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天气预报:大寒潮如临大敌,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是哪怕我在安徽插队落户的滁河岸畔也没亲身经历零下18度的感觉,更何况在上海。家里人我总是第一个起床。早晨推门即刻感到寒风凛冽令人发抖、一股股寒气簌簌袭人,脑子里一下蹦出来好多好多———天寒地冻、千里冰封、滴水成冰、冰天雪地、万里雪飘等等寒冷的词语……。仍然有一点童心未泯“全副武装”来到屋前的水沟旁,
我顺手在路边捡了几块石头猛砸了几下冰面只留下几朵冰花一点没开裂,让我首次品赏到了零下18度严寒冰冻的程度。
我顺手在路边捡了几块石头猛砸了几下冰面只留下几朵冰花一点没开裂,让我首次品赏到了零下18度严寒冰冻的程度。
可是回到屋里温暖如春,住宅里冬天的取暖设备真是全配套:进门大厅因为是地砖铺设地暖,会客厅连接阳光房面积较大智能化电子壁炉,其他房间都是热水汀,考虑到一老二小房间御寒能力较弱,又给我们加配了三个电热汀。
靠墙白袋子里面装的就是“无烟少灰压缩木粒”,为了防止干燥,还配了一个空气加湿器。
靠墙白袋子里面装的就是“无烟少灰压缩木粒”,为了防止干燥,还配了一个空气加湿器。
强烈的双层反差象重磅铁锤敲开了我记忆得闸门,我们那个年代的五花八门的防寒措施与冬天取暖仿佛瀑布一般倾泻而下:记忆里最喜欢的,是在冬天的正午,搬着小板凳和大人们一起在朝阳的“山墙”一边晒太阳,听隔壁的祖奶奶和对门的梅英阿姨们讲那过去的事情,偶尔还会欣赏小古子大伯父的二胡独奏。那种暖洋洋的感觉,一直都忘不掉。真还难以想象那些没有空调暖气的日子里,是怎么度过冬天的。
这是平时烧水煮饭,冬天全家人取暖的最佳配置。不夸张的说,真正陪伴了我们一代人。
这是平时烧水煮饭,冬天全家人取暖的最佳配置。不夸张的说,真正陪伴了我们一代人。
那个年头几乎每户人家晚饭吃了都很早。饭后一家人就围坐在炉子边上,烤着手、唠着家常,没多久脸就被烤得红彤彤的,从头热到脚,舒服得不得了,甚至调皮的小弟弟撅着屁股对着炉子烘烤。那些靠煤球炉烧饭取暖的日子,晚上还得把煤球炉用“煤稀泥“封着”微火,这么重要的美差就落在我这位被左邻右舍戏称为“二当家”的肩上,次日可以“撬”开来现用。这时刻弄堂里摇铃的“大妈大姐”每晚都会准点摇铃吆喝:“门窗关关好!火烛小心哦!”有时候换晚了,煤球没着,还得去邻家借块红煤球重新来过,那烟味十足的呛人。此时三个弟妹看着我换煤球应该也许是很多小孩的的童年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活也想别自然地传给了妹妹、大弟弟和小弟弟。(家里什么时候开始用液化气,我还真的记不清楚,因插队落户去了,四年大学住宿舍,工作期间一方面为了读各种业余大学等,另一方面也是家庭住房比较拥挤,住在单位的宿舍,直至结婚)。但是在《封煤球炉》这项技术革新出现之前,那我还要辛苦,天天早上很早起来要生煤球炉,而且前一天晚上都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具体操作程序至今历历在目。准备一盒火柴;一把芭蕉扇(后来制作一只推拔形的拔风小烟囱);一张废报纸作为引火用;把木材劈成了粗中细三组;再将五只左右煤球劈成一半;完整煤球。这是每天早晨我的必做要务。 有时煤球炉要是来不及烧热水,还要去老虎灶泡开水,我们申新村没有老虎灶,是要跑到大饼店门前的小河对面要过桥,也就是西方子桥的一个点,或者过屋后面的严家木路桥到蒋家浜小街去家比较大的老虎灶。
在“老虎”的“前胸”接有两只龙头,要泡开水的居民只要将热水瓶、铜吊(见上图)凑到龙头下面,用手一扳就行了。泡一热水瓶水通常一分钱,一铜吊水好像是三分钱。热水瓶和铜吊装热水的最强组合!冬天喝热水、灌汤婆子、冲热水袋、洗漱,全靠他们了! 汤捂子(也叫汤婆子),取暖那是一把好手。形状类似一个小南瓜,一般是铜制的,当然也有塑料的。 1981年,我们生了孩子以后还一直使用这些冬天的“取暖器”。汤捂子的口比较小,灌热水的时候还需要些技巧,一旦汤婆子里装满热水,那真的是暖手暖身,妻子习惯睡前放一个在被窝,整夜都特温暖。这也是我丈母娘和妻子白天不脱手(有一种热水袋相对是白天用的多一点,以前一些单位办事人员,都会一边做事情一边拿着热水袋)晚上不离身的冬天里的最爱“姊妹对”爱不释手。那时候还会给它穿上软软的“衣服”,这样既不烫手,又可以延长保温时间。汤捂子还曾经被当作嫁妆呢!还有一种神奇的热水袋,那就是医院用的盐水瓶!对于80后甚至90后来说,儿时曾用过的玻璃瓶还是蛮熟悉的。注入沸水,依靠热水的温度,可以提供几小时的温暖。 社会在进步冬天睡觉有了电热毯,它在上海风靡差不多是在40年前,现在用的人也不少,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取暖器,刚开始当初因本人年轻体质较好,用时不习惯,可是退休后人的身体体质逐渐变差了,也就喜欢它了。由于两人的热度需求太一,也就买了双人双控调温型的电热毯。
双人双控调温型就是温度可以高低档位调节温度,其中加热的程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来进行调温
双人双控调温型就是温度可以高低档位调节温度,其中加热的程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来进行调温
我们年轻时冬日穿着中,既要保暖又要时尚的还有一款现在绝迹的“节约领”,也叫假领头,穿上假领头,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穿了件挺括的衬衫,里面穿了件又白又净的假领子,外面穿件绿军装或中山装,再将风纪扣一扣,那可是那个时代最标准的男人打扮。假领头证明了上海人会做人家,既节约又体面。我们至今还沿袭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妻子在市场上寻觅一种能防止晚上睡觉双肩受凉走着保暖功能的护肩“假鸭绒背心”,至今还随身携带到美国,晚上睡觉时候穿着,保护双肩很实用。
现在几乎冬天睡觉天天穿着它
现在几乎冬天睡觉天天穿着它
现在冬天能穿的靴子种类多得很,可在当初,自制的“蚌壳”棉鞋,系带的灯芯绒棉鞋,差不多就是上海人冬天的“足下”保暖配置,几乎人人都有一双。
一双连着长绳的大手套,是小时候冬天的标配。有根绳子把手套挂在脖子上。就算在外头野疯了,也不会不小心把手套丢在哪里,最后找不到了。我们现在大了,用不着了都是皮手套毛线手套,我妻子发挥他的裁剪缝纫特长,今天也给小孙子做了一副手套。现在我每天带他出去,都带着这副手套。
小孙子一开始不太习惯,这两天的气温很低他可喜欢了
小孙子一开始不太习惯,这两天的气温很低他可喜欢了
我妻子自从参加了老单位小姐妹们组织的《编结兴趣班》积极性高的很,经常和亲家母一起逛商店买各式毛线回来回家了就回家编结了好几顶当年“防寒保暖帽”,就是款式和色彩搭配比我们当年的好看的多了。
作为圣诞节礼品送给媳妇姊妹三人每人一顶
作为圣诞节礼品送给媳妇姊妹三人每人一顶
当年冬天洗澡这对古稀之人来说是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上海在公共浴室里洗澡,方言就叫孵混堂。离我们家最近的混堂,是在长阳路后面的江浦路转弯的《江浦浴室》,也是远近有名的混堂,那时候上海的公共浴池多人合用一池,从早到晚也不换水,池水混浊,所以就把洗澡的公共场所称做“混堂”。有时候为了节约也好奇我隨表弟在姨父带领下到所在单位(长阳路辽阳路)上海制钳厂洗澡。
仿佛记得。到我们儿子王玨刚出生以后也有澡堂不卫生的顾嫉。不过那时候是没有浴霸的,冬天洗澡可是会很冷的,于是上海人就发明了一个东西,叫做浴罩。弄一个大盆,盆里面加热水和冷水,调好水温,然后再罩上浴罩!就能让热气不跑掉!特别的实用!!
当时式样也有好几种
当时式样也有好几种
在吃的方面也有防寒保暖处措施。冬季最适合一家人一块吃的美食,那就是全家福暖锅!满满的一沙锅,什么爱吃的都可以加,肉圆、鱼圆、自制蛋饺、粉丝、大白菜、咸肉、百叶包、香菇、黑木耳、肉皮、冬笋……。现在做暖锅的灶具也层出不穷,如果再加上能用老母鸡和火腿熬汤做底,那是鲜到掉眉毛的!全家人围坐在饭桌边,吃一锅全家福暖锅,家的那种温暖的味道,简直太幸福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国人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了!
一周的天气预报:大寒潮如临大敌,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是哪怕我在安徽插队落户的滁河岸畔也没亲身经历零下18度的感觉,更何况在上海。家里人我总是第一个起床。早晨推门即刻感到寒风凛冽令人发抖、一股股寒气簌簌袭人,脑子里一下蹦出来好多好多———天寒地冻、千里冰封、滴水成冰、冰天雪地、万里雪飘等等寒冷的词语……。仍然有一点童心未泯“全副武装”来到屋前的水沟旁,
可是回到屋里温暖如春,住宅里冬天的取暖设备真是全配套:进门大厅因为是地砖铺设地暖,会客厅连接阳光房面积较大智能化电子壁炉,其他房间都是热水汀,考虑到一老二小房间御寒能力较弱,又给我们加配了三个电热汀。
强烈的双层反差象重磅铁锤敲开了我记忆得闸门,我们那个年代的五花八门的防寒措施与冬天取暖仿佛瀑布一般倾泻而下:记忆里最喜欢的,是在冬天的正午,搬着小板凳和大人们一起在朝阳的“山墙”一边晒太阳,听隔壁的祖奶奶和对门的梅英阿姨们讲那过去的事情,偶尔还会欣赏小古子大伯父的二胡独奏。那种暖洋洋的感觉,一直都忘不掉。真还难以想象那些没有空调暖气的日子里,是怎么度过冬天的。
那个年头几乎每户人家晚饭吃了都很早。饭后一家人就围坐在炉子边上,烤着手、唠着家常,没多久脸就被烤得红彤彤的,从头热到脚,舒服得不得了,甚至调皮的小弟弟撅着屁股对着炉子烘烤。那些靠煤球炉烧饭取暖的日子,晚上还得把煤球炉用“煤稀泥“封着”微火,这么重要的美差就落在我这位被左邻右舍戏称为“二当家”的肩上,次日可以“撬”开来现用。这时刻弄堂里摇铃的“大妈大姐”每晚都会准点摇铃吆喝:“门窗关关好!火烛小心哦!”有时候换晚了,煤球没着,还得去邻家借块红煤球重新来过,那烟味十足的呛人。此时三个弟妹看着我换煤球应该也许是很多小孩的的童年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活也想别自然地传给了妹妹、大弟弟和小弟弟。(家里什么时候开始用液化气,我还真的记不清楚,因插队落户去了,四年大学住宿舍,工作期间一方面为了读各种业余大学等,另一方面也是家庭住房比较拥挤,住在单位的宿舍,直至结婚)。但是在《封煤球炉》这项技术革新出现之前,那我还要辛苦,天天早上很早起来要生煤球炉,而且前一天晚上都要做好许多准备工作,具体操作程序至今历历在目。准备一盒火柴;一把芭蕉扇(后来制作一只推拔形的拔风小烟囱);一张废报纸作为引火用;把木材劈成了粗中细三组;再将五只左右煤球劈成一半;完整煤球。这是每天早晨我的必做要务。 有时煤球炉要是来不及烧热水,还要去老虎灶泡开水,我们申新村没有老虎灶,是要跑到大饼店门前的小河对面要过桥,也就是西方子桥的一个点,或者过屋后面的严家木路桥到蒋家浜小街去家比较大的老虎灶。
在“老虎”的“前胸”接有两只龙头,要泡开水的居民只要将热水瓶、铜吊(见上图)凑到龙头下面,用手一扳就行了。泡一热水瓶水通常一分钱,一铜吊水好像是三分钱。热水瓶和铜吊装热水的最强组合!冬天喝热水、灌汤婆子、冲热水袋、洗漱,全靠他们了! 汤捂子(也叫汤婆子),取暖那是一把好手。形状类似一个小南瓜,一般是铜制的,当然也有塑料的。 1981年,我们生了孩子以后还一直使用这些冬天的“取暖器”。汤捂子的口比较小,灌热水的时候还需要些技巧,一旦汤婆子里装满热水,那真的是暖手暖身,妻子习惯睡前放一个在被窝,整夜都特温暖。这也是我丈母娘和妻子白天不脱手(有一种热水袋相对是白天用的多一点,以前一些单位办事人员,都会一边做事情一边拿着热水袋)晚上不离身的冬天里的最爱“姊妹对”爱不释手。那时候还会给它穿上软软的“衣服”,这样既不烫手,又可以延长保温时间。汤捂子还曾经被当作嫁妆呢!还有一种神奇的热水袋,那就是医院用的盐水瓶!对于80后甚至90后来说,儿时曾用过的玻璃瓶还是蛮熟悉的。注入沸水,依靠热水的温度,可以提供几小时的温暖。 社会在进步冬天睡觉有了电热毯,它在上海风靡差不多是在40年前,现在用的人也不少,算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取暖器,刚开始当初因本人年轻体质较好,用时不习惯,可是退休后人的身体体质逐渐变差了,也就喜欢它了。由于两人的热度需求太一,也就买了双人双控调温型的电热毯。
我们年轻时冬日穿着中,既要保暖又要时尚的还有一款现在绝迹的“节约领”,也叫假领头,穿上假领头,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穿了件挺括的衬衫,里面穿了件又白又净的假领子,外面穿件绿军装或中山装,再将风纪扣一扣,那可是那个时代最标准的男人打扮。假领头证明了上海人会做人家,既节约又体面。我们至今还沿袭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妻子在市场上寻觅一种能防止晚上睡觉双肩受凉走着保暖功能的护肩“假鸭绒背心”,至今还随身携带到美国,晚上睡觉时候穿着,保护双肩很实用。
现在冬天能穿的靴子种类多得很,可在当初,自制的“蚌壳”棉鞋,系带的灯芯绒棉鞋,差不多就是上海人冬天的“足下”保暖配置,几乎人人都有一双。
一双连着长绳的大手套,是小时候冬天的标配。有根绳子把手套挂在脖子上。就算在外头野疯了,也不会不小心把手套丢在哪里,最后找不到了。我们现在大了,用不着了都是皮手套毛线手套,我妻子发挥他的裁剪缝纫特长,今天也给小孙子做了一副手套。现在我每天带他出去,都带着这副手套。
我妻子自从参加了老单位小姐妹们组织的《编结兴趣班》积极性高的很,经常和亲家母一起逛商店买各式毛线回来回家了就回家编结了好几顶当年“防寒保暖帽”,就是款式和色彩搭配比我们当年的好看的多了。
当年冬天洗澡这对古稀之人来说是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上海在公共浴室里洗澡,方言就叫孵混堂。离我们家最近的混堂,是在长阳路后面的江浦路转弯的《江浦浴室》,也是远近有名的混堂,那时候上海的公共浴池多人合用一池,从早到晚也不换水,池水混浊,所以就把洗澡的公共场所称做“混堂”。有时候为了节约也好奇我隨表弟在姨父带领下到所在单位(长阳路辽阳路)上海制钳厂洗澡。
仿佛记得。到我们儿子王玨刚出生以后也有澡堂不卫生的顾嫉。不过那时候是没有浴霸的,冬天洗澡可是会很冷的,于是上海人就发明了一个东西,叫做浴罩。弄一个大盆,盆里面加热水和冷水,调好水温,然后再罩上浴罩!就能让热气不跑掉!特别的实用!!
在吃的方面也有防寒保暖处措施。冬季最适合一家人一块吃的美食,那就是全家福暖锅!满满的一沙锅,什么爱吃的都可以加,肉圆、鱼圆、自制蛋饺、粉丝、大白菜、咸肉、百叶包、香菇、黑木耳、肉皮、冬笋……。现在做暖锅的灶具也层出不穷,如果再加上能用老母鸡和火腿熬汤做底,那是鲜到掉眉毛的!全家人围坐在饭桌边,吃一锅全家福暖锅,家的那种温暖的味道,简直太幸福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国人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