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被历史掩埋的中国空军

五一假期,大家都要出去玩耍了,萌神依旧在努力更文。

我一直偏爱民国年代剧,这个假期,想要推荐这部《一把青》,给准备宅家刷剧的朋友们。

让我们跟随影像的记录和演绎,一起来了解一下,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悲壮故事。


01《冲天》——民国空军的真实纪录

2015年,台湾上映了一部纪录片《冲天》。

影片根据史实、史料记载和对空军老将的采访,为后辈们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空军及眷属们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片中采访了多位重要空军老将,都已是耄耋高龄。也许,对于真实生命记忆的记录,这已经是最后一次机会。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可以说是一段和历史赛跑的旅程。

(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冲天,嘿嘿嘿!)

1932年,为了对付可能爆发的中日全面战争,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培育了民国第一代飞行军官。

直到抗战结束,共培养了 16 期毕业生,1700 人冲上了天空。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当时的社会精英,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出身名门望族,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当年笕桥航校的校训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昭示着,他们从一入航校大门开始,就已经和死神签订下了契约。每个人都是报着必死的信念来参军救国的。

他们明明知道侵华日军的飞机优于自己,但是仍然会坚决地迎上前去。因为他们的信条就是:誓死报国不生还。

几场空战打下来,一期学员,只有2人生还。

在抗战8年间,中华民国空军在空中击落、击伤日机超过600架,在地面击落敌机也超过600架,自身损失军机近1000架,牺牲官兵超4000人,飞行军官阵亡近四分之一。林徽因的弟弟林恒也殒身抗日空战。

这些旧时代的精英少爷们,就这样把一腔爱国情,血洒白云间。

人性壮烈至此,让我敬畏。

战争的悲歌,无疑是这些年轻人命运的哀乐。

这些英雄,如果活在和平年代,本该拥有幸福的人生。和喜欢的女孩、家人朋友们相守的希望,都被战火无情地摧毁。

这段历史,值得被缅怀,不应该被遗忘。

02 《一把青》——飞将军们的青春悲歌

《一把青》,原是华人文学巨擘白先勇小说著作《台北人》中的一篇,全文仅1万余字。

台湾编剧黄世鸣,根据白先勇的这部小说,和纪录片《冲天》中的真实史料,改编成了45万字的剧本。2015年,《一把青》在台湾上映,年底狂揽金钟奖多项大奖,是华语剧难得的佳作。

(公众号回复关键字:一把青,你懂的!)

这部剧的时代跨度和地理跨度都非常大。

以金陵女大学生朱青和空军飞行员郭轸的爱情为起线,讲述了1945年到1981年间,从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到撤退台湾,民国空军及眷属被战火催逼至生死两隔、被白色恐怖迫害至人性本恶的故事。

片中下重笔,绘制了3对空军夫妻的人生故事。

让我们一起,从对岸的角度,去看一看那个战乱年代里,民国空军们的故事。

朱青&郭轸

这一对,是美好青春的象征。

郭轸是那么的意气风发,风流不羁。每次因战负伤,都会在养伤的医院病床上留下多情的字条。

朱青就是因为捡到了郭轸“因缘负伤共床枕,愿求佳人渡此生”的字条后,千里迢迢转学到金陵女大,找到了南京的仁爱东村空军基地。

两个多情男女,性情中人逐渐熟稔。郭轸甚至会开着飞机,低空飞过朱青的宿舍头顶来寻找他梦寐以求的佳人。

浪漫的爱情故事,本应就此展开。

可惜抗战胜利的喜悦,没过多久,就被内战的炮火淹没。

空军十一大队分队长郭轸,在负责断后的任务中,轰炸了给共军提供补给的平民村落。

最后摔了飞机,郭轸永远留在了辽沈战场上,变成了冰天雪地里东北大地上的废铁一堆。曾经的抗战英雄,转眼间被打成人民战犯和刽子手。

朱青,也随着民国的颓败,靠身体换船票流落到台湾,沦为风尘女和美军的情妇。

江伟成&秦千仪

这一对,可以说是整部剧里最让人唏嘘的存在。

江伟成是十一大队的队长,飞行技术和指挥能力一流。秦千仪是地主阶级小姐,为了爱情和家里闹翻,不惜肄业追随江伟成来到南京空军村。

大队长江伟成负责十一大队飞行员的作战生活,可谓是相当威风凛凛的将领。

队娘秦千仪负责仁爱东村空军眷属们的日常生活。带着空军太太们,送别飞行员们走上战场,等待凯旋抑或是阵亡的消息。

一个个飞行员接连阵亡、无法回航。英雄在蓝天白云间魂飞魄散,地上的女人们虽然还活着,但却没了生的知觉。

国军退守台湾后,曾经不忍射杀共军补给村落平民百姓的江伟成,被上司和同僚打成共党,曾经英勇善战的天之骄子,拖着残疾的身躯和沉重的回忆,沦落为以捡垃圾为生。

秦千仪一生的信仰都寄托在丈夫江伟成的身上。可惜丈夫早已不是那个英姿勃勃的飞行员大队长,昔日的师娘也不是那个温婉的名门闺秀。

小周&邵副队

这一对,是残酷战争的产物。

小周本是邵副队的学长老靳的眷属。老靳阵亡,把遗眷交接给了学弟小邵来照顾。

交接阵亡学长的遗眷,是空军的传统。小邵本身已有相恋多年的女友,无奈一纸书信决绝分手。承担起了照顾小周和幼女墨婷的责任。

民国败走台湾后,开始肃清队伍。小邵为了自保,把曾经的大队长江伟成打成共党,爬上了大队长职位。

这一对夫妻在台湾眷村的生活,还算是比较平顺的。安稳的生活,在战争年代竟是如此难得。

全剧终的时候,片尾打出“谨以此片,献给台湾”的字幕。

士兵不知道为什么而战,女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三个女人,三段不同轨迹的命运。勾勒出了一段充满伤痕和痛苦的时代。

时代的滚滚红尘,谁也不能脱身。命运的洪流下,每个人都只能随波逐流。大时代中的个人,不过是挟裹在历史洪流中的一粒泥沙。

《一把青》,是在大陆永远不会播出的台剧。我反反复复刷了5遍,每每看之都会郁结难平。

想来,能平静地坐在家中,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国家历史、看那沧桑人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愿更多的人能看到《一把青》,一个值得被传播的真心之作。

03 战争片,应该给受众传递什么?

我一直有种感受。战争题材的作品,无论剧情多精彩,大陆剧拍出来,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类似于“手撕鬼子”般的异样感。

我想,也许这是因为,我们大陆人,作为战争的胜利者,会散发出一种优越感所致。

战争胜利者所感受到的,战争过程中的沉重、无奈、悲伤,会被豪情万丈、挥斥方遒取而代之。

哪怕是无可奈何的赴死,也都是一种义无反顾的豪迈。

但,真正身处战争中的人民是什么感受?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究竟应该给受众传递什么?

我恍惚从《一把青》中找到了答案。

战争片的目的,我想应该在于宣传反战。没有比《一把青》更合适的反战题材剧了。

《一把青》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国仇得报的戏份并不多,更多的是以空军眷属,以女性为主视角来侧面描写家恨。抗战八年终得胜,内战又起,飞累的飞行员是倦鸟,已然不知要再为什么而战,小家难圆。个人的命运无法掌握在个人手里,这是战争最可怕、最让人无力之处。

浸透骨血的无奈与悲伤,撕裂人性的残忍与嗜血,战争给人们带去的切肤之痛。这种创伤,往往需要几个世代的人民去抚平。

和平年代观战史,我们不应该激动于战争场面的宏大,而是更应该心怀感念:无数家庭的破碎,换来了现世之安稳。

今日得来之和平,如此难得,吾辈应更加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把青》,被历史掩埋的中国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