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之前网上说现在的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看题目就知道今天我想谈的是周树人。首先谈谈我自己对鲁迅的认识:他除了是位斗士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除了是位斗士还是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他除了是位斗士还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先驱,他除了是位斗士还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伟大导师。 他是思想家,批评家,设计者,更是一位会谈笑风生的趣人!

鲁迅精华本

          然而,在中学课文里,通过所学课文我们认识的鲁迅更像一位严肃枯燥的纯文学家,虽然老师可能会给我们介绍,这是一位斗士,但是课文更能给我们直接的感受,课文大多收录的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比如:《孔乙己》、《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少年闰土》等等,这些文章更多的是纪念性的文章,以中学学生的经历很难与作者记忆产生共鸣,再由于时代的不同,更难去想象鲁迅笔下的故人,也就难于理解文章的意图。

鲁迅小说散文

        然而如我对鲁迅的认识里,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他是一位斗士,这也是他存在得最重要的意义和受人敬重怀念的根本原因。他具有深邃的洞察力能察觉中国社会的各种弊端,能洞察中国人的性格缺陷;他具有勇猛无畏的勇气,敢于和各种弊端作斗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具有妙笔生花的文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文字的运用随心所欲;他具有伟大而又深沉的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切,在他的杂文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中学课文并没有收录过多的杂文,为什么呢?原因一:也许是因为教育部门认为这些社会的伤疤不能让祖国的花朵窥伺,但是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激情,正是需要养分的时候,如果一味隐藏鲁迅杂文,掩饰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将进步缓慢,一味以浅薄的养分喂养青年人,那么青年人的思想必将肤浅而容易被低俗文化诱导,祖国更需要有深刻思想和辨别能力的青年。原因二:认为社会变迁,当时鲁迅所抨击的社会问题已不存在,所以没必要让学生学,君不见当今社会道德未必有鲁迅那个时代好,社会风气还需要进一步净化,人吃人的故事在当今,不见得少了。原因三:怕学生不理解杂文内容,看不懂,这个貌似很有道理的担心,被杂文的题目就击碎了,且看几个杂文题目:《论“他妈的”》、《论挣了眼睛看》、《文学与出汗》、《从讽刺到幽默》、《这个与那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讽刺》。单看题目,就能吸引人得阅读兴趣,看内容更能引发人的思考与自省!

鲁迅杂文

      我的感受是,我们常说鲁迅是位斗士,而课文里呈现给学生们的多是这位斗士休息喝茶怀旧的时刻,也许学生们更愿意看到舞动匕首,勇敢的与敌人战斗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有趣而又深刻,勇敢而又充满智慧。是战士,请就让我们更多的看到他战斗的样子!也许教育部门想课文里简单介绍鲁迅,想让学生们在大学或者以后生活里去了解鲁迅,只能说,对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你给了学生看不懂的鲁迅,给了学生讨厌的鲁迅,给了学生无趣的鲁迅,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谁还愿意去读鲁迅呢?

斗士鲁迅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的另一种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