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如同泛游了北京、昆明和高邮;读陆文夫,好似巡览了苏州和靖江。无独有偶,除却乡土风物,两位江苏籍的大家,都以爱好品美食、写美食著称。不仅一部《食事》名扬天下,据传汪老的厨艺更是自成精妙;而陆老亦深谙烟火人生,小说《美食家》堪称代表。
十二月份入手的《陆文夫散文》(人民文学社版),竟与办公室书柜中几年前购得的《冯骥才散文》属同一套系,实为巧合。自十年前挂职苏州(吴江)始爱上江南文化,此后对吴越(苏浙)大地的蕴藏和出产倍加关切,不论显性物化的,还是隐性人文的。
自命“文字”爱好者而非文学青年,缘于对文学史和作家的认知相当有限。比如对陆文夫,从前只是模糊记得动荡年代曾被揪扯受过迫害并批入“新鸳鸯蝴蝶派”等少量信息,而对于其作品的涉猎,也远不如对汪曾祺的《泡茶馆》《跑警报》《大淖记事》《天鹅之死》等篇章那样反复深入。
坦白讲,拖沓着个把月才读完,尤其是偶而还略带浑噩地掠过,再斗胆也不适宜对《陆文夫散文》这样的大家文集胡言妄语。然而,掩卷遐思,总有百般况味沛然于胸,激来荡去,不吐不快。
忆旧事怀故人,年华苦乐道尽
成年后情牵姑苏的他,有着泰兴四圩和靖江夹港两处桑梓,用他的话说,前者是“衣胞之地”,后者是“梦里老家”。因而,在《故乡情》与《难忘的靖江夹港》两篇中,我们能领略到他对幻象和具象的“故土”魂牵梦萦,风物泪目,亲情入心。真个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而离乡求学的少年,自打抗战胜利后来到苏高中,就注定与这座千年古城结下一世情缘。正因如此,散文集的第二篇即收录了名为《道山亭畔忆旧事》的追忆文章。在道山亭畔的校园,一个靠作文助力而“意外”考取的外乡学子,开启了“收复”校舍、死读诗书、伙食斗法、前途迷茫、投身革命等蜕变历程,由懵懂而醒悟,由青涩而成熟。
一个重乡情的男儿,注定也是惜友人和讲义气的。当我看到《哭方之》这个题目时,真是有种不忍读的逃避心态萌生。当接下来《老叶,你慢慢地走啊!》《又送高晓声》等篇名次第撞入心怀,我甚至不由自主地怨恨起编辑来。然而,这样几篇哀情悼友的文字,又怎可散见于各处,徒增不尽忧伤呢?
岁月悠远,时过境迁,我们无法以今人的情感维度,去衡量那个动荡年代生死情谊的厚重,只能用充分不羁的想象,来揣测“黑白颠倒、云雨翻覆”的至暗背景下,一群深受冲击、饱经倾轧的文人,对为民请命与劫后重生的珍视、敬畏。
由此我猜,在陆老后续创作的动力和激情中,必定少不了告慰逝者、担承遗志的铿锵元素。
遍寻一方美食,纷呈民间百景
据资料介绍,这位凭小说《美食家》成名的美食家,当年在苏州等地宴请或赴宴,是足以让饭店(餐馆)老板、大厨和宴会的主人头疼甚至惶恐的。
随翻几篇,便可领略知陆老精研《姑苏菜艺》,熟识《江南厨王》,通悟《吃喝之道》。而他对菜系、食材、烹饪、口味等近乎没有死角的掌握,令人自叹弗如。比如介绍菜的制作和吃法,他一般不会过分细腻地描摹形态,灌输味道,比拟口感,而是看似轻描淡写地烘托意境,实出特质。如果说让人垂涎三尺是写美食的至高境界,那么赋予“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则是写美食的另一座殿堂。
与众多由写美食而隐寓世故或昭彰哲理的散文大家一样,陆文夫相同题材的杂文小品,也多有褒贬俗制、正肃风气的立意在内。像《青菜与鸡》,通过新旧时代人们对吃菜、吃肉的认知对比,辩证地揭示了食物需求的本质。又如《吃空气》,从一些酒店攀比就餐环境、偏重室内装修、超配奢华餐具、苛求雕花工艺、抬高服务定价等乱象入手,有力抨击了舍本逐末、虚荣排场等社会现实。
民以食为天,市井小肆,百姓吃喝,反映的却是风土人情,世间百态。
信步知进退,俯拾皆文章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我读过不下三遍。尽管未必能随口说出什么箴言金句,但是对其生活家的窥见、哲学家的洞悉、艺术家的直率、幽默家的嘲侃等行文风格深为感佩。因此,当我读到《上山的和下山的》《吸烟与时髦》《作家、坐家》等练达隽永的小品时,不免产生了逢遇实秋风骨的恍惚印象。与梁先生相较,陆文夫的文笔更为通俗、简洁、亲切,这既沾了社会进步的光,也反映了生活阅历的多舛多磨。
除了上面提到的,作者对于饮茶、酌酒、评弹等休闲品味也有独到妙辟的见解。篇头文末,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他对时下生活的赞叹,视苦难岁月的洒脱。
关于文学和创作,从《林间路》《文学小道上的今昔》《文学史也者》等篇目,我们可以明见陆老的淡定与豁达。尤其《林间路》一文,既是散文集的开篇,又是兼谈人生与命运的经典。初读,复读,遍览全书之后再读,都会有不同以往的获益。林间路的崎岖、幽静、荒杂、斑斓、迷惘、惊奇……与我们渴望平顺却时常波折的人生旅途何其相似啊!
推及作家的艺术生命,应当也和人生一般有涯。人呢,固有丰盈向枯竭的衰变;同样,才情也会呈现欢纵到飘零的趋向。在陆老看来,顺其自然就好,不必强求,更不可逆返。
最后,借用陆老在文中援引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结尾——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
真实在,也够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