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四)

        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士兵的意义。而且,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只具有智育的意义,更具有生活的意义。

      因此,什么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书中认为有以下特征:

一是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如果课堂上“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就根本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思想。在这个定义上,我主张一般的课堂,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

二是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吉尔·哈德斐尔德在《课堂活力》一书中说:“班级里可能充满了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也可能是沉默、不快、矛盾和敌意。”前者无疑是亲和度高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三是自由度。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这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

四是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等,学生得到的只是被分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意义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们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六是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课程是智育过程中仅次于课堂的又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对“国本课程”、“地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讨论日趋增多,但究竟怎样的课程是理想的课程,可谓见仁见智。

        如果课堂教学能综合以上六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把握整体的世界,注重生活的关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