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永澄老师加餐内容的思考

一、说在前面的话

经过UDH一系列行动,我们被逐步引导提出5~7天解决的小问题——行动体验——总结并输出UDH行动体验文章,这一整个过程下来,让伙伴们从行动中体验、认知,总结、形成自己的经验,这是一个带有魔力的行动,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一点:去做、去做、去做~,只有做了才有后面的无限可能,不做,看见的都是困难。

      半个月的行动和体验后,守心小姐姐非常体贴地为我们组织了这次伙伴们在目标制定及复用中遇到的问题答疑加餐,真的是很爱很爱永澄老师及他的团队小伙伴们,一元笔记的这次实践让我近距离感受到永澄团队的理念和爱,同时让主动承担,付出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收获这一理念渗入我的思维,并激发了我主动承担和付出的意愿,同时非常非常感恩遇到了这么多优秀,不断进步,愿意主动付出的小伙伴们。

二、伙伴们提出的问题:

本来想把几个引发我思考较大的几个问题表现出来,后来想想,还是都放在这里吧,因为想保留一下自己成长的发展线。

三、几个答疑时引发我较多思考的点:

1、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如何萃取经验,在自己使用时快速调用

想要调取自如,就是对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的经验,短时间内尽可能取出或关联取出使用,可以是为自己解决问题使用,也可以是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使用,可以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类似情况就想想自己用来解决的方法是什么,还可以通过讲给别人听(费曼)来强化对经验的熟悉度,只有用得足够多,足够熟悉,就可以调用自如了。

2、一元笔记什么都写,很散乱,怎么处理?

不需要处理,这是一个积累边界问题,积累是什么,积就是攒,累就是可以攒很高,打个比方,沙堆再怎么积想要有高度很难,但是你给他一个边界,它就可以攒很高,一元笔记首先是积,什么都攒下来,持续攒,攒下来的目的不是为整理,而是为了尽可能积很多沙,我们可以在积的过程中就有目的性地给它边界的积累,就是定目标,定解决方向,围绕它解决问题,也可以在用的时候给它边界让它有高度,一元笔记的目的是创造,创造就是给边界,让沙子成型。

3、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小目标是解决一个进行下一个还是同时解决多个?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成果明确和成果结构化,解决的方式是WBS,这个是新知识,要需要我进一步了解学习的一点,这里先留着。

4、在一个目标完成后,会松懈,如何再快速启动下一个目标(这个问题是我自己提的)

解决方法特别简单,去做,随便让自己思绪飞一会儿,飞完再去做。用DA模型问题去解决(这一点用起来)

这个问题里面有一个点,就是我的注意力过于关注我为什么不能快速启动,而分散了我想要启动这件事本身。

另外,用象与骑象人来说,就是大象没有得到真正的激励,也就是大象在被动做事,大象的内在力量没有得到激发,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其实需要的激励特别简单,因为平常我其实是特别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如果得到认可和鼓励,我的大象就特别有力量,可以说是那种不知疲倦,觉得自己可以跨越任何一个困难的力量,但身边的交流方式往往对认可和鼓励别人都表现得特别吝啬,包括我自己也是,好像没有这样一种氛围和习惯,这一点我自己其实在慢慢改变,比如我现在肯定他人的言语在增多,比如对小孩用得最多的是鼓励方式。

这次,永澄老师再次推荐了象与骑象人,刚好另一本书听完,今天启动了象与骑象人的听书行动。

5、走过一个赋能循环后,发现效果不大,向前走的动力不足,怎么办?

答案是再走一遍

一定要能量高,状态好才能做好事吗,重要的是完成目标,而不是好状态,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关注到目标之外的其他条件上,可以发展一种能力,在状态不好时还能专注把事情做好(这是一个可以深挖的点)。

6模型是如何攒出来的?

就是自己去体验,去套用模型,用多了,套上了就学会了,不要总是纠结于方法,捷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体验,纠偏,演化出最好的成果,萃取,形成经验,复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19永澄老师加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