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的日更

混文字圈的朋友们对“日更”应该都不陌生。我相信许多简友对“日更”大约是又爱又恨的,喜的是可见的快速提升的文字感,恼的是天天都要为写什么而发愁。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不可否认,日更对于不善表达的人来说,是一种快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在日更大棒的威压之下,你不可避免地需要掌握如何去描述、概括自己的所思所想,乃至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提炼出其中精华,如此方为一篇合格的文章。

然而一旦迈过这个阶段,或者对于很多并不存在语言表达问题的简友们,天天哭丧着脸,为了日更而日更,在我看来毫无意义。

写文的朋友们都知道,灵感可遇不可求,而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远没有丰富多彩到天天都能得缪斯女神的青睐。试问没有灵感的挤牙膏式创作,对我们有何助益?

私以为,许多APP或者写作课程推崇日更,不光是打出了一个快速提高写作的营销噱头,更重要的是为了稳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日活跃数量(DAU)。因而许多怀着美好希望而苦苦坚持的朋友们其实是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为产品经理的KPI做了贡献。

那么,日更就真的一无是处了么?自然不是。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日更的形式,来有效的提升自己,下面说说我个人认为几种有效的日更。

为恰饭而日更

许多投身新媒体写作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带来一些或多或少的收入,立志要把写作当作自己的副业发展。

我个人很佩服为了赚钱而日更的简友。钱途带来的诱惑力是无穷的,以赚钱为目标,日更的动力也是巨大的。前有古龙、沈从文靠写作的稿费维持生活,现在,我们也需要写作来赚外快,甚至是规避“突然失业”的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不乏有朋友鄙视那些靠制造“文字垃圾”吸流量赚钱的人,我在这里无意评论这些文章造成的不良影响,但仅从能赚到钱的角度来说,这些文章也必有其可取之处。

那些博人眼球的标题,或是源于对当下热点的敏锐嗅觉,抑或是对人性的观察具有普世性......总之,能取得庞大的阅读量,这篇文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有价值”的。

为连载而日更

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提到:“一旦我开始写某本书,除非万不得已,我不加停顿,也不会放慢速度。如果我不是每天都写,人物在我脑子里就开始走样——他们开始变得像是小说里的人物,而不是真实的人。叙述故事的刀锋开始生锈,我就开始对故事情节和进展失去控制,最糟糕的在于那种创作新东西的兴奋感会逐渐消退。”

对此我深有体会。想到我每每写小说总是卡在3w字(现在是5w)的大关就无力继续下去,无外乎没有一鼓作气,把握住书写灵感、创造故事的灼热感。白白的让时间冲淡了这份冲劲,以至于再提不起兴趣。

有些故事如果不写下来,可能就永远地消失了。

为了把故事完整的写下来,保留它的鲜活感,日更是再好不过的方式。

当我们磕磕绊绊,使劲浑身解数终于完结一个故事的时候,恭喜你,你也许已经意识到如何设计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何快速准确的搜集故事背景所需的资料,如何更好地完成情节过渡,如何控制篇幅......

相信我,你一定会有下一个故事,下下个故事,比下下个故事更好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为读后感而日更

最常见的就是做读书笔记。相比起前两种日更,读后感性质的日更能保证每天都有内容可写,不会有卡文的瓶颈期也不用挖空心思蹭热点,过程相对轻松,更像是每天的打卡任务。

在持续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培养联想能力,锻炼发散性思维。比起单纯记日记,为读后感而日更无疑更有价值。

其实也未必要有什么感悟,每天仅仅是摘抄下一些巧妙的词句都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归根结底,日更只是一种方式,在我看来,它最大的用处就是帮助我们养成规律性的写作习惯。而多读、多写、多思考、多总结才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的唯一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如何有效的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