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 夜上受降城闻笛:那些唐诗里的笛声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非常精彩的思乡主题的边塞诗。写景写得精彩,气氛烘托也很精彩。

前两句写景,“沙似雪”、“月如霜”,写出了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在广漠无垠的戈壁上,孤寂的烽火台默默伫立在山岭之上,在一个寒凉的月夜,诗人登上城楼,俯瞰月下的边关。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而皎洁的月光则如同深秋的寒霜。

借着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很贴切,但这样描写月色在唐诗中并不鲜见,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见,这是描写边关月色,和形容寒月时诗人们共同的感受。

后两句是让诗意升华的关键。借景抒情是诗词常用笔法,就像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张画卷。而声音的加入,则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当诗人正沉浸在这壮美悲凉的戈壁月夜图中之时,一曲笛声忽然划破了寂静的夜色。在这绵延的山岭上,还有多少个烽火台?在这些烽火台上,又有着多少守夜的将士。笛声呜咽,正在凝视着这苍凉月色的将士们,无不被触动起那心底的乡愁……

笛声,是经常飘荡在唐诗中的乐声,而它响起的时候,又常与思乡联系在一起。

初中古诗文里,还有一篇《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头两句的意境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大不一样,这里的笛子是玉笛,玉给人温润的感觉,而这玉笛响起的夜晚又是个春夜,笛声随着春风飘荡在洛阳城里,这给人的感觉的温暖、和煦,与戈壁边关的悲凉截然相反。

但思乡的效果确是一样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杨柳,是笛子名曲,为什么听到“折杨柳”,就会让人起“故园情”呢?

杨柳是古诗词中反映离别的重要意象。诗经中就已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而折杨柳这个意象则来自汉朝,长安城的东边有一座灞桥,人们送别亲友,往往要在灞桥分手,灞桥一带有许多垂柳,人们在分手之时往往会折断一支柳枝送给远行的人,这大概是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是希望对方能留下不走。也可能是把“柳丝”与“思念”相对应,人们形容杨柳会说千丝万絮,谐音不正是千思万绪吗?

还有一种说法,柳树生命力顽强,把柳枝插在地上就能成活,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嘛,所以折柳赠别也是希望远行的人可以像柳枝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免受羁旅之苦。

当然,更多的笛声还是来自边关,而奏响它的则多是羌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同样是《折杨柳》,可是“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背景与“散入春风满洛城”可大不一样了,而羌笛吹出的《折杨柳》,与玉笛的音色也大有不同吧。羌笛可以吹出《折杨柳》的曲调,可它却未见过如烟似雾的杨柳呢,只因“春风不度玉门关”啊!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也是边关,也是烽火台上的守夜将士。但不同于那如雪的白沙和如霜的月色,这更像是一个夏末初秋的夜晚,贴着附近湖面吹来的风已经凉了,望着高挂在山巅的明月,忽然悲凉的羌笛响起,对爱人的相思之情如潮涌来……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古意》

“赌胜马蹄下,杀人莫敢前”的壮士,当羌笛吹响出塞曲,亦不免泪下如雨。李颀的诗有机会要专门讲,他古意盎然,且诗意转折拿捏极好,令他的诗作有一种迷人的魅力。

最后,是我最喜欢的一曲盛唐笛音。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春至边关,冰雪消融,将士牧马,日落方还。月亮已悄悄爬上烽火楼梢,劳累一天的将士赏月休憩,不知是谁吹响了一曲羌笛,却是那熟悉的《梅花落》。悠扬的笛声传遍关山,似家乡的梅花瓣随风飘扬,这塞外之春,尚未停歇,就又要别去了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诗 | 夜上受降城闻笛:那些唐诗里的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