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知识2

前面我们说了祭祀的用具相关知识,那么,祭祀用的东西是放在哪里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本文根据凯叔讲故事改编加工)

贵族的等级分为:天子第一,诸侯第二,大夫第三,士第四。士以下是平民,不在贵族之列。天子拥有天下,诸侯有封国,大夫有家。而在古代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中,也依据这个等级有了差别:天子才能祭天,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和平民只能祭祀祖先和灶神。早期的“士”有一块田地,赋税收入归他支配,后来士不再有土地,只能去学习各种技能,自我修身养性,以求帮助大夫“齐家”,协助诸侯“治国”,辅助天子“平天下”。《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士的使命和责任。这里指的是儒士,比如孔子和孟子。那时候,打仗是贵族的事,“战士”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每一种士都为自己的信仰和目标去奋斗,甚至牺牲。因为士没有土地田产,又不能像平民一样去耕田、做工或经商,所以只能依附更高一层的贵族,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技能。如果受到主人的尊重和信用,更不惜献出生命。比如,侠士。这是题外话。

在祭祀的时候,天子和诸侯都使用太牢,第一个鼎里盛放的是牛。大夫只能用少牢,第一鼎盛放的是羊。士祭祀第一鼎盛放的是猪。牢,是圈养祭祀用的牛、羊、猪的。少牢,是相对于太牢而言的。

祭祀前,先要用大锅把羊、猪、鱼、麋鹿煮熟,然后在祖庙的大门外陈列五个鼎,里面分别盛放羊肉、猪肉、猪的皮肉、鱼十五条、麋鹿一只。祭祀开始,主人揭去鼎上的盖。盖是用竹草编的,既可以防尘,又能够保温。这时候,士,也就是大夫的家臣出场了,他们十人两个人一组,用鼎杠穿过鼎耳,将五个鼎依次抬入庙门,放置在庙堂的东侧。因为鼎是不能进入庙堂里的,所以要用匕把里面盛的肉取出来,放在俎上。

图片发自App

俎是成肉的铜案板,俎一共用六个,除了五个分别盛放五个鼎里的肉食外,还有一个俎用来盛放羊和猪的心脏、舌头,表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恭敬。然后,把俎都端到庙堂里,还有煮熟的谷物和汤等,一起敬献给装扮成神灵的“尸”,让他吃。后面还要敬酒,吃饱喝足了,祭祀也就完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祭祀知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