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炮式催婚、攀比式相亲、破产式娶妻……年轻人,怎么敢结婚?

作者 | 迷人的X博士------ 来源 | 微信公众号:观点

找对象越来越难了。

这是当今无数青年心底的真实呐喊。

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达到2.4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结婚率仅为7.2%,创下近10年以来的新低。

为什么年轻人结个婚这么难?这背后真实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通过下面4个小故事,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1

嘴炮式催婚

庞大的单身人群中,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通常被称为“剩男”和“剩女”。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网络上一般把27岁以上的未婚女性称为“剩女”,30岁以上的未婚男性称为“剩男”。

而且,从地理空间上来说,“剩男”和“剩女”的分布并不均匀。在乡村中,往往“剩男”居多;在城市中,则是“剩女”居多。

眼看着这种“剩者为王”的风气愈演愈烈,再看看中国新生人口面临断崖式下跌,很多人开始振臂高呼,纷纷出谋献策。

既然乡村多“剩男”,城市多“剩女”,何不搭配一下,实现地域均衡?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吴修明。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吴修明大胆建议:

将农村“剩男”进行技能培训,“输出”到女性集中的行业和地区,也可以牵头组织跨区域“鹊桥相会”。

这样的建议乍一听没毛病,资源互补嘛。但在网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很快有人提议:

欢迎专家首先将女儿“输送”给农村“剩男”,实现社会和谐。

网友们的激动很好理解,“剩男剩女”背后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农村“剩男”大部分是被动未婚的,而城市“剩女”大多数是主动选择的。

网上有个段子非常形象地诠释了这一差异:

女生:我有钱了,我终于可以不结婚了。

男生:我有钱了,我终于可以结婚了。

想当然地以为把农村“剩男”输送到城市,就能满足城市“剩女”的需求,进而解决大龄青年婚恋问题,未免太过天真了,人类结婚可不是“动物配对”。

这样的奇葩建议并不少见,每当此类问题成为焦点,都有一批专家跳出来指点江山,长篇累牍的文字中不断蹦出这样的话语:

为什么你们不结婚?

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另类的“嘴炮式催婚”。如果说专家们的催婚你可以不在意,那来自身边父母和亲戚的催婚则让人无处可逃。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报道,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而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

这样高密度的“催婚”足以让广大未婚青年奔溃,不堪其扰的网友“哈茶”甚至画下了名为“催婚六式”的漫画,来吐槽家人的催婚。

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不允许孩子早恋的那群人,却在催着他们快点结婚。

2

攀比式相亲

2016年,一档由金星主持的节目《中国式相亲》,刚播出第一集就“炸”了。

有网友说,看了这个节目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想结婚了。

这个节目的宗旨也很“中国风”:一人脱单,全家光荣。节目的设置是男方在隔壁屋子里,父母替他们挑选女朋友。所以,女方看不到男方长相,只能根据他们父母的行为去判断。

这个节目非常奇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自行搜索,这里放上第一组家庭的要求,够直接够雷人:

但说实话,这个节目只是中国式相亲的冰山一角。看到下面这个“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就连北大女博士也要瑟瑟发抖。

当然,为此操心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年轻人,而是他们的父母。如果你去到北京的相亲角,那里清一色年过半百的大爷大妈,他们带着水壶,拎着板凳,背着手,来回走。

说话的时候就像高手对决,你能从说话的口音、底气,推测出对方是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

他们不相信一见钟情,他们异常理智,只认可家庭背景、工资水平、住房条件,他们的至尊信仰就是:

外地户口一定不如本地户口幸福,有车一定比没车人品好,本科学历一定比专科学历更顾家。

一场浪漫的荷尔蒙碰撞,变成了货比三家的生意。

更奇葩的是,相亲角一度出现了“内卷”。自身条件太好,可能未必有优势,这点尤其体现在女方身上。学历,本科比硕士有优势;收入,年薪二十万比五十万有优势。以至于很多学历是硕士的女生,把学历改成本科。

在“门当户对”铁律的驱使下,相亲角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型的人口交易市场。不谈感情,只看物质。

这种明码标价的“攀比式相亲”,和爱情已经没有半毛钱关系。

3

破产式娶妻

为了给大儿子娶媳妇,西北农村老汉李卫国(化名)曾花下了血本。

他曾购买了县城一套30万左右的房产、一辆20万左右用以跑运输的大卡车,还花了12万元彩礼以及各种仪式的开销。这个程度的开销在当地农村是娶媳妇的“标配”。

当地人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一家两口靠手艺在外面打工,一年能赚10万,要攒够这笔钱,不吃不喝得6年。

李卫国一家靠着贷款加借钱,在2009年完成了大儿子的婚事。

2010年,跑运输的大儿子赔了钱。儿媳妇说了一句“回娘家过正月十五”,便再也没有回来。

李卫国怎么也没想到,花了大几十万给大儿子娶回来的媳妇,就这么跑了。背上巨债倾家荡产换来的,只是一场梦。

被天价彩礼折磨的家庭里,李卫国还不是最惨的。

2019年4月,江西鹰潭的许俊因为40多万元的天价彩礼,举起菜刀砍死了自己的未婚妻。

一笔没谈妥的交易,买卖不成,反而把命也搭了进去。

江苏丰县,一个姓孙的男孩与女友相恋多年,谈婚论嫁的时候,因" 丈母娘 " 提出要15万彩礼,这个在县城靠送煤气赚钱的男孩失去理智,拿出匕首刺向女孩妈妈,女孩妈妈因失血过多死亡。随后这名男孩又把刀子捅向未婚妻,自己也服下了剧毒农药。

2017 年,河南商丘宁陵县一位母亲,因为儿子马上要结婚,家里拿不出 10 万元彩礼买轿车,感觉对不起儿子,跳河自尽。

类似新闻层出不穷的背后,是彩礼越来越高的无奈现实。

此前,网上流传过一张彩礼地图。

但现实比这张图更恐怖。有的地方是“万紫千红一片绿”:

万紫是1万张5元钞票,千红是1000张百元钞票,一片绿是一片50元的钞票,算下来15万起步。

有的地方是“一动不动”:

一动”就是一辆价值15万左右的汽车,“不动”就是城里一套至少两居室的房子。

在福建莆田,彩礼甚至可以达到百万。

有人戏言,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房隔车隔她妈!

在6亿中国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的当下,这就是天价。

在有些地方,“因婚致贫”真不是新鲜事。

实在娶不到媳妇的地方,还走上了“买妻”的道路。前两年震惊全网的“越南新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破产式娶妻”的背后,藏着无数个农村大龄男性的恐惧与无奈。

4

丧偶式婚姻

在辽宁铁岭,曾发生过一起悲剧。

38岁的妈妈独自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有人发现她家无论白天黑夜都亮着灯,觉得有问题就上去看看。敲门没人开,他就翻墙进去,没想到妈妈早已经死去多时,屋子也充斥着恶臭味。

孩子坐在妈妈的身边看电视,独自伴着妈妈的尸体三天,屋子里全是零食包装。

亲戚进来后,孩子反复说着:“妈妈睡着了!”

经警方鉴定,妈妈死于心梗。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并不是一位单亲妈妈,他有丈夫,但几乎不怎么回家,知道自己妻子的死讯还是亲戚告知。

这种“死在家中无人知”的悲剧,折射的是一种社会现象——丧偶式育儿:

孩子本应该是夫妻双方来抚养和教育,但是由于父亲的缺席,而妈妈们就像是已经丧偶,不得不独自带娃,遇到什么事情,都只能独自面对,包括死亡。

甚至有人感慨,绝大部分中国女人的一生要经历四种不幸:

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武志红甚至写过一本书叫《巨婴国》,说的是许多男人在婚姻中仍把自己当成一个婴儿,让妻子继续延续母亲的角色。

这样的“丧偶式婚姻”下,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滋生出了恐婚情绪。

2018年,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离婚率已由2002年的0 .90%逐渐攀升至2017年的3.2%,离婚率已经连续15年上涨。

婚姻的“保鲜期”正在逐渐缩短。

5

尾声

四个故事讲完了。

1、嘴炮式催婚

2、攀比式相亲

3、破产式娶妻

4、丧偶式婚姻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或多或少都能从这四个故事中找到原因。

这背后,是一个畸形的性别格局。从近十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一路走高,并持续高位徘徊。最高峰的时候,出生性别比高于120,远超107的正常值,一度成为全世界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国家之一。

过去30年间,我国出生的男性为2.9亿,女性为2.54亿,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约3600万。

“适婚男性找不到配偶”的问题,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由此,也就有了天价彩礼、农村娶妻难等一系列现象。究其根源,或许依旧离不开四个字:

重男轻女。

可悲的是,在很多地区,有些家庭倾家荡产凑出了天价彩礼,为的就是生男孩,传宗接代。如果发现怀的是女孩,甚至会选择性堕胎。

这样一来,女娃越来越少,彩礼更加水涨船高,形成一个令人窒息的死循环。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把农村“剩男”输送到城市的“配种思维”是行不通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观念。

这,才是最难改变的事。

★★★END★★★

作者 |  迷人的X博士

来源 | 微信公众号:观点

原文链接 | https://mp.weixin.qq.com/s/JnJrIrOtKI_Wy6huC85HkQ

你可能感兴趣的:(嘴炮式催婚、攀比式相亲、破产式娶妻……年轻人,怎么敢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