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一)|国人为何重教育而轻读书

作者:徐歌 儿童教育家/思想者

​近期将推出读书专题文章,每篇1600字左右。欢迎阅读,欢迎互动。

人类创造的思想、文化、艺术、科学知识等非物质财富,是以书籍的形式加以保存,进行传播,并传之后世。

书籍对于现代人类的发展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与重要价值。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之总统。

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之钥匙。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之阶梯。


在中国,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人们多重视教育却并不特别爱读书。


国人重教育那是有目共睹的。

重视教育的主要表现有: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较大,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较好的教育条件,在教育方面对孩子逼得很紧,甚至不惜以伤害孩子、伤害自己或伤害感情的方式来逼。

昨天手机即收到两起家长因孩子教育而自残的新闻,令人痛心。一篇新闻是《铜陵女子因孩子教育问题而怒急攻心捅了自己7刀》,一篇新闻是《上海刘女士辅导儿子作业时起冲突,跳河轻生》。


国人不爱读书,也是有据可证的。

不爱读书的主要证据有:

一是喜爱阅读的人数不多。2018年,我国成年人阅读调查显示,只有2.1%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6.3%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7.8%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1.5%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二是人均阅读量不多。2018年,中国成年人年人均阅读量为3.12本,若以全民来算,人均年读书量只有1本左右。而以色列人均年读书量为60本,日本人年均读书量为40本,法国人均年读书量为20本。

三是阅读时间少。中国人的读书时间,人均每天读书只有20.38分钟。


为什么会出现重教育而不爱读书的现象呢?

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长期探索,试图破解。


我发现,重要原因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教育功利化使学习异化;

二是教育机械化使学生异化;

三是优秀读物匮乏。


教育功利化的表现在于:学而应试。

考试,本来只是检测学习的一个手段,但在强功利化环境下,它成了学习目的。

那么,人们为了应试,便只抱着杨树根洗澡——围绕考点来进行学习。这对人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但是,它对于应试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于是,学习便异化为围城——围攻考试内容。围城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疯狂刷题,是为捷径。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样的开放式学习,只成为表面上被推崇而实操中不作为的事项,最最终沦为鸡肋,不再被人们重视。


教育机械化的表现在于,老师在同一教育模式下完全千篇一律的工作:授课、布置作业、考试。在过程中,老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见长,教育能力也并不提高,甚至退化,久之,老师成为一个教育生产线上的熟练工,不足以引领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学习。

在这种机械化教育中,学生由学习主体异化为教育产品——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教育生产线上的熟练工的操作水平。

而在非机械化教育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将可以得到好的发挥。

学习没有异化、学生没有异化,人们就会有终生学习的诉求,就会长久的读书兴趣,而不会在阶段的功利化目标实现后戛然而止。


在中国,学生及成人的读物数量,那是相当巨大的,但是,其中能对读者有强大吸引力的优秀读物,则数量并不充分。

主要表现有:

思想不够深刻,浅俗之论为多,读了不能给人较多启发;

内容不够生动有趣,大多是干巴巴的,读着读着就放弃了;

表述不够严谨,甚至不少书籍是东扯西拉,不着边际。

出现这些情况,与我国的教育水平是相衬的。

我国的各种读物,真正的原创性著作不多,大多是改编型、解读型、东拼西凑型,真正基于亲身研究而创作的作品不多,真正基于深入思考而创作的作品不多,真正进行精心打磨的作品不多。

外文翻译成为中文的作品,虽质量较高一些,但社会文化背景隔了一层,使人读译作在感官上、在心理上、在理解上,还是有一些差异……中国人着装由中式向西式转型,也是花了几十上百年的时间,这是题外之话。

中国读物的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对国人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影响。


预告:谈读书(二):有效读书与高效学习

(注:本系列文章的推出进度,取决于读者的关注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读书(一)|国人为何重教育而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