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定西孤儿院”

在网上搜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已只有零零星星的二手书在售了,跟当下的“网红学者”和“励志作家”的书相比,其封面土得那么不合时宜。

十多年前,初看这本书,我一边读书一边流眼泪。却没忍住,一口气一夜读完。杨显惠的这本书几乎没有任何修辞,简单直白的文字,平铺直叙的写法,但每个故事背后都是一串悲惨生命。

有读者在豆瓣留言:读完余华的《人生》,觉得主角富贵是世间最命苦的人了;读完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才知道,富贵有多么幸福。

这本书记录的,是1959-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甘肃省定西县的一个孤儿院,收纳的形形色色的孤儿们的故事。大致记录了其中的几个孩子,是如何变成孤儿的?变成孤儿后是如何生存的?如何被送到孤儿院?到孤儿院以后是如何生活的。

我们今天在百度搜索“三年自然灾害”,给出的释义是:中国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加上从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有人说,饿死了1000万人,有人说,是3000万。无从考证。

在贫穷的甘肃定西,这些农民先被“大锅饭”砸了家里的“小锅”,又被“搜粮队”夺去了家里的“余粮”。最后,当“大锅饭”每天只能打回一些没有米的米汤的时候,大规模的饥荒便发生了。大家起初是去“拾地软”,挖“观音土”,后来,就开始大规模的饿死人了。谁谁谁谁家里“关了门”,就是这家人全部饿死绝了。以至于有了“扣儿娘”的故事,谁也不知道扣儿娘是不是吃了自己的孩子,只是看到扣儿的辫子搭在水缸上,家里传出了奇异的煮肉香。也有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去孤儿院,自己在炕上跪着上吊而死;也有爷爷夜里死了,找不来人抬埋,就挪到炕边;后来父亲也过世了,依然没人抬埋,挪到炕边;后来母亲也去世了……孩子和奶奶穿上最厚的衣服,守着一屋子死人,坐在炕上等死……

我不想转述这本书中故事的惨,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买来看看;我也不敢探究这一人间炼狱的根由,正如一句个词唱的: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我只想说说从这本书描述的故事里,延伸到我身边的几件小事。

第一件事,是我的大伯,今年70岁了,2010年从陕西到海南来旅游。我给准备了一些方便面。我说,大伯你在家经常吃面,海南旅游的团餐都是糙米,你可能吃不惯。大伯说了一句:啥也不用带,我是59年过来的。我当时是不明白这句话的,读完“定西孤儿院纪事”,我才恍然大悟,对于经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只要能吃饱,这世界上就没有难吃的东西。

第二件事,是我的外婆,每次吃馒头,要把掉在身上、餐桌上的馒头渣认认真真捡起来,一粒一粒送进嘴里,很是节俭;但外婆在以前身体硬朗还能做饭的时候,却总会做多,两个人的饭,硬是能做出八个人的量,剩下的却舍不得扔掉,一顿一顿吃剩饭。我想,捡馒头渣是因为饿怕了,所以本能地要节约粮食;做多饭也是因为饿怕了,所以本能力要多准备一些。就像现在,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长辈总喜欢把冰箱塞得满满的、总喜什么东西都屯一样。饿怕了,缺怕了。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言里写道: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我也希望《定西孤儿院记事》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我们读历史,并不是要“揭疮疤”,或者要抹黑什么,而是要时刻保持清醒,要时刻记着小平爷爷“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珍惜来之不易的承平时代、幸福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遗忘的“定西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