几篇和这个事物相关的文章、听听相关人士对这个东西的分析。

人,其实是很奇妙的。

一旦你知道很多与事物相关的信息,比如狗狗的几种姿势背后的含义、佛跳墙的做法、一首歌曲的和弦-编织-套路、一款游戏的设计思路、一个普通人的心理惯性……你会发现,你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整体地、无关地去看待它了

你的观察,更有“深度”了。



元気能力(三)

突然变开心的能力

大多数人的心态,往往是因为一件偶然发生的小事,就突然崩毁的。

然后像滚雪球一样,觉得这也不顺利,那也不如意,再然后呢则是失眠、喝酒、哭泣,觉得日子也太丧了。

而一旦丧起来,那完了,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啥也不想干了。

什么“好能力”、什么“读书”、“减肥”,都去特么的吧,我没心情!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心情可以“突然坏起来”,那能不能“突然好起来”呢?

当然能!

比如我们看看这只微笑的柴犬:

比如我看了之后笑了半天的一张动图:

我不清楚你看了之后能不能突然开心一下。反正我心里面往上扬了一个弧度。

除此之外,还会让我突然开心起来的事儿,包括:刷一会儿煎蛋网的无聊图;逗一会儿小狗或者摸一会儿小猫;看一部喜剧片或者恐怖片;给久未联系的好朋友发一个微信……

当然,你、我、他,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你需要做的是,回想一下能让你开心的、非常具体的事儿——一开始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你只要想,就一定可以找到让你可以开心一下的小事儿。

比较通用的,还是养点东西,花花草草、猫猫狗狗,都成;或者培养一个具体的爱好,烦心了就沉到这个爱好里面一会儿。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以下几件事,也会让人突然开心起来:

1.专注地洗碗,心无旁骛;(来源于心理学期刊《Mindfulness》,2014年)

2.整理房屋,让它变整洁;(来源于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年)

3.让所有人都听到你在唱歌;(德雷塞尔大学,2016年,心理学实验与研究)

你不妨一试~

人为什么非常需要“突然开心一下”?

不仅是心态建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焦虑、伤心往往会“锁死”一个人的工作与创造,让人陷入——越焦虑、越干不好、然后更焦虑更干不好——的死循环里面。

让自己开心起来,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啦!



1.用肉体操纵精神的能力——肉体先行,精神后置,让行动带动思想,让思想自动适应;


2.训练感官的能力——分解你的感受,你的分析能力,会发生永久性的提升;


3.突然变开心的能力——找到开心的阀门,让自己在最难搞的日子,也能笑出声来;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文章转载的,别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些能力非常重要,但大多数人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