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一步一步修改“自我介绍”的

上面这个截图是我现在使用的“自我介绍”,已经修改了十多次。其中“食品智能快检资源”是前几天才增加的。每一次修改,我感觉都是一个进步。幸好,之前没有删除旧的介绍,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范例文章。

我需要一篇“自我介绍”

一年前,因为加入社群进行学习,要做一次这样的自我介绍。我不会写,也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介绍。突然要写给别人看,有些忐忑,有些胆怯。脑子一下冒出来的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这些基本性的概念之外,想不起来还要写什么。

社群的同学、战友们陆陆续续地把自己的自我介绍发了出来。都很漂亮。回过头来看自己,感觉自己之前做的事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世上的路算是白走了。

思前恐后的写出下面这个自我介绍。后来在这个基础上修改了多次,所以就把它名为1.0版本。(我使用有道云笔记,所以都记录下来。)

1.0版本

第二天,再次面对战友们优美的个人介绍,真是无地自容。整个介绍如白纸一张,什么也记不住。于是挖空心思,把过去做的事想了一遍,于是凑起了下面的1.1版本。

1.15版本,还是觉得和第一个一样,什么也没有。还是对这个介绍不满意,又做了如下的修改。

在“自我介绍”里加上一个小标签

这一版之后,就没有再做什么修改了。因为自己也没什么可写的了。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可能把不是自己的事,弄成自己的事儿吧。算了饶过自己了。

这时,我已在007不出局写作群里持续写作大约有120天的样子,又通过学习弗兰克写作课程与六子6P的阅读课。受到付费课程的刺激,有了想做社群的想法。与同班的陈凯一商量就搞起了微习惯社群,如今社群已经运行200天了。社群也迭代成为了微习惯2.0。每天60人在用这个工具帮自己建立好习惯。

终于,可以在“自我介绍”里加一个小标签了。

1.2版本,多了个微习惯的小标签。

1.3版本,写了许多无用的东西,想删掉一些东西,结果又加上了些无用的电话和邮箱,还有XXX这样的字样。越来恼火了。

良好的友谊来自真诚的自我介绍

大约在9月份的时候,我报名了李海峰老师的《DISC国际双证班》学习如何提高人的敏感度——知已解彼。面授课程的两天,在一堆大佬牛人前面,感觉到自己的渺小。spenser、彭小六、萧秋水、弗兰克、帮主等等牛人一个班里,让你深深的感到《你和牛人距离,差得不只是几排课》。

在深圳学习时,和我同住酒店一间屋的同学,来杭州的阿蔡的自我介绍吸引了,他的自我介绍最前面写着“良好的友谊来自真诚的自我介绍”。这句话,不仅改进了我的自我介绍,同时也刻进了我的思想里。后来,我虽然不再使用这句话,但我依然知道:良好的友谊来自真诚的自我介绍。

收获DISC之后,还不敢把DISC讲师写到介绍之中,因为还不敢讲。后面脸皮变厚了,不管会不会,就真的写上了。但为了不让找我做DISC培训时,上台丢脸。还是给自己找许多机会学习DISC讲课。最近一次,讲得要好多了。台下的同学们都听明白了。

1.4版本,双多了一个DISC的标签

1.41版本,还是一如既往地乱,再改。

1.5版本,感觉好些了。

1.51版本,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到这里,感觉现在自我介绍的版本已经比较满意了。后来,又做了一次调整,更加有语感些。

自我介绍是需要一步一步修改的

1.6版本,现在就这样定下了。

调整了这么多次,前后有一年的时间,才知道原来自我介绍中要做的“真实”有多么不容易。做自我介绍的方法有许多,在微信里就能搜出一大片,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弗兰克老师《自我介绍,是成年人必须要过的第一关》这片文章。

罗马非一日建成,那篇你喜欢的自我介绍,就在不远的地方等你,只要你别忘了她。

让自我介绍倒逼自己成长

看着自己的“自我介绍”,忽然明白过来,我的所谓的自我成长,竟然大部分是因为我要去填平,在自我介绍中给自己挖下的坑。记得第一次加入DISC社群时,助教教练问我:“你有什么标签或者特长,我们需要把他放在给你做的电子卡片上,让大家了解你更多。”

当时抓耳挠腮也弄不出来,当时就想,要努力给自己找到标签。

冯卫东老师在混沌大学的定位课

这是弗兰克文章里的一张截图,他说:

我们做个人自我介绍和做产品一样,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你是谁?有何不同?何以见得?

对应的产品其实就是品牌名,品类名和信任状。

自我介绍的核心是自我品牌定位,是把自已当产品来经营,所以,随着产品定位越来越清晰,需要打磨的地方就越来越多,需要不断地精益求精,才能让自己被人记住,被人喜欢、被人传播。

有了定位,就有了标签,就要有与标签相符的能力。从不敢贴上DISC的标签,到把这个当作自己的核心能力,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在这大半年,我要不断去强化这种能力,遇到机会就给自己打气,对自己说:“你要敢于去说,敢于去讲!”

为了练习敢于讲出来,我加入了宋杰和张胜萍两位战友互怼的“每天演讲十分钟”一起挑战自我,后面发展成为“演讲日更群”。经过两个月的脱稿演讲,基本上做到了“敢讲”。

做到了“敢讲”,结合DISC的课件内容,要讲一堂DISC的认知培训课,便不再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后来做了一次企业内部培训演讲,2个多小时的DISC与销售培训,学员们收获不错。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从乌镇大会回来后,有一件事让他吓出一身冷汗。他说现在有一款游戏,在上线前,就在网上找一线明星的照片,做到游戏广告里,也不告诉该明星。游戏如果因为该明星火了,直接给那个明星一笔不小的报酬。如果没火,马上下架。再换另一个明星。罗振宇敏锐地发现原本商业里熟知的游戏规则变了,有了新的玩法。他不为所知,他所担心跟不上这个时代,他也怕输。

为了让自己配得上这些标签,不能输。这就是“自我介绍”里的倒逼机制。

有句俗语叫: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话是收不回来的, 用一个比较搞的讲区块链的的段子来说,就是“你把你要娶你女朋友的消息告诉你爸你妈,她爸她妈,同事,朋友等等,你想不承认,那就很难了。”

做一个牛逼的自我介绍,给自己挖个巨大的坑。然后,慢慢爬上来,慢慢牛逼起来。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而是一件最值得投资,也是回报最高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怎么一步一步修改“自我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