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香肠和迷人的群山:《海蒂》为何能流传百年依旧感人?

近期评分最高的电影是德语电影《海蒂和爷爷》 ,目前豆瓣高达9.1分,这不仅是近期的口碑之王,也超越了《海蒂》小说此前的改编版本。新版的《海蒂和爷爷》选角极为精准,与原作的贴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1937年的秀兰·邓波儿 。

这部电影能获得这样的口碑其实是预料之中的事。笔者认为这倒不是因为电影的拍摄技法有多好、剧本改编得有多精要,更多是原作精神和演员选择的加分,以及电影摄影对阿尔卑斯山田野景色的呈现,如梦似幻,让观众更直观地理解了原作中海蒂对故土的怀念之源。

原作小说《海蒂》有“美好”的力量

《海蒂和爷爷》改编自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比丽所著的儿童小说《海蒂》,出版于1880年,分为《海蒂的学习和漫游岁月》和《海蒂学以致用》两部,分别讲述海蒂的成长岁月和帮助克拉拉重新站起来的故事。

在谈论这部电影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原著小说的一些面貌——《海蒂》之所以能够流传百年,笔者以为是其作为儿童文学的纯粹,这本小说包含了满满的善意和温柔,个性十足、极其生动的人物,以及作者热情洋溢的对阿尔卑斯山和田园美景的介绍展现。

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是称赞的。在她的笔下,羊奶肉肠这些原生态的食物加上野外的自由世界有着治愈人身心的作用,海蒂与爷爷、克拉拉的关系也在这个世外桃源中得以互相走向美好。

「美好」是《海蒂》这部作品的整体风格,而非对单一的某个情节的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海蒂》将自己儿童文学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阅读的孩子们肯定能体会到这部作品的善意——我们会感动于海蒂逐渐软化爷爷饱受伤害的心;会激动于克拉拉重新站立起来;会对睿智开明的克拉拉奶奶油然而生尊敬之心;也会发现管家、医生身上的有趣善良。

当海蒂最终带着软面包给彼得奶奶吃时,孩子们肯定也会被这种爱所感动。

笔者对这部小说是有着很强的个人情感的。在笔者十余岁时,曾经从镇里面的图书馆借到一本青少版的《海蒂》,反复看过多次,至今在家里还留着一本。

笔者甚至认为,这本书对我道德观念的影响、对善良与恶的选择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就是这个版本

当然时间已过百年,从今天看来,小说《海蒂》当然是有局限性的:《海蒂》代表了一百多年前欧洲对儿童教育的看法——首先这是一部受基督教影响极大的小说,这本书虔诚到令人感动,爷爷的结局选择、牧师的形象无不如是。许多受限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对话也显然略有一些不合时宜,同时,书中所描述的贵族绅士阶级的善意也不太具有普遍性。

电影《海蒂与爷爷》的美学表现

首先,笔者认为《海蒂与爷爷》最为成功的一点在于选角和造型。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几乎全部与笔者想象中的形象接近,导演巧妙地抓住了人物身上微小的“立足点”——

海蒂的满头卷发和阳光美好的咧嘴大笑;苍白、金发、瘦弱、美丽的克拉拉;爷爷脏兮兮的胡子和粗中有细的性格;长相有些村蠢的彼得……还有男仆、克拉拉奶奶、女管家等角色也同样丰满立体,有趣。

从电影画面来看,这版更是巅峰,湛蓝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草地,铺洒在地面的深蓝湖泊倒映着群山巍峨,色调又极为清新亮丽,基本是无可指摘。

不仅如此,导演在镜头安排上也十分注重光影的转换。没有截图,但观众是否记得海蒂刚到克拉拉家时,开门之际门内与门外的光影强调——导演的镜头刻意将大门之内的黑暗夸张化,以渲染出一种陈旧、守序、沉重的氛围;而海蒂不断试图开窗带来光明,其实也是她对这个家潜移默化影响的具象化:

我们慢慢发现,一脸严肃的男仆和事不关己的女仆,最后都变得那样有趣可爱,刻板的罗特麦耶小姐,其实也没有那么坏。

同时,这种光明也意味着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矛盾。海蒂的思乡困境最终变成了梦游,她不断走向大门将其打开,又不断回到自己的房间。

从剧情和画面的结合来看,《海蒂和爷爷》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电影,很适合在电影院观看。

并且,电影也略去了原作的那种刻意强调的基督教影响,原作中的许多受限于时代背景的对话和情节也被删去了。

这当然也有遗憾——爷爷、彼得奶奶与克拉拉奶奶之间有许多对话都是别具深意的,但电影没有能够一一展现,受限于100分钟的片长,《海蒂和爷爷》只能专注于故事主线,也使得原作中颇具人性魅力的爷爷变得简化了。但这也是没有太多办法的。

总之,这是一部没有什么架子的文学改编电影。我甚至觉得,这部电影作为家长带着孩子去看是极好的选择——因为原作的核心,那种极为纯粹的光明和美好并未丢失,那种坚强、善意和柔和的情绪始终如一,加上几近完美的景色呈现,能得到9分以上的高分也不奇怪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羊奶、香肠和迷人的群山:《海蒂》为何能流传百年依旧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