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如何在沟通中保持觉知

中原焦点团队中24期王志茹分享第166天20210310

桂格瑞把“人际禅“的练习称为“洞察力的对话”——与人交谈之际,在回答冲口而出之前,不如先三思:

先缓一缓,放松身心、观照当下

自问:需要我关注的到底是什么

留意当下生起的感觉和念头,继续自问:我们是否在评判、诠释、曲解对方的话

这样三思与观照,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反应模式更加敏锐觉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互动时,以此方式来练习彻底接纳彼此,就能增加我们人际关系中的体谅与仁慈

通过缓和情绪、加深觉照,我们就不会被无意识的缺憾感与恐惧所摆布,而能游刃有余地做出选择:

选择放下内心的评判,仔细倾听对方;

选择不再企图证明自己是对的;

选择大声说出受创伤的感受;

选择以正念觉察的态度说出真实有益的话语。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总是能够与他人能进行真诚、有益的沟通。然而,当我们深陷缺憾与恐惧的情绪,如何认清什么是真实的?又怎么分辨什么是有益的?我们该如何才能敞开真心地交谈与聆听?

以下的方法主要指导我们“如何在沟通时保持觉知”。你可以在每次与人交谈,或者两人以上聚会时,借机用以下方法试着来一次“人际禅”。

第一步:确立意向

将“保持觉知的沟通”视为基本的修持,也就是在与他人相处时要确立你的心当下确实在场,而且始终保持诚挚宽容。随时提醒自己:你有决心和毅力如是观照。

第二步:让身体成为安稳的锚

选择两处或三处身体部位,以提醒你觉知自己的存在。

你可以选择呼吸的部位,或肩膀、手部、腹部、脚部,跟他人交谈的时候,尽可能频繁地留意这些部位。

在打坐或日常生活之中,你若能对这些部位多加留意,就愈容易在跟他人相处时,保持身心皆在场的心态。

第三步:倾听

别人说话的时候,试着先放下自己的念头,注意听听对方在说什么。首先别去顾虑谈话的目的,继而不断留意体内出现的感觉,特别是心口部分的感觉。尤其要注意别让你的心迷失在对对方的批判性的想法中,发现自己在批判、分析或解读时,就以正念察觉这些想法,放下它们,重新去聆听对方。这并非表示你必须同意对方的话,而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因为,你已经全然地专注于当下。请注意对方的语气、声调、音量和词句,真挚且深入地聆听。除了留意对方说的内容,还需接收对方要传达的情绪和思想。

第四步:发自内心地回应对方

尽量不要预先准备或练习你要说的话,特别是当对方正在说话的时候。应该即兴说出当下你感觉最真实而有意义的话,你可以就先前听到的话语做出回应,但也不一定都要回应。

你要说的话语应该源自于当下的经历。发自内心地回应对方,须先向内聆听自我,然后慢慢地说,对自己的身心保持觉知。

第五步:停歇、放松、观照

与他人互动之时,要多作停歇,说话前和说话后都简短地停歇一下,说话之时也要缓和情绪,保持身心觉知。

别人说完之后,你也要稍作停歇,回味一下对方所说的话。随着每一次停歇,放松身心,安住于开阔的觉知之中,全然观照当下的经历。停歇之时,你可以通过自问的方式与心灵沟通,使觉照更深刻。

例如问自己:“当下最真实的是什么?我现在有什么感觉?”再问自己问题,来加深对他人的觉照:“他现在正在经历什么?”这个问题既积极又具接受性——你有意地询问调查,同时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请尽可能常常运用“停歇、放松、观照”三步骤,迈向觉照当下的大道。

第六步:练习彻底接纳

要在人际沟通中保持觉醒并不容易。我们常在沟通时忘记自己的禅修意愿,忘记保持身心觉受,忘记要不抱想法地聆听,忘记千万不要预先练习说什么,忘记了一切。

这时,我们就要以彻底接纳的心容纳这些情形,原谅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如此,真正的亲密感才可能出现。

我们应当训练自己在人际关系中保持专注于当下的心态,习于将正念觉察与慈爱融入日常生活。在我们以真诚仁慈来沟通的当下,因疏离而生起的迷惘将慢慢消融。如同许多其他修行方式一样,这些关于沟通的练习使我们品尝彼此联结与亲密归属的甜美滋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摘:如何在沟通中保持觉知)