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抹蓝

        加缪曾写道:“在非洲,大海和阳光不费分文。” 地处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便是一个拥有1200km海岸线与全年300多天日照时长的温暖国家。如果一个国家有颜色,那我想阿尔及利亚就应该属于蓝色,因为那海、那天。

及尔市中心
贝佳亚海边

 

光芒万丈
棉花糖

        阿尔及利亚坐拥地中海,海水让它充满柔情与灵性,也让它带上了点慵懒、闲适的气质。它的天空好像一张画布,有时底色是纯净的湛蓝,有时又是神秘温柔的粉紫;而云又好像一个会变身的魔术师,时而变幻出飞鸟、马等不同的模样。就是这样一幅幅的画面让我明白了文艺片里充满童趣的天空是真实存在的。在阿尔及利亚的三年里,我拍得最多的就是天空。每遇到特别的天色或云朵,便定格记录,留下了大约二百张照片。在那些简单平淡的日子里,这样奇幻多变的大海与天空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温暖。

纺锤状

        海天之间,白色山城阿尔及尔静静地看着云卷云舒,潮起潮落。如此蓝白色调,好像诉说着这个遭受过各种磨难的民族所向往的平静与安宁。城市中心,欧洲风情与阿拉伯特色混而为一,相得益彰:露天阳台挂着条纹布帘的白色法式建筑,又半遮半掩地透露着阿拉伯文化中的保守;欧式园林风格的植物园里装点着阿拉伯风格的瓷砖。深处其中,心里常常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穿越感,这是在“非洲”还是在欧洲街头?是在八九十年代,还是在现代都市?它用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拉近与你的距离,再慢慢向你展现它的特质。

博物馆里的及尔港

        及尔东北部的老城卡斯巴便在蜿蜒的街头巷尾与石板台阶间保留着古老的阿拉伯传统风格。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网上看到一些人不建议前往,因为那里属于贫民区,人员混杂,不安全,可如此特别之处我又怎能错过呢?

        古城顺山势而建,外观其貌不扬,但内部却别有洞天,这好像是阿拉伯式建筑的普遍特点。一天,阳光灿烂,我漫无目的地走进一家小图书馆,只见它大门简陋,整个建筑几乎隐藏在一片绿植下,很容易被忽略而过。一位管理员热情地接待了我,带我参观每个角落。忽然我被一位戴头巾的姑娘吸引了,她对窗而坐,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背影就像一株静静绽放的花,散发着丝丝幽香,静好、绵长。这座图书馆曾是一个老宅子,墙上贴着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瓷砖,上面印有造型不同的东方渔夫,这令我倍感亲切。旅游的意义也就在此吧?“不期而遇”“怦然心动”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拾阶而上,我走入居民区。狭窄的巷子曲折蜿蜒,两旁有清真寺、店铺和民房。街巷里的清真寺准确来说不是一间独立的“寺”,它夹在民房间,简陋昏暗。前门放着一双双鞋,衣着长袍的当地人有进有出。由于非穆斯林不得入内,我只在门口瞄了一眼,生怕打扰那些虔诚祷告的人。神圣之地不禁让人产生敬畏感,直到走出十米开外才好像回到了百姓人家的生活图景里:手艺人沉浸在自己的作品里;女人在水池边接水,小孩子在小广场上踢球嬉闹;猫咪趴在门前晒太阳,毛驴在草堆里啃草……详和安宁之中哪有一丝不安的因素?所以,路真的要自己走,景也要自己看。

小小图书馆
安静
涂鸦
街道
老城边的清真寺

        我几乎用脚走遍了及尔市中心,才发现这个在大多数人眼中没有多少娱乐与趣味的城市其实潜藏着各种可能性:尽显着阿拉伯式建筑的精细与色彩的Bardo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u Bardo);记录了昔日的阿尔及尔,又提供着欣赏今日及尔的最美视角的国家美术博物馆(Le Musée National Des Beaux Arts);散发着年轻与活力,展览着诸多本土艺术家抽象或写实作品的及尔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Algiers);收藏有中国旧邮票的小店;小而整洁的祖传二手书店;温柔妩媚的海边落日;夜色灿烂的及尔湾……当然,及尔之外的美同样丰富多彩。

Bardo博物馆
阿拉伯风瓷砖
Bardo博物馆


国家美术馆天台最美视角
现代艺术博物馆


小渔港
坐等落日

 

喜欢上了夜间飞行

        从东到西分布着安纳巴、贝佳亚、蒂巴萨、奥兰、特莱姆森等主要沿海城市,相对首都及尔来说,海水蓝得更纯粹。贝佳亚有段依山环行的沿海公路,每到拐弯之处就好像走到了天涯海角,无限壮阔。在一片浓淡相宜的蓝色与氤氲的白雾间,双眼沦陷在海水、天空、远山之中,不忍离去。还有康斯坦丁、布里达、塔里夫、比斯卡拉等内陆城市,它们虽然无法分享大海的壮阔,却拥有群山、湖泊、森林、沙漠等色彩更丰富的美。

树被吹弯了腰

Tipaza遗址公园里捡到的叶子


布里达山上看雪
非洲的雪
高空下的雪山
西边特莱姆森
东边安纳巴
豹子在喝水~

 

康斯坦丁大峡谷


康斯坦丁凯旋门
康斯坦丁大清真寺
康斯坦丁大清真寺

        在这片国土上,我去过十多个城市,它们横跨东西边境到中部的康斯坦丁,慢慢觉得阿尔及利亚就好像一个低调内敛的阿拉伯姑娘,面纱之下藏着让你意想不到的美。你看,非洲的标签不该是“黑人”“疟疾”“饥饿”“贫穷”吧?在这里,我们会更加明白不要标签化任何人和任何事。

        曾经说如果离开阿尔及利亚,怀念的或许只有海与天,但现在看来,我所怀念的远多于此。谢谢那些陪我经历过这段时光的人,有机会再见。

城市涂鸦

后记:

        “阿尔及利亚”这几个字,现在对我来说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人的记忆就是这般温柔,它会淡化种种不好,留下最美好温暖的点滴。离开那里后转眼间过了小半年,地中海终于成了记忆中的一抹蓝,难以触及。或许此生再也不会踏足,可未知的人生总是充满意外,谁又说得准呢?很多年后故地重游也未尝不可。

        那年,因为名句“世界太大,我想去看看”,说服了自己与父母,踏上这片土地。来前我基本一无所知,对阿尔及利亚人的印象就是巴黎地铁站里的小偷及各类不学无术之徒。咨询了不少曾在非洲奋斗的朋友,有好有坏。最终决意出发,并赋予了自己打破非洲固有印象的使命。

        如今,虽然父母认为这段经历没有太大意义,我又回到一个新的起点,但我从未后悔过当时的决定。说实话,每次听到他们如此评价我生命中的这段时光,内心就抱有歉意,没有成为他们想要的模样;但我也蛮委屈,因为我已不是三年前的我。

        2015年8月30日,我与黑哥告别,与法国告别,坐在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的飞机上。靠着机窗,喜忧参半:一半是离别的悲伤,另一半是对未知生活的好奇与期待。两个多小时后,顺利抵达阿国。映入眼帘的是海关写有法语和阿拉伯语“欢迎来到阿尔及利亚”的牌子,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已踏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那天,天空灰蒙蒙的,道路的隔离带种着热带植物——棕榈树,周边不是空地就是低矮的房屋,与两小时前的繁华都市相比,这里的确“荒凉”。这种落差与阴沉的天,让心情瞬间不美丽。但到公司以后,一见到自己的房间就甚感欣慰。虽然它不过是一间不足10平米的小板房,但五脏俱全。对于我这种长期合租的人来说,有个独立的空间实属不易。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我一住就是两年,期间经历了由热闹变清冷、由陌生到亲切的变化。开始,板房内的邻居们把酒言欢;最后,剩我独享一层楼,与小野猫做伴,并把这简朴的板房屋住出了家的味道,即便它冬冷夏热,下雨时像打雷,临到搬家时也多有不舍。算一算这些年一共搬了七八次家,每次离开前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好让它去迎接新的主人。真是“心安是归处”,身在漂,心不漂。

毛绒玩具给人幸福感

        接下来,我很快地融入了新环境,结识了新朋友,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普遍来说,在中国驻非洲的公司里,生活范围与工作范围很难区分,大家都如兄弟姐妹般地过着集体生活。工作之余,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喝茶侃大山、健身打球、逛街压马路,使单调的海外生活多了些色彩。后来,他们因各种原因接连回国,还好我习惯了离别,也擅长独处,日子过得并不孤单。缘于羽毛球,我身边又换了批新朋友,个个都是高手。他们带我走进羽毛球的世界,让它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他们也成了我志同道合的伙伴。

        2018年6月17日,我离开了公司,离开了阿尔及利亚,应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是啊!每个留下或离开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只要为了这个理由过得踏实、开心就好。人的一生要经历分分合合,慢慢地,我们就会明白,很多人只会陪伴你一段时光,所以,只要我们在一起时温柔相待就足够了。

        最后我想说,愿那些我所尊敬、崇拜、喜欢的人一切安好。

                                                                                                                                2018.11.23

天然氧吧植物园


及尔市中心
这里烟可以论根儿买
老街
中国海军访问阿尔及利亚,我专门去看大军舰和国旗

小馆子


我养过的小动物
油菜花开


2018.01.01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的那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