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三十六到第四十二句

36.曰 平 上、曰 去 入、此 四 声、宜 调 协

【注释】我们的祖宗把说话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心。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注释】
  调:声音和谐。

【故事】好的声乐不仅可以调剂身心,还可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中国古书中,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并且也记载了关于以琴会友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虽弹的一手好琴,却苦于找不到能与他分享的知音。有一天,他的琴声吸引了一位樵夫前来聆听,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他被余伯牙的琴声深深感动了。余伯牙遇到了这位知音,心里好高兴,便和钟子期结为异性兄弟。两人约订明年的今日,伯牙要到钟家村拜访子期,顺便让子期欣赏他的琴艺,时间过的很快,他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余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没想到,钟子期竟然已经过世了,余伯牙悲伤的来到子期坟前,对着子期的坟,将琴摔个粉碎,并发誓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37.高 曾 祖、父 而 身、身 而 子、子 而 孙

【注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故事】汉朝时,有个名叫伟伯余的读书人,每当他犯了错,母亲总是拿着棍子教训他。孝顺的伟伯余,自知做错了事,便虚心听从母亲的教诲,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兴。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竟然哭了起来,母亲便很着急的问他是否打的太重了。伟伯余回答说:以前母亲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亲身体还很健康,今天,母亲打轻了,可见母亲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这正是伟伯余发自内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38.自 子 孙、至 玄 曾、乃 九 族人 之 伦

【注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脉的传续关系。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脉的传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注释】
  九:九族由自己往上推四代,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由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自己共为九代。

【故事】周朝时,有个治礼作乐的周公。有一次,周公的儿子伯禽有事要见他,竟连续三次被周公打了出来。伯禽觉得很疑惑,便找贤人商子求教。商子带伯禽到南山上,说:这里有棵乔树,高大又笔直,那里有棵梓树,低矮又卑下,你仔细想想这两棵数,就知道原因了。伯禽着才明白自己当时忽略了尊卑的道理。  

39.父 子 恩、夫 妇 从、兄 则 友、弟 则 恭

【注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故事】我国汉朝时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天,家里突然闯进来几个强盗。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了,就是找不到吃的东西,饿了很久的强盗一见长的白白胖胖的赵礼,便决定将他吃了。赵孝连忙跪在强盗面前说:大爷,你们吃我的肉吧!我的肉比较好吃。强盗们被这对友爱的兄弟所感动,于是就放了他们。  

40.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臣 则 忠

【注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41.此 十 义、人 所 同、当 师 叙、勿 违 背

【注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42.斩 齐 衰、大 小 功、至 缌 麻、五 服 终

【注释】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三十六到第四十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