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出乐观的孩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出现过比例不小的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的学生以及由抑郁倾向导致的各类学业和成长问题。我和我的同事对此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逐渐变得更加理智、客观和科学。尽管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如今的社会,抑郁就如同感冒一样普遍,但仍惊诧于它越来越低龄发病率以及学校、教师乃至家长对此的束手无策。这通常会是一个个令人悲伤而又无能为力的故事。

       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在我育儿过程中也总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状况,为他每一次的受挫揪心,每一次的胆小退缩而忧虑。虽然知道乐观的性格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乐观”究竟从何而来,如何而来,头绪纷乱不清。


       初看书名《教出乐观的孩子》以为是一壶美国鸡汤,读了以后发现确有不少可取之处。个人以为最有启发的以下一些观点:

1、父母的教育误区

       作者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适可而止的自尊教育。通过威廉詹姆斯的一个自尊公式:自尊=成功/自我期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自尊来源于高成就或低期望。高成就对应的是“表现满意”,而低期望对应的则是“感觉满意”。作者认为“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不先交表现满意而直接教感觉满意”。因此父母在孩子尤其是表现不佳时无条件的赏识、认可,非但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自尊,还会不断破坏他们的积极感受。作者指出作为失败受挫的消极情绪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会让孩子察觉到不良情绪的到来,提供心流体验(激发出接受挑战、重新振作和投入的情绪和心理),最终通过坚持的行动获得真正的成功,实现表现满意的结果。

       作为父母需要明白由于关心则乱而过早介入孩子的失利,企图通过缓和挫折、提前解除其焦虑的做法,也许换来了孩子短暂的情绪平复,但却为其学习逃避创造了机会。要知道孩子并不傻。他的自尊感来自于他真实感受到的满意程度,而不是父母如何去评价。

       因此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视失败,把得失看成一件平常事;改变其对失败的看法,树立正确的解释风格(正确归因);奖励坚持、毅力而不仅是成功。

       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这组概念(表现满意or感觉满意)也有一些新的感受。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理论都是需要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全力以赴追求卓越,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从实际出发应对各种挑战。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真正努力过,以及问题出在哪里。毕竟没有人的一生是战无不胜的,一味的追求表现满意或感觉满意,都将导致糟糕的后果。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形成正确自尊的方法,当面对挑战和结果的时候他知道如何应对和评判。

2、乐观不是万灵药

      在一本提倡乐观的书里作者最后谈到”乐观只是一种工具”,让我产生敬意。毋庸置疑,乐观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乐观不是一个孩子最终成功和幸福的全部。它仅仅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和辅助。作者提出“抑郁现实主义”的概念,认为(轻度/倾向)抑郁的人比乐观的人可能对现实和自我看得更清楚。因此,我们给与孩子的乐观要警惕盲目的风险。乐观不是闭着眼睛自我洗脑,而是基于事实和正确前提下的一种积极态度。

      有时我也会担心对孩子过于“精心”的养育,会不会给他一种错觉以为家庭生活的状态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我们极力给他营造真善美以培育他良好的品性,可假恶丑又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让他见识呢?我和同事们也经常讨论,在学校生活中,在课堂中,我们究竟该给学生呈现真实的生活/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还是完全过滤后的生活?孩子们的价值观是否必须在离开家庭和学校以后才真正开始接受考验?我想这些问题有各种观点可以自话,但归根究底在孩子正式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的许多年,学校和家庭依然任重道远。当然我也从现实经验中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孩子体内都储存着强烈的、能量惊人的自我生长和发展的原动力。我认同《先天后天》中作者马特里德利的看法:父母对孩子的“塑造”只存在于胚胎期(遗传因素),此后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孩子自主发展的一种回应。当然回应的质量也决定了孩子们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不是谁的附属,不会盲从谁的指令,但他们天赋的激发需要外界的巨大帮助。我们需要小心识别,及时支持,恰当引导,他们自会自我成就。因此教养的焦虑绝大部分都与孩子本身无关。

      Anyway,我期望我的孩子们即使身处不净的现世,也因心有丘壑,自奋力跋涉而不失澄澈也。

      当然,拥有正确的乐观精神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出乐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