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三国演义》精华缩编本 全40章) (作序者:一位素未谋面的、编者十分尊敬却对其真实身份一无所知的神秘网友)

(编者按:网友bae3h26il2364,萍逢于此虚拟空间。自本书发布以来,贵文友一路追更鼓励至今。对于他(她)的一应身份信息,编者一无所知。然而其偶有所论,却深动我心,言我所欲言而未能言,使我顿生知音之慨叹。于是我斗胆请序。如今果然获此豪赠。窃喜之余,再次深表谢意!本序言将以贵网友的最终修改版为准。)

                                    序     

                                            作者:bae3h26il2364

      此序本是我受此著影响所生的一些个人感想,承蒙编者不弃,邀我做序,斗胆整理成篇。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位列“四大名著”,当之无愧。但正如编者所言,近些年,经典名著地位堪忧,《三国演义》也不例外,常有粗浅者将之与陈寿《三国志》一较高下,殊不知二者有质的区别,没任何可比性;更有甚者,欲将四大名著分个高下,实属多此一举。有这时间,不如细细品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古人的智慧。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不以成败论英雄”价值观的体现:三国归晋,天下终究归了司马氏,照应了开篇所言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所以,若从结果而论,三国一众枭雄们,又有哪一个成功了?幸亏,历史所追求的向来不是一时的成败,而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是一种不朽的精神。这精神既存在于古代听众听说书时的声泪俱下中,也存在于当下读者读三国故事时的阵阵惋惜中。从古至今,人类的悲欢每每相通,人们或赞其武艺,或惜其忠义,或叹其教训……这一份份情感穿越时空,使每个时代的读者都感同身受,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文者以辞达意,然而决不可重辞而轻意,也不可重意而轻辞。一部好小说,要做到雅俗共赏、辞达意通,极难。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愿将《三国演义》称之为书中君子。《三国演义》成书之后的几百年中,“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一直是它在文言文时代的骄人特色。然而,自民国初年推行白话文运动算起,至今已逾百年。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读者而言,《三国演义》不论其形式还是内容,早已从“文不甚深”反转成了“文不甚浅”。编者痛感于此,潜心重构之时,想必如履薄冰?编者以自己的理解,精妙地采用删略、重组与注释的方法,降低了阅读的障碍,浓缩了原著的精华,凸显了故事的主题,使经典更易被孩子们所理解、接受。这已不是机械的编译,而是大胆的再创造。

      在文化日益低俗化的时代,编者这种通过大幅降低阅读门槛来引领孩子们重温经典、扩大文化传播的不舍追求,不愧为一股清流。在中国战略性崛起的背景下,建设文化大国必然是未来中国的一大主旋律。这条路任重道远,感谢编者为孩子们做的贡献与探索。

        说到文化的传承,本人有些拙见,想多说几句。一家之言,望读者海涵。

      以我之见,没有落后的文化,只有落后的文化传承者。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佛教的世俗化,无一不经过优秀的文化传承者的改造,方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传承,分为“传”与“承”,两者辩证统一,绝不可分。做到二者兼顾,推陈出新,才能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传承文化,必然意味着对文化进行重新解读,使之适应时代需要。传承者或许带着几分屈服现实的无奈,亦或许有着几许偏离原意的自责。《三国演义》宏阔精深,虽“不易变”,但仍“可变”,这是编者能够创作此精编版的根基与前提。编者是《三国演义》的“改革家”,其“前情”“后续”虽大幅删减、重组原著,却又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原著;每章末尾附上的人生灼见,又较好地呼应了时代与人性的需求。把握好这些平衡点,绝非易事,这同样是一门妥协的艺术。编者恪守中庸之道,无疑为文化传承找到了一条出路。我初读三国时,无论是原著,还是评书,甚至影视作品,都止步于关羽兵败走麦城那一段。那时的我,实在是没有勇气去直面后面的种种悲剧,直至今日也未能对后半部分细细品读。如今我愿借此良机,补上这一遗憾。“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编者的“一章一得”,阐述了人生道理,赋予了这部经典更多的意义,普惠孩子,陶冶心灵,本人实在感佩。

        传承文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变中寻求不变。中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与遗留,具有极强的普适性,称其为“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悖”也绝不过分,对当下乃至未来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这,便是后人所要寻求的不变。这本精编版《三国演义》,40个精选的精华文段,保留原著,一字不易,是本书的另一大点睛之笔。编者在无法求全的前提下,萃取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完整呈现,供读者细细品读,用意深远。

        名著改编中的变与不变,是个极为重要的命题,绝对不可轻视。因为这涉及到衡量糟粕与精华的时代标准,涉及到对于接触它的孩子们的价值引领。编者稍有不慎,就不仅不是雪中送炭,反而是雪上加霜。我很高兴地在本书中看到了这种“传”与“承”的兼顾。编者的努力,是文化传承中的一大幸事。

        我很喜欢这“传统”二字,也很重视传承的作用。读者须知,远从周公以来的三千多年,远从孔子以来的两千五百年,历经了多少衰乱,多少世界古文明灰飞烟灭,唯我中华文明屡仆屡起,硕果独存,这恰恰缘于历代优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顽强坚守与传承。传承传统文化,仅凭空言是不行的,需要更多的像编者这样的人的共同努力。传承者不要怕逆了时代的流行,不要怕属于少数,不要怕无凭借。要心怀理想,心系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相信否极可以泰来。

      当然,编者亦非完人,他的所选所评,仅为其一人之价值取向,是一家之言。想必读者们也不会求全责备。读完本书之后,读者如果对《三国演义》产生更大的兴趣,完全可以进一步去亲近原著,或可见常人之所未见,得常人之所未得。

        对于本书的具体见解,人各有异,见仁见智,本人在此就不做点评了,请读者自行品读吧。但本书在结构体例上的突破与实验,确实令我有意外之喜。其创意虽源于大学教授,但仍要感谢编者的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听编者讲本书缘起,不胜唏嘘。如今佳作面世,心愿得圆,希望时光终究不会辜负您的苦心。

      未来中国是少年中国,未来总体是年轻人的天下。但在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领域,还远远不是。像古典文学、戏曲艺术、绘画、雕塑等,仍然曲高和寡,老一辈还无法顺利地将这份传承的责任交给年轻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仍然将落在像编者这样的各级文化与教育工作者身上。

        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也许是革命斗争的需要,很多时候,国人们颇不容易去珍惜传统,倒颇流行打倒传统,矫枉过正,也可以理解。然而,当下的中国,在西方话语霸权与文化强势的渗透下,当代年轻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还远远不够。而一个文化与精神缺钙的国度,是很难真正走向真正的自信与强大的。是到了再认识、反思与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时候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文化自信的建设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青少年是中华之未来,民族之希望,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投身文化复兴的工作,来发掘民族文化的底蕴,来焕发传统经典的光彩,去润泽孩子们的心灵。

       文化复兴,任重道远,潜移默化,假以时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

                                                                                           bae3h26il2364

                                                                                                       2021年1月3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序 (《三国演义》精华缩编本 全40章) (作序者:一位素未谋面的、编者十分尊敬却对其真实身份一无所知的神秘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