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年货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对吃情有独钟,这事儿不怪我,小时候家里穷,没啥吃的,缺啥补啥吧。

农村的娃们最盼的是过年,腊八之后每日睁眼便盼着放寒假,之后又盼着过小年——腊月二十三,送灶君,吃糯米粑粑,白色的糯米包的是炒熟的雪里蕻肉丝,一口咬下去,糯米的纯香夹着肉的鲜味,让人根本停不下嘴。大人们说,吃一个长一岁,吃两个就长两岁了,这是习俗,所以再好吃,父母都拦着,不让多吃。

小年之后,还要备各种年货,每家要蒸上些糯米,用筛子盛,放屋外晾干,第二天送去加工厂打炒米糖——糯米加黑芝麻裹上热糖稀,机器趁热切成一块块的方糖。等到大年初一,堂屋的桌上摆食盒,里面放些, 来招待来拜年的人。不过也没人伸手拿,这玩意家家都有,吃多了又甜的发齁,不稀罕。

炒米糖必须得有,这就像初一要吃饺子,也是习俗了。

我们那十里之内就一个加工厂,到了年末特别忙。母亲为了排上队,天不亮就要起身,用白色的化肥袋两头装上食材担着,踩着蓝色的月光出发,却直到下午才能回家。那天我和弟弟哪都不去,在家守着,轮流去村口张望,谁老远看到母亲挑着担子歪歪地过来了,便跑着折回,大喊:“来了来了...”。然后我俩迎上母亲,一道回家,母亲担子刚卸下来,我们如狼见着肉般,抢着揭袋子,伸手进去抓糖,母亲站在那里咧着嘴,偏着头擦汗,早没了力气来说我两了。

白色的炒米糖上面粘了黑芝麻,嚼起来“嘎嘣、嘎嘣”脆,麦芽糖的甜,带着芝麻的浓香,我和弟弟解了馋,过了嘴瘾,之后时间一长,有些腻,也不主动的去吃了,待年后开春,生活一切照旧时,便又成为了好东西,每年如是。

后来农村的生活条件好了些,加工厂除了做炒米糖之外,又可以做芝麻糖和花生酥。这两种糖需要的原料贵,加工费也不便宜,母亲总舍不得,她依然是天未透亮就出发,依然是要排队,可我们却少了期待。

只能是偶尔在别人家才能吃到了。

母亲带我们去亲戚家拜年,我们和大人们作揖,说吉利话,眼睛却早瞟到桌上的花生酥和芝麻糖了,大人把食盒递到我们面前,客气地说道,“想吃什么就拿,多吃点。”我和弟弟立马眼睛闪光,也不推诿,笑着动起手来, 母亲看我们猴急的样子,面子有些过不去,上前就要拦住,嚷道:“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家里吃的还不够多吗。”我们哪听的进,手将糖攥得紧紧的,生怕被人夺了。好在亲戚慌忙笑着拦住母亲,打圆场,说:“孩子嘛,家里多。喜欢吃的话多带些回去。”母亲这才放过我们。

花生酥是花生压制的,很纯厚的香,只吃一小口,味蕾便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空气里都是甜密的香味,让人满足。后来我和弟弟都大了些,我们总是埋怨母亲,那会家里的条件好了许多,因此人家有的,母亲肯定也会备些,只是不多。

可那些糖好像再也没有了小时那般的吸引力了。

如今,我们一家人天各一方,只能过年才见上一面,年货食品的种类数都数不过来,可能是习惯使然,母亲依然会准备些炒米糖之类的,不多,也不用排队去加工厂,在镇上便能买到。

去年过年,我和爱人带着儿子回家,母亲开心的端出来食盒,拿出花生酥往儿子手里塞,笑着说:“乖孙子,叫奶奶。”

儿子连忙把糖拿在手里,用鼻子闻了闻,皱着小小的眉头说:“奶奶,我要吃巧克力。”

#羽西X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年味|年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