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心理学|稳态:什么是心理学研究的原点?

我们来理解一下你的心理是主动稳定和被动稳定。

要理解这个结论,我们要先区别一组概念:被动稳定和主动稳定。

我们那些相对稳定的特点,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比如身高、体温、智力、性格等等,都可以划到这两类稳定中。

被动稳定很好理解。比如我们的身高,它在成年之后几乎就是我们的固定属性,不会变。这种稳定是怎么保持的呢?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保持,长多高就是多高,而我最终呈现出的高度,取决于环境带给我的影响,我换上不同厚度的鞋,整体高度就会高一点或者矮一点。

有的心理学变量就偏向于被动稳定,比如反应速度、记忆容量等等。我们的反应速度是稳定的,不需要去刻意调节,做一个简单的任务,我们的反应就快,做的事比较困难,反应就慢一点。

主动稳定的机制就完全不一样,它可以消解环境带来的改变。

比如体温。我们从40度的炎炎夏日一转眼换到25度的空调房,体温还在36度到37度之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身体在悄悄地调节,在冷的时候制造更多的热量,热的时候通过排汗加速散热,这才能避免体温随着环境忽升忽降。

某种意义上,主动稳定,是在用变化对抗变化。无论环境输入变或不变,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输出。

性格就属于这样一种稳定。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脾气好,这就是说,他遇到事情不容易发脾气。当然,特别过分的事他也会控制不住生气,但这是他短期的情绪起伏,长期来看,他的“脾气”是不错的。在说他的性格。

发现了吗?短期的情绪是可以不断变化的,而性格是稳定的。性格,包含了我们作为一个主体,主动对抗环境变化的机制。稳定不变的性格,就是我们努力维持的结果。

主动稳定和被动稳定这两种机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过在我看来,需要“做点什么”的主动稳定,更复杂,更好玩,也对人更有启发。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会更多地讨论“主动稳定”。

主动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

主动稳定有哪些特点呢?三点:

第一,虽然是“稳定”,但它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你想想体温就知道了。我们的体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环境的温度高一点低一点,体温是会变的,但是它会迅速启动一个调节机制,重新拉回到平衡的数值,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区间里起伏变化。

我们面对变化会主动保持稳定,人们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不过,真正把它上升到学术的高度,是20世纪系统论的功劳。主动稳定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稳态,也是从系统论中借鉴过来的概念。

心理学关注的很多变量,不像物理变量,一个东西有多重就是多重,心理变量常常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乐观,其实他的情绪在时刻不停地随着环境变化,遇到了倒霉的事情,他也会感到挫败,只是很快又能调节回来。反过来,悲观的人也有开心的情绪、满足的体验。

但是,如果把两个人情绪的变化综合起来看,他们变化的频次和范围是在不一样的区间里。这就体现出一个人稳定不变的品质了。

主动稳定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它有一个校准的机制。

用空调打个比方,会更方便理解。空调怎么保持温度稳定呢?它时刻不停地探测当下的室温,根据这个温度来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当下温度比它的设定温度高了,它就启动一个降温操作;反过来,它就启动一个升温操作,让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里。

发现没有,这是一个循环:空调的操作先是引起了温度变化,然后空调变化的温度反过来又影响了后续操作。这是一个随时校准、随时反馈的循环,叫做反馈环。

心理学的稳态变量也是在这样一个环路里。一个乐观的人一旦有沮丧的感觉,他就会想:“我要振作!我要主动去想一些让自己高兴的事。”

反过来讲,悲观的人哪怕在一切顺利的时候,也会想:“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我一定要找出来!”这种给自己找麻烦的心态你不一定体验过,但它是存在的,后面的课里还会讲到。

主动稳定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它保持稳定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这些自我调节机制只能适用于一定的环境范围,当环境变化超过一定限度,刺激格外强烈的时候,它也有可能“失灵”。那之后它会表现成什么样,就没人说得准了。

就像人的体温大部分时候是稳定的,但如果生病了,就有可能变得特别高或者特别低。成年人的心态大部分时间都是平稳的,不会有特别“出格”的兴奋或者失落。

但如果处在一个完全超出预料的环境,经历过某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成年人也有可能万念俱灰,或者是往一个好的方向,变得大彻大悟。我们说某个人经过某些事之后“转性”了,很可能就是在一种稳态被打破之后,进入了另一种新的稳态。

为什么从稳态开始

你也许会感到好奇:心理学有那么多具体概念可以作为切入点,为什么我在正式课程一开始,要讲稳态这样一个既抽象、又复杂的概念呢?

因为我认为,在了解更多跟自己有关的概念之前,你先要掌握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好的特点也好,不好的特点也好,它们之所以存在,往往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主动维持它们的稳定。这种维持,可能是可以控制的,也可能是完全自动、无法控制的。

这个结论看起来简单,不过从我做心理咨询的经验来看,很多人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他们会觉得,如果自己只是有一些糟糕的心理特点,它是稳定的,自己也改变不了,这样一来反而轻松了:“我生来就是郁郁寡欢的人,我也拿它没办法。”虽然无奈,但是没办法,我们也就不折腾了。

可主动稳定是在说什么呢?它把责任又扣回到我们头上:它说我的心理特点是我自己“主动”维持的,它告诉我,即便我有时开心了,也会把自己折腾得不开心。这不是倒打一耙吗?不开心已经很难受了,你还说它是我自己的责任!

可是我要说,这个结论可能会让你感觉有些别扭,但总的来说,它对你是有好处的。

既然有些特点是因为“做了什么”才出现的,那它们当然可以变化。

一个常年悲观的人也许会发现,他对世界之所以稳定地有那么多负面的看法,是因为他在选择性地搜集那些负面的信息,或者看到了中性信息,也往负面的方向解读。当他发现了这一点,他下次就有机会去作出一些调整。

所以我建议不要因为学到了一些好的心理特点,你就想:“我为什么不是这样?”反过来,听到一些负面的概念,你就对号入座:“我就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你要看到,好的特点,不好的特点,都是可以变化的。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有一些主动稳定的过程是完全自动的,并不能被我们主动控制。但就算不能改变,你在形成一个结论的同时,知道这当中包含了你的主观加工,和你不知道它相比,仍然是有区别的。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跟陌生人打交道容易紧张,我知道它是一个主动稳定的过程。所以我每次进入社交场合,就会提醒自己:“等下你会不可避免地感觉到自己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没关系,其实别人是不会注意到的,它们只是你在头脑里自己去关注和强化的信息。”这样一想,虽然不能改变我紧张的事实,但我心里也会释然很多。

你清楚有些负面感受是自己制造的,你就会对它多一分平和,少一些误判。

当然了,稳态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你不能说,反正人是主动稳定的,多糟糕的环境他都可以调节,更不能在一个人痛苦的时候,只强调他是在主动保持,而无视那些造成痛苦的客观刺激。这就不是心理学的帮助,而变成心理学的伤害了。

最后做个总结:很多稳定的心理特点,是我们主动保持的。这种稳定叫主动稳定,这是一种特别的思考角度,它可能给人带来启发,也可能让人不舒服。

你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对你有帮助吗?欢迎在评论时写下你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读了心理学|稳态:什么是心理学研究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