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没考好时,试卷本身比分数更重要!

期末考试结束后,这几天,孩子们的成绩也陆续出来了。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忧,考了高分的孩子,爸妈喜笑颜开,夸奖一番;成绩考砸了的则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诚然,考试分数是判定这一阶段学习的显性化指标,但分数的高低绝不是考试的唯一目标。

  考试仅仅是为了了解孩子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拿来做比较的,更不能把考高分当成人生的目标。考试成绩公布后,父母最应该和孩子做的事情,应该是面对考试卷子的交谈。

满分学生没有未来

  在小学阶段,由于现阶段学校期末考试的种种因素,考试题型简单,孩子们的成绩也相对较高。有时候,六年级数学考试95分在班里也只是个中等水平。这也导致许多家长被如此之高的成绩蒙蔽了双眼,认为孩子在学习上问题不大。实际上,这种考试制度会让孩子在学习中的问题被隐藏掉。

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是学习和纠正脑海中对概念错误理解的最佳机会。如果只重视结果,不在乎过程,如果一味只在乎分数,而忽视了试卷中问题的存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也会让孩子慢慢养成凡事以结果为唯一导向的观念。许多优秀的孩子上大学后,所表现出来的浑浑噩噩只为一文凭,在“象牙塔”里耗费四年青春的现象也几乎都是类似的心理因素导致的结果。

错误是学习的最佳机会,把握这样的机会才能够带领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理解的路,一点一点地找到自己理解知识的独特方法。

面对错题,你该怎么和孩子一起分析?

许多家长经常犯愁,相比语文和英语而言,给孩子讲解数学错题是最费劲的事情。其实,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给孩子讲题时都是成人的语言,孩子理解起来很费劲。

多数家长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有时候会运用后面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孩子当前面对的问题,所以很难给孩子讲明白,孩子对过程也就似懂非懂了。

帮孩子去分析错题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而不是所有错题统一讲解。

只有找出问题根源,我们在帮孩子改正错题时才会有的放矢。

小学阶段,孩子做数学题经常会犯五类常见的错误,家长们可以将孩子的错题对号入座。

1、粗心。对于这类问题,许多家长经常在狠批一番后,会采取让孩子对错题抄很多遍这种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工作,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更不会起到让孩子下次考试中更加细心一些的作用,只会对孩子积极的自尊心有影响。

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判断孩子会不会做,如果同类型的题目都做对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纠缠粗心的错误了。科学分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中,粗心不一定完全是坏事。有的时候,相比细心的孩子,粗心的孩子在创新能力上更胜一筹。

2、步骤跳跃。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计算问题,许多孩子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喜欢在答题的时候跳跃步骤,但由于大脑中还没有形成比较严谨、熟练的步骤。因而,这一“跳”就出现了错误。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让孩子进行步骤拆分,在本子上将计算的每一个步骤都详尽地写出来。写下一个步骤就相当于完成了一个动作。只有这样的练习,孩子在大脑中才能建立清晰、明确的过程,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3、规则模糊。数学涉及大量的运算,无论是加减乘除、还是面积体积的规则,运算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许多规则。

规则是数学中一块重要的基石。无论是小学阶段集中在数字上的规则,还是上了初中后游走于字符之间的各种规则,其中的本质都是相通的。但由于对规则的理解仅仅处于浅层意识,孩子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经常会混淆到一起,比如学习到的混合运算中。这个时候,需要不断变换题目样子,要求孩子不能跳跃规则,一步一步地按照规则的要求来解题。

4、题意偏差。题意偏差是小学四、五、六年级错误比例相对较大的一个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应用题的解答。这个阶段,数学题目的解答不仅需要孩子的计算能力过硬,对题目中每一句话的理解能力也会有要求。但在这个时候,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都没有人专门为孩子准备强化对事物关系理解的教学内容,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日常所见的“读不懂题”,在做应用题时连蒙带猜。

这个时候,比较有效的方法是父母引导孩子把对题目的理解说出来,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是对题意理解有偏差,还是对词汇理解有误解了。然后再重新给孩子讲解题目,逐字逐句地去分析。

5、概念曲解。概念曲解是这五类错误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连续3个月出现概念不清,将会带来继续学习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把做题的思路、思考的过程都说出来。家长在听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去纠正,而应做好一个聆听者和探寻者。让孩子大胆地讲出来。孩子在讲题的过程中,有时候自己就会领悟出来,也会记得更加牢固。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孩子没考好时,试卷本身比分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