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要成为我自己

长大后,我要成为我自己


我发现我比较讨厌我妈妈,而她和她妈妈的关系也不太好。

我不喜欢我妈妈的为人处事,也不喜欢她的性格,但我又发现我却有一部分我不喜欢的像她,这个怎么破?

那以后我的孩子会不会也讨厌我,不喜欢我呢?

我现在有意识地不要做到像她,但有时候还是无意识的像她!应该怎么办?

           霏霏


霏霏



你好,你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讨论,分别是认同的不同形式,认同在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从负面的认同过程中解脱。


不断更新自我认同是一辈子的功课


认同,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受另一个或一群人的影响,情绪、心态、行为模式、人格特点起了变化。

在心理动力学视角下,认同包括了很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大体做个分类:

内摄:把照顾者自身的特质,和对被照顾者的态度,一起内化到自己内心,成为被照顾者的一部分(或曰,客体影像 object  image纳入自体 self)。

这种认同,发生在婴幼儿期,被照顾者此时还不具备“区分自体客体”的能力。

如,婴儿把冲他笑,尽力满足TA的照顾者,认为是自体的延伸。


内化:一个人把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做法,不加区分地变为是自我的一部分。

这种认同,发生在儿童期,孩子可以区分自体和客体,但是不太能用认知功能来区分目的和效果、想法和行为(如,自体能理解客体会有负面态度,但是难以就事论事,理解其中的因果逻辑,而是非黑即白、过度概括化的理解客体)。

如,父母脾气暴躁,在孩子犯错时发脾气,孩子以为他们是坏人,会一直惩罚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和自己发生冲突时,也像父母一般,用发脾气的方式试图解决问题。


认同:一个人有意识地选择像照顾者、老师以及其他重要的客体的某一个或几个特质,可能是客体的外形、思考方式、做事风格、目标与价值观。这是日常生活中狭义的认同,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种认同自儿童期开始,伴随人一生,在特定的场景下,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如果僵化而无意识地使用,则带来麻烦。


不认同:一个人努力让自己不要像照顾者、老师以及其他重要客体的特质,刻意避免客体的外形、思考方式、做事风格、目标与价值观。即日常所谓的“叛逆”,“反叛精神”,乃至家族的“叛徒”。

这种认同在青春期开始,较为明显,在涉及生活的重大选择时,也会出现。

如,父母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儿子吊儿郎当,坚决“不走寻常路”;

或《教父 3》父亲是纽约黑帮老大,儿子拒绝暴力行为,努力成为音乐家,成为一个优雅的绅士,遵纪守法,不问江湖事。


还有几项次重要的认同,简要说一下,

向理想客体认同:一个人像自己的偶像那样生活,以此远离自己的卑微感。

向攻击者认同:一个人像曾经攻击过自己的客体认同,把敌意指向其他客体,以此回避内心软弱的感觉。

向受害者认同: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创伤事件中的受害者(或向其他创伤受害的人认同),并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以此回避攻击幻想。

向失败者认同:一个人向失败的父母、及其他重要客体认同,以此避免体验到成功的内疚感和/或背叛家庭的分离感。


     可以说,认同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最初我们是婴幼儿,处处需要依赖照顾者,我们内摄了一些基本的自我照顾和安抚的功能。随着身体控制、认知的发展,我们才有做出判断,有意识选择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有意识的认同了。

但是我们的角色,并不永远局限在原生家庭,而是会逐渐地社会化(即走向陌生的情景,和非血缘关系的人,发展协助关系)。

从“乖巧的女儿”、“顽皮的男孩”要成长为“温柔贤淑/落落大方/多愁善感的女人”,“孔武有力/遇事果决/意气风发的男人”。

这还没完,在组建家庭后,我们自己就成了“温暖可敬/唠唠叨叨/为家付出的母亲”,“遇事沉着/疲于奔命/沉默寡言的父亲”。

一个人能基于年龄和角色、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普遍的社会期待,大体完成自己的生活任务,而且不觉得太过于僵硬、勉强,那么TA的认同发展,是比较成熟、健康的。


你在信中提到的生活困境,从认同视角的看,主要是“不认同”和“向失败者认同”。

前者是说,你努力避免像母亲那么生活,你并不接纳她的角色;

后者是说,你无意识地和你母亲一样,无法对自己的母亲充分接纳和认可,在情感意义上,成为“失败的女儿”。而未来,你也害怕成为“失败的母亲”,如她一样。


你可能想问,既然有多种积极的、良性的认同,为什么你会无意识地发展了负面、消极的认同呢?

这涉及到我们为什么会启动认同的机制,以及认同的作用。


认同既能帮助我们防御过度的焦虑,也帮助我们构建了自己的性格



通过上述对认同的分类,我们可以留意到:在生命早期,认同,几乎是唯一的让我们生存下去的策略,我们要像我们的照顾者学习,如何喝水、走路、拿饭勺等等,一系列的模仿、学习背后,都有认同的底色。

生理上的安全与满足,这还比较好理解,因为哺乳动物,猫、狗、猴子等,普遍都有类似的成长过程。

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什么那么大,尤其是发展出负面的行为模式和性格?

这是因为:

人与人性格差异的本质,是应用的防御机制的差异;

负面的行为模式与性格与所处的环境、文化如何定义有关。


举个例子,会有助于理解。

小帅和小婉,是大学同学,两人逐渐相知相恋,但是彼此免不了发生冲突,闹情绪。

表面上是小帅嫌小婉娇滴滴,什么事情都需要人哄;小婉觉得小帅说话太粗糙,还讲粗口,显得没教养。此外,他们的表达爱和感知爱的方式也有差异。

可是我们看看各自的成长背景:

小帅来自民风彪悍的北方城市,家里哥仨,大帅、二帅和他,他家里允许打架、一言不合就开干,反而谁要是示弱、娇滴滴的投降,就会得到更严重的羞辱和暴打。小帅从刀光剑影、一路拼杀中长大,所以他自小就学会了战斗,拒绝认怂。“向攻击者认同”,是他核心的防御机制,以此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尊严。

小婉来自风景如画的江南小镇,家里姐仨,大婉、二婉和她,家里从没骂过人,不小心甩了脸色都羞愧难当。所以谁也不能粗言秽语、无理取闹,如果说话声音高了几度,全家都不开心。在这相互谦让、彼此疼爱、照顾有加的家里长大,所以小婉身上,天然带着优雅和从容。“压抑”和“向理想客体认同”,是她核心的防御机制。


当他们两位遇到彼此,真是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

吸引在于,彼此有对方羡慕和欣赏的特质;排斥在于,对方一句“你错了,我们家不是这样的”,让彼此都很抓狂。

试问,他们错了嘛?错在哪儿?


以这个极端的故事,我们就能看到:所谓的行为方式、情绪模式,往往都是因应于早期的生活环境。那些曾经帮助自己解决困扰、发展和谐人际的认同方式,在新的情境里,如果不加以调整,也就成了僵化的症状和障碍。

你提到你不欣赏母亲的做法和性格时,也许,你只是看到了她最后的“僵化症状”,看到她与新的环境冲突的部分。


回到你的困境,我们可以说,“拒绝认同母亲”,这种认同曾经在你的青春期、成年初期,也许帮助过你,可能让你更独立、更理性、更追求卓越等等。

但是当你也成为母亲、当你步入中年,开始完善自我的认同时,你不得不再次面对母亲的议题。曾经的排斥与拒绝,已经不足以帮助你完善“我是谁,我应该是谁,我可以是谁”的终极身份难题。

如同你现在的困境,她曾经对她母亲的拒绝,也曾帮助过她。但那是在什么情景里?你母亲早年经历过什么,为什么会发展出这样的模式,她为什么又难以认同你的外婆(你母亲的母亲)等等,这都是有待你去了解与体会的部分。

如果一味地拒绝“果”,未必能帮助你松动僵化的认同,反而在了解了完整的故事,也就是“因”,我们会释放很多————原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衷与局限。

如同小帅和小婉,原来他们在各自的原生家庭里,都是非常适应的。现在的僵化,只是来自于他们没关注眼前人的需要,而是忠诚于原生家庭的“家风”。


自我认同之路,需要建立在尊重自我的体验之上


理解了认同的类型和认同的起源,我们谈谈如何改善负面的内心认同。

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觉察自我的依赖动机,基于自己的体验做决策和发展“有效思维”。


首先,小时候依赖父母(及其他照顾者),这很正常,这是我们处理焦虑、自我照顾的能力有限,我们需要成人的直接帮助,才能应对生活危机。

但现在,作为成人,需要自己承担自我生活的责任,面对危机、压力的情景时,有意识地提示自己:我需要依赖于我自己的知识、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社交圈子,来解决问题。

在步入社会之后,始终盯着父母的不足的成人,往往是意识到了父母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不足,却没有觉察到,自己抱持着“渴望依赖父母、希望他们为我当下的生活负责”的幻想。


第二,基于自己的体验去做决策。

什么是自己的体验?

最基础的是:自己知道冷暖,要不要添加秋裤;

再过渡到:自己的饮食偏好,喜欢不喜欢吃甜的/咸的豆腐脑;

直到:自己喜欢和什么样的异性交往、约会、生活;

自己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在哪儿生活、以什么样的角色生活,等等。


个体化的过程,其实是通过每一刻的体验,确定“我是谁”的过程。

“青年的我”和“中年的我”,年轻单身女性和年轻妈妈的角色都不一样,如何回应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的难题,只有靠自己亲历、体验过,才能逐渐清晰。而别人越是给予,你越是糊涂和迷惘。

阅历这件事,只有自我探索才起效,那也必然是孤独之旅,无法依赖任何人。


最后,发展“有效思维”来替代“我像谁/喜欢谁/不喜欢谁”的思维。

有效思维,是指,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选择合适的办法,只要解决了问题就好,黑猫白猫都行。这是用一种务实精神来去融化掉僵化认同的影响,如“我早习惯了/家里一直都这样/我可不想像父母一样”等等。


好比说,小帅和小婉外出旅游,有人耍流氓乱摸小婉,那小婉就得接受小帅跟肇事者干仗;

如果他们走迷路了,小帅也必须接受由小婉以温柔热情、呆萌可爱的语气,去和当地的居民问路。

所以说,为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和父母做事方式一样也无所谓,这样才有灵活选择策略的空间,自我也接纳一些;假使为标新立异、耍存在感,为了强调“我和父母不同”而叛逆,且不论事实上,像还是不像,其结果都可能是消极的、不合时宜的。这样做,也就在象征层面,永远留在了原生家庭的范围,没有走向个体化。


祝你国庆假期愉快!

借休假、旅行,积攒一些个体的新鲜体验,挺好。

这些生活,显然是你自己的,肯定与你父母无关。


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   昏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大后,我要成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